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2023-06-21更新 | 442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湖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2023-06-21更新 | 494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湖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2023-06-21更新 | 6227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湖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023-06-21更新 | 6501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湖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023-06-21更新 | 6160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湖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上述材料说明(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
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
2023-06-14更新 | 5942次组卷 | 51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最早形式是驿道,主要由政府控制和使用。隋朝开通大运河之后,水运分担了驿道大部分运力,成为南北交通的主要方式。对政府来说,潜粮的北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民间的商人也会经运河在南北方之间贩运。南北方之间的海运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但到了元代才真正繁荣起来,成为南北商业贸易的重要途径。海运繁荣之后,部分商业性的河运转为海运。而在运河淤塞或战乱时期,政府也会组织大规模海运以解燃眉之急。

——摘编自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

材料二   1913年,津浦铁路建成通丰。津浦铁路联结陇海、胶济、沪宁等铁路,同时与长江、淮河相连,实现了水陆联运,成为东部地区交通网的骨干。此后,天津、济南等商埠更加繁荣,徐州、蚌埠等新的商业城市也相继兴起。到1937年,济南新办近代企业达数十家。山东省花生、烟草的种植面积大大增加,相当一部分经津浦铁路外运。1920年,北方五省大旱,大量救济物资和难民经津浦铁路运输,大大减少了因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此同时,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村过剩人口乘坐火车离开故乡,流入城市或移往他处。

——摘编自秦熠《津浦铁路与沿途社会变迁(19081937)》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事业的发展摆脱了以往动荡、混乱的局面。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的津浦铁路一直是重点投资对象。1965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完全联结,称京沪铁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沪铁路多次提速。同时,还进行了电气化改造,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针的指导下,中国高铁技术迅速发展。2013年,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京沪铁路的客运压力。

——摘编自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津浦铁路对沿途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南北铁路交通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3-06-13更新 | 189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公元59年,汉明帝在明堂举行了礼仪大典。“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以配五帝”的仪式模仿了《孝经·圣治》所载“宗祀(周)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的仪式。这表明当时(     
A.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得到确立B.西周制度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C.通过礼仪彰显皇权独尊地位D.儒学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巨大
2023-06-08更新 | 483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仰韶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彩陶的发展。河北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出现了可能为酒器的杯和小壶,盛储器盆,罐、瓮等。由此可见,当时(     
A.制陶工艺不断革新B.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C.粮食生产有了剩余D.定居农业取代渔猎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晋景公十二年(前588),“晋作六军”。对此,杨伯俊注曰:“晋原有三军,此时增置新中上、下三军,共六军。三军原各有将佐,计六卿,今增置新三军,亦各有将佐,增六人为卿”。新增的六人是: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雅、赵旃。其中多为赵氏、韩氏。“晋作六军”可用于说明,晋国当时(     
A.世卿世禄趋于解体B.晋卿势力不断膨胀
C.宗法体系逐渐强化D.军事实力空前强大
2023-06-01更新 | 595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阶段验收卷(三)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