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雍正设立军机处,找到了“最便于独揽朝纲的权力配置格局”。他也曾在朱批中明确指出,他的很多批示“不过据一时之见”,教诲性质居多,因此要求各地督抚“奉到朱批之后,若欲见诸施行,自应另行具本,或咨部定夺”。雍正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皇权并保障行政合理性B.缓和满汉之间矛盾以巩固统治
C.完善权力配置提高行政效率D.减少决策失误加强对地方控制
2023-04-11更新 | 90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 . 明万历三年俺答汗与三娘子所筑“大青城”(今呼和浩特)被万历皇帝赐名改为“归化城”意为“归顺朝廷,接受教化”;清朝初期,位于晋蒙边界的重要关隘“杀胡口”被康熙皇帝赐名改为“杀虎口”。两处地名变更反映出(     
A.明清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
C.边疆地区得到有效治理D.政治智慧助推了民族交融
2023-03-25更新 | 963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加纳时,系统阐述了中国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如“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认为,援助是相互的”“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这表明中国(     

A.积极支持非洲的反对殖民主义B.践行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构建与非洲国家的伙伴关系D.奉行“不结盟”原则和精神
2023-03-23更新 | 954次组卷 | 1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应增加“玉石时代”,这是中国历史特有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中首领“惟玉为葬”“以玉为礼”,各不同区域文明中都有大量玉器出土,较为复杂的玉器组合只出现于大型石棺墓内。由此可见,“玉石时代”中华文明的特征是(     
A.从事渔猎采集,过着原始群居迁徙生活
B.阶级分化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地域分布广泛,奠定多元一体政治格局
D.崇尚敬天保民,逐渐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2023-04-14更新 | 885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东汉,田庄的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中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据此可知,东汉田庄(     
A.推动了社会转型B.威胁了中央集权
C.维护了小农经济D.导致了“党锢之祸”
2022-07-28更新 | 983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
A.致力于加强与周边邻国合作B.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022-10-04更新 | 1838次组卷 | 92卷引用:2022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7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三元里之战,以区区义兵,围夷酋,斩夷师,歼夷兵,以疑开网之而逸,孰谓我兵陆战之不如夷者?广东之斩夷首,捐舰者皆义民;两禽夷舶于台湾,火攻夷船于南澳者亦义民。”这表明他(     
A.主张抵抗侵略救亡图存B.反对清朝妥协投降政策
C.希望利用人民力量御辱D.从天朝上国迷梦中惊醒
2022-08-04更新 | 177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8 . 《家,甜蜜的家》是19世纪初的一首歌曲,它令当时和后来的许多英美资产阶级动情陶醉。对他们而言,家不仅意味着豪华住宅和高雅、时尚的摆设,还是“枪林弹雨里的一片和平净土”。这反映了当时(     
A.资产阶级革命扩展B.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
C.贫富差距逐渐扩大D.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2023-02-17更新 | 89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财税体制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北宋前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原则上一切财赋都属于中央。但实际上国家财赋分为以两税收入为主的直属中央的“上供”部分,和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自北宋中期起,由于中央征调频度的持续增长与地方开支的扩大,加之中央收缴原属州县的大部分盐茶之利,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至南宋更趋困窘。为解决财政困难,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

——摘编自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材料二 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至此,财权下移。其后,“无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1906年清廷改户部为度支部,旨在“综理全国财政”。1909年初,清廷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

——摘编自陈锋《清代中央财致与地方财政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宋代至晚清不同时期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特征。
2021-10-07更新 | 259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从北魏到金朝对“中国”概念认知的变化。这反映出(   
北魏推出“脱夷统华”理论。
后唐、后晋、后汉沙陀人以“政治正统”观念进行正统建构。
契丹人提出“北极之下为中国”“大辽中国”的说法。
金朝宣称“我本中国”。
A.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B.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进
C.民族交融促进了国家的统一D.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扩大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