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1 道试题
22-23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材料一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就波及范围而言,不仅是欧洲战争,也是全球性的战争。……在法国革命的激励和英国的支持下,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其领袖人物是西蒙·玻利瓦尔。……1826年,英国外交大臣阐述了英国支持玻利瓦尔的理由:“如果西班牙归属法国的话,也必须是一个不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当时巴西已脱离葡萄牙独立,这是拿破仑战争的又一结果。

——《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

材料二 独立运动的领导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由土生白人地主掌握。取得政权的是土生白人地主阶级,革命没有动摇旧的社会经济基础,没有发展为社会革命。土生白人地主阶级在反对殖民制度的同时,又力图保存大土地占有制和封建剥削的形式,独立后,大地主和天主教会并未丧失基本阵地。

——摘编自《觉醒的拉丁美洲开始了独立运动,追求形成独立国家》

材料三   从法律上讲,18世纪中叶,南北美洲一半以上的地域都是由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构成的。这些殖民地主要是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剩下的地域则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管辖之外。当然,在1780年代这个短暂的间歇期间,在拉丁美洲,没有什么事件发生,而美国也正在集中精力解决自己的困难。但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令人不安。事实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圣多明各正在酝酿一个运动的进程,这便导致了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第一个黑人共和国的出现。通过暴力斗争而诞生的海地,在南北美洲历史上,是比我们以往想象得要更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应赞誉它为加速和澄清世界其他地方殖民地独立的模式所做的贡献。到19世纪中叶,拉美那些殖民地实质上已经变成了独立的主权国家。此外,当时那些新独立的国家已经宣布在法律上拥有南北美大陆剩下的地域的权利。

——摘编自(美)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阐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历史如何促成“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丁美洲在19世纪的历史命运。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美独立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023-05-29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2-23高二下·江西上饶·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1年,英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在工业发达地区,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城镇,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伦敦“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消耗着大量的氧气”。伦敦雾如“豌豆汤”般笼罩在伦敦上空,成为伦敦“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伟芳《先行者的探索:英国现代城市化》

材料二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万人)城市化率(%)
194954167576510.64
1960662071307519.75
19636917211648.5616.84
19789625917249.6117.92
199211717132374.3527.63
200012674345906.3136.22
201113473569078.6351.27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率的变化趋势,说明1978年后城市化率增长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城市化道路的认识。
2023-09-20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世之初,矫枉过正。欲大本枝,先封同姓。建元已后,藩翰克盛。主父上言,推恩下令。长沙济北,中山赵敬。分邑广封。振振在咏。扦城御侮,晔晔辉映。百足不僵,一人有庆。

——《史记》

时群臣升殿奏事者,既可其奏,皆得专达于有司,颇容巧妄。左正言、直史馆歙人谢泌,请自今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诏从泌请,遂著为定制,中外所上书疏亦如之。

——《宋史》

材料二   秦至明清时期,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兴衰变革,是因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发生的,历代的民族问题、边疆问题、宗教问题、外交问题和经济问题,都在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反映出来。因此,历代行政机构的设立,既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调适性变迁,又有满足行政体制规范化需要的结构性变迁。

——摘编自甘泉、张海鹏、任式楠主编《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结合材料一中汉初与宋初行政机构变迁的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论证。
2023-05-08更新 | 3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商鞅时代起,秦的国力不断壮大,秦国战胜其他敌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公元前325年,当时的秦公称王,在此前后,一切大国的统治者也相继称王,这标志着当时周王室已经沦落到很低的地位。公元前309年,秦国设丞相这个新职位,丞相又分为左丞相(王以下的最高职位)和右丞相(次于左丞相的职位)。公元前256年,秦灭了周王室,但到此时,这个行动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摘编自【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材料二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摘编自顾炎武《亭林文集·郡县论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公元前4世纪后期至前3世纪中叶秦国力量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体现的社会政治发展趋势。
(2)结合所学知识,以秦汉时期为例,谈谈你对材料二中顾炎武观点的看法。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六世纪,法国国王通过中央集权初步实现了国家统一,使得南北之间政治联系加强,共同的法兰西民族文化也开始形成。如在巴黎方言的基础上,法兰西共同语言——法语正在逐渐形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形成,并指引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在这一过程中,法兰西现代民族国家最终形成。

——摘编自张宝梅《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特点》

材料二   民族国家是人类社会治理的重要政治单位,也是国际关系最基本的行为主体。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源于17世纪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这种以欧洲民族国家体系为蓝本的国际体系逐步蔓延到全世界。然而,纷争并未因此而停息,国家利益与霸权之争在欧洲乃至世界国际政治中日益凸显。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发展为近代民族国家的主要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2023-10-28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3·北京通州·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英国民族国家

材料一 吉登斯教授把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之前的国家称为“传统国家”,认为这是一个本质上具有裂变性的社会。传统国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数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尤为显著的是传统国家只有边陲而无边界。本质上,中世纪的国家根本没有民族国家所具有的重要要素——主权。

——岳蓉《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研究述评》

材料二 英国大事记

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就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1215年,英国通过《大宪章》

1337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

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入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8年,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87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765年,开始工业革命

19世纪初,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流行

1854年,提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英国“传统国家”与“民族国家”的差异。
(2)阅读材料二,从中选取三个典型事件分析其与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
2023-05-07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2-23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国国情与道路探索

材料一   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建议以国家资本主义为将资本主义工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使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分三个阶段逐步完成。1953年前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表现为工业中的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和商业中的委托经销代销。自19541月起,国家开始重点发展公私合营这种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公私合营企业中,国家同资本家的合作深入企业内部,企业的生产关系由原来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变为国家和资本家共同占有。195511月起,中共中央作出逐业、分期分批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决定,这样,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使用、管理和支配。

——摘编自齐鹏飞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明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并在四川选定了100家企业进行扩权试点。1979年,国务院对试点企业在经营权方面做出了调整,如在生产上可以一方面进行适当的选择品种结构,一方面进行适当的计划外生产,试制新产品、价格可浮动;同时在分配体制上变“企业基金"(企业可从年工资总额中提取5%用于福利和奖励)为“利.润留成”,从而实现企业激励,提升积极性。国务院的文件下达后,试点范围迅速扩大,到1980年底发展为6000多家,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16%。

——摘编自李莉佳《国企改革与政府职能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初期在工业企业领域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并指出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后到80年代初中国国企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2-08-24更新 | 22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以安徽为源头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迅速拓展至全国广大农村的每个角落。同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发展生产力要求的所有制关系。1979年4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针对改革开放起步的势头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形,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这是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次对经济建设做出重大决策,也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次根本转变。

——摘编自张佳雨、陶景霞《试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大复苏》

材料二   1991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听取浦东开发规划汇报时就曾表示,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在一年后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再次强调:“上海要树立‘后来居上’的指导思想,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发展起点更高一点,搞得更好一点,更现代化一点。”南方谈话吹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成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时肯定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并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摘编自严圣禾、党文婷等《南方谈话: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探索经济改革的新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
2023-09-02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材料二 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


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提取材料中关于世界文明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中外结合,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25更新 | 171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4
10 . 【说一说】

材料   汉代国家以平籴法建立常平仓,在丰收的年景国家高于市场价收购粮食储在常平仓中,然后在荒歉时以低于市场价抛售,使备荒仓储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为后代所仿效和改进。隋唐时期国家除了设置常平仓之外,还以征税的手段建立义仓,并在灾荒时期无偿或者以借贷的方式救济灾民。北宋时曾对常平仓进行改革,实行以借贷为主的青苗法,南宋朱熹还倡导在乡村设立民间组织的社仓。明清时期也有国家兴办的预备仓、常平仓和地方兴办的社仓或者义仓。

——摘编自王一胜《中国古代备荒仓储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中国备荒制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