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距今约4000年的陶寺遗址(山西)大墓中,发现了来自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用以表明等级身份或祭祀的玉琮和玉璧,还有来自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玉饰,以及来自黄河下游地区的陶制酒器、棺椁制度等。据此可推知(     
A.陶寺遗址已经具备早期国家形态B.交通发达促进了各文明间的交流
C.中原地区文化受周边文化的影响D.长江流域文明水平超过黄河流域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停发入路军军饷,并且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边区政府从这一时期起,加大完善税收工作,细化税种,颁布了一系列税收方面的法律,并采取差异化的征税标准,在保证抗战胜利所需物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人民负担。边区税法虽历次修改,但在实行中灵活机动、因地制宜、贯彻到位。边区政府按照收入的多少,规定纳税的多少,除少数最贫困的人民免税外,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本家、地主均须履行纳税义务,税款并未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为抵制倾销,边区政府采取统一对外贸易管理的方式,严禁粮食和能够劳动的牲畜出境;边区税收还配合金融斗争,以只收边币、拒收法币的方式,扩大了边币流通,既回笼了边币又排挤了法币,在稳定金融、平抑物价中起到了直接作用。

——摘编自丁钰、邹吉德《陕甘宁边区的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陕甘宁边区税收政策得以贯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税收政策对经济的积极作用。
2024-02-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878年10月,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法令,对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民主党活动进行打压和限制。自19世纪80年代初,则开始介入雇佣工人的风险保障问题,先后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等防止工人陷入赤贫的法律法规。这一转变说明了(       
A.资产阶级调整统治策略B.建立福利国家成为主流
C.帝国完成统一实力大增D.德国代议制的成熟完善
2024-02-25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吕氏春秋》等典籍就已记载了舞蹈的起源。商代祭祀频繁,以乐神人,跳舞盛行。周室初兴时,周公制礼作乐,把前代礼乐作了一番整理,对舞蹈的顺序、时间、器具,都有明确的规定,舞蹈也由初时用于祭祀和国家典礼渐渐用于会宾游宴。自周秦而后舞蹈之道渐广变化也逐渐增多。三国之际,魏武帝曾增损汉乐,晋仍沿袭其旧制,以太常官监督管理。唐武后作《圣寿舞》,用舞者140人。宋承唐制,发明了队舞。元代郊庙宴飨的乐舞基本沿袭前代样式,只是增设了各种乐队。明朝增设乐官乐舞生,以为郊庙典礼之用。至于清代,一般郊庙乐舞,和明朝差不多,但也保留着满族习俗的舞蹈。

——摘编自赵敏《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与发展浅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甘肃省歌舞剧院编排的《丝路花雨》登台亮相,迎来了全国各地人民的欢呼。舞剧本身以我国古代唐朝盛世作为文化背景,再现了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外,焦点更放在了“丝绸之路”,大胆创作的思路,让东方艺术走出了洞窟,进入了社会现实生活。舞剧创作中,紧紧围绕时代需求,以“和平”为主题,运用神话色彩、民族风格、宗教元素作为主要表现形式。成功诠释了我国古代胡腾、胡旋、霓裳羽衣、清商乐舞的灵动身影,由此标志着进入当代敦煌舞蹈的开端。

——摘编自李鑫《敦煌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舞蹈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敦煌舞蹈得到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发展舞蹈的意义。
2024-02-0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1960年至1983年英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单位:亿英镑)。由表格数据可推知(       
年份社会保障总支出
196014.99
197039.27
1980235.08
1983339.91
A.货币主义政策得到推广B.解决了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C.社会经济水平持续下降D.政府的财政负担不断增加
2024-02-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66年7月起,苏联按照国营农场相应工种职工的工资标准,对集体农庄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即发给货币与实物。与此同时,还开始对农庄庄员实行社会保证金与保险制度。这说明当时苏联(       
A.改革以农业领域为重点B.试图提升社会生产积极性
C.国民经济比例渐趋合理D.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2024-02-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27年,埃及议员提出以埃及人取代英国人担任埃军总司令,英国于是派遣舰队到亚历山大和塞得港武力示威。1928年,英国政府不满埃及众议院审议集会法,使用武力进行威胁。这从侧面说明(       
A.殖民国家手段单一B.有效占领限制英军活动范围
C.埃及民族意识加强D.军事发展推动殖民帝国形成
2024-02-0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8 . 1914年,戏剧《蒂珀雷里的家》在英国上映,男主角地主丹尼斯爵士认为待在家里是一种背叛,“如果你说我们没有必要战斗,那么我告诉你,你是杀害你兄弟的凶手……”另一主角农民帕特里还向他们保证战争是“一种伟大的生活”。这说明了(       
A.法西斯主义已经在英国蔚然成风B.戏剧成为了战争动员的一种手段
C.现代主义作品极大丰富民众生活D.地主和农民的价值取向趋于一致
2024-02-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50年10月开始,四川达县中心卫生院连续3年全民免费预防接种,至1952年“种痘61.76万人次,对7.3万人次进行霍乱、伤寒混合疫苗注射”,极大地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这一做法(       
A.适应了三大改造的现实需要B.展示了国家工业建设的伟大成就
C.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准则D.借鉴了他国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
2024-02-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865年,京师同文馆举行了第一次翻译大型考试,考试内容以洋文为主,并增加了文学翻译和口语会话,其中翻译考试注重综合性以及时事性,学生需要了解国家大事并且掌握相关翻译理论知识才可以通过翻译考试。这反映了(       
A.“师夷长技”成为社会的共识B.学习西方的时代诉求
C.学堂选官引发教育的根本变革D.变革制度的社会潮流
2024-02-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