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麦克斯韦,1831年出生于英国。1852年法拉第发表关于磁场中产生力的论文,引起麦克斯韦的关注,他把这种磁场中力的概念用定量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根据理论推导和分析展开深入研究。1864年麦克斯韦向英国皇家学会宣读他的论文《电磁场动力论》,第一次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71年,麦克斯韦受命负责建设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在就职演讲中,他对物理学中的深刻问题“物质是否连续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以富于灵感的创造能力,预示了誉朗克、玻尔和海森堡等人的发现。1886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在试验研究中演示了电磁波的直接发生。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说"特殊的相对论起源于麦克斯书的电磁场方程",在纪念麦克斯韦诞生100周年时,他把麦克斯韦的电磁场贡献评价为“自牛顿时代以来物理学所经历的最深刻最有成效的变化”,

——节编自《麦克斯韦和物理学的发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麦克斯韦取得物理学成就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麦克斯韦物理学成就的积极影响。
2023-02-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吕思勉在《白话中国史》中评论道:此后白屋之士,可以平步青云;有权的人,不能把持地位,都是受此制度之赐。所以说,此制度是大可纪念的。这说明该制度
A.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B.实现了官员选拔的民主与公正
C.激发了官员的责任感D.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的垄断
2022-03-0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包含顶效镇)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23年,为纪念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赞成“友俄”与赞成“友美"的比例为5:1;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7%,居第一位。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
A.在中国开始普遍宣传B.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
C.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D.被先进知识分子广泛接受
2022-01-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10,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

材料一   1949,我国女职工人数约60,占职工总数的7.5%1990 ,妇女劳动参与率达88%,占比提升至37.4%。这几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19499,《共同纲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19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也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出处。在50年代的三次扫盲高潮中,成千上万名妇女上识字班、夜校、职工业余学校。至1995,我国累计扫盲的1.85亿人中,65%是妇女。

在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中,这些逐渐解放思想的妇女成了纺织工、拖拉机手、飞行员,甚至参加地质勘探、修筑大坝、开采石油....不仅如此,她们的参政权也落到了实处。1953 ,24岁的申纪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954 ,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了新中国宪法。

——摘编自北辰《新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为何大幅提升?

材料二   二战爆发后,美国大批男性投入战争,造成生产一线劳力短缺。为了补给战争物资,政府和媒体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鼓励妇女投身工作岗位。开始她们大多从事文秘等下属性工作,但到战争后期,已经涉足到男性为主导的工作领域,如军工生产等。还有大量妇女投入医治和照顾伤员,甚至运送军用物资等。

战后,由于大量复员军人重返工作岗位,很多行业被迫裁员。美国妇女不愿放弃岗位重返家庭,她们自发组织工会,甚至举行大规模罢工。但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她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捍卫自己的价值,女权主义者出现。1966年。“全国妇女组织”成立,呼吁妇女在就业、法律、教育方面的平等。以激进女权主义者为代表的“妇女解放运动”通过游行示威等活动,反抗传统的男权统治制度,力图改变女性受压迫


的现状。

——摘编自凌丽《二战后美国妇女地位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地位提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爆发以来美国妇女地位的演变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妇女地位提高的意义。
5 .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关系曲折复杂。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材料二:“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材料三: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供奉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其中包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死刑的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近年来有包括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等政要进行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


(1)材料一中反映的情景发生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倭人竞割台湾去”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实质及对中日关系造成的严重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1-08-3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