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童子科登科者籍贯分布


江南东路

福建路

江南西路

两浙路

其他

北宋

12

6

8

6

20

南宋

24

24

14

24

34

总计

36

30

22

30

54

据表内容可知(       
A.科举成为宋代主要选官途径B.南宋疆域人口超过北宋
C.战乱迫使北方士人大量南迁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代以后,从军队出身、以武功扬名者渐渐被视为一个群体,称作“武人”“武将”,与文人群体相对应。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长期分裂B.主流思想变更C.文官政治确立D.民族矛盾缓和
3 . 下图所示的制度变化(       

A.促进了封建经济产生B.巩固了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D.体现了儒家崇德尚贤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图1是2005年中国香港邮政发行的一套四枚主题邮票中的三枚。所缺位置的邮票在设计上采用图2中哪幅图片比较恰当(     
A.商后母戊鼎B.唐《金刚经》C.元青花瓷D.明架火战车
2024-01-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沐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5 . 历史教育是以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实践成就及其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不同时期的历史教育烙上其特有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开始,历史教育之内容与价值观问题日益与王朝“正统”(改朝换代的合理性)、道德观念相呼应。

——郑流爱《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源流与传统》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教育目的。

材料二   1912年颁布的《共和国教科书》如其编辑主旨所述,“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义,以养成共和国之人格;注重表章中华固有之国粹特色,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注重国体政体及一切政法常识,以普及参政之能力;注重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主义,以巩固统一民国之基础。”

——王应宪《制造国民:近代修身教科书的政治诉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和国教科书》编写的背景和目的。

材料三   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普通高中历史标准》


(3)列举1840﹣1949年间反映中华民族为争取独立、民主、富强而不断努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列举三项即可)

材料四   台湾高亚伟教授在《历史教育的立场问题》提出:本国史的教学应采取中华民族的立场……但是,陈光棣教授认为对历史的最低要求是忠实、可靠,这就不能有所谓“立场”,因为有立场就不能公正和客观。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赞同谁的观点?阐明你的理由。
2024-01-1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沐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诸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它们以经济、政治、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和不断扩大的殖民地而居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当时国际关系基本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然而1914年,当欧洲国家卷入一战时,“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大战使参战各国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欧洲正在丧失世界工厂和世界银行家地位。战争也使西欧各国几乎失去了一代最有才华和最具创造力的青年,仅兵员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人。一战期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使欧洲各国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极度的怀疑与不满,这令各国资产阶级政治家极为担忧和惊恐。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形成两大阵营,就实力而言是不对称的,如195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苏联的3倍。双方沿着意识形态的边界,在国际秩序观、制度观、文明观、价值观等方面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难以重构全球文明共识。两极格局下,并非所有国家都参与到两大集团的对抗与竞争中,相反不少国家独立于两大联盟集团之外,并对两极格局多少起到了牵制与限制作用。

——摘编自陈曙光《世界大变局与人类文明的重建》等

材料三   冷战结束,西方世界的共同敌人消失,欧洲意识增强,使得经过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二战以后在西方国家与苏东体系的对抗中逐渐形成的以美国为首的整体西方出现了“松散的”局面。美国认为由其领导的“单极时刻”已经到来,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而欧洲则保持着一种相对独立的姿态,以欧盟为核心的大欧洲的出现,使欧盟长期以来力图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的目标在形式上已实现。

——摘编自俞金尧《在“世纪尺度”下看当今世界之变局》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对改变欧洲中心格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两极格局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美欧关系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体育作为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形态,其蕴含了竞技、娱乐、科学和教育价值。由人类生产生活实践中演化而来的跑、跳、投等早期体育活动,其动机和活动的范围,均显示出对自然的顺应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古代体育无论是它们的活动特点还是规则要求,均体现着古人一往无前地对自己命运不屈不懈的抗争。古代体育中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健身养生功法,虽然各自的功能和锻炼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但终极目标皆是通过身心并育的整体优化功能,使人体动作能力和身心健康达到俱佳水平。古代将射礼这一重要的集体性体育活动提升为一种外在社会规范,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使循规守礼的体育形式转化为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并成为融入道德传统的标志。

——摘编自崔乐泉《中国古代体育精神及其文化特质》

材料二   军国民教育,就是运用训练军队的方式培养国民,从而达到全民皆兵的目的。近代中国体育文化与军国民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在积贫积弱的背景下,蔡元培认为国家的强大需要以武力为后盾,因此他把军国民教育置于首要位置。北洋军阀将爱国偷换概念为忠君,军国民体育最终成为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工具。对此蔡元培深感失望,于是他否定了军国民体育,但是没有否定体育。在民国之后的数十年中,他竭力提倡体育运动。越来越多的西方体育运动逐渐传播到中国,更多的传统体育项目被挖掘改造。蔡元培的体育思想融合了西方实用主义思想,他希望通过体育培养人才,促进民族的发展。

——摘编自马丹阳《蔡元培体育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体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元培体育思想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四川地区出土陶俑及相关墓葬情况(简表),该表内容可以用来印证(        
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砖室墓均为单室,崖墓多为单室墓。陶俑为小型,粗糙模糊,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多。
东汉中期至东汉晚期砖室墓出现大中型多室墓,崖墓流行多室,出现描绘庄园生活的画像石砖。陶俑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多,有庖厨俑、伎乐俑、俳优俑、代表家兵的执刀盾俑以及代表部曲的执生产工具俑等,精美生动。
A.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B.经济发展促进思想文化的进步
C.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得到发展D.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023-07-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30年代,世界市场容量缩小。在既有世界市场中,仅英法就占有465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拥有5亿多人口,而德国则在一战后丧失了全部殖民地。材料意在说明(     
A.世界安全形势存在风险B.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C.英法经济发展态势良好D.一战后德国被彻底削弱
2023-07-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对比下面两幅地图,可知(     
A.儒家思想受到压制B.政治认同逐步增强
C.诸子思想实现汇流D.社会治理模式完善
2023-07-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