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时局图》问世于1898年。到1904年的数年间,漫画及其画题进行过多次修改,有的版本图中左上方有一首题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在下面四个选项中,最贴近做这幅漫画题诗的是(     
A.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B.尧天到此日方中,万国强由法变通。惊喜天颜微一笑, 百年前亦与华同。
C.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今宜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D.旗翻光复照神州,虎踞龙蟠拥石头。但使江东王气在,共和民政自千秋。
2023-03-31更新 | 42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建立以后,陆上设置驿道,贯通全国各地,驿道沿途设置驿站,全国共设有1639个,接待过往的使者和官吏。主要的驿道有:从长安经太原,往东至幽州,往西可至回纥道;从长安经洛阳,可接渤海道、幽州、扬州;从长安经兰州,接安西入西域道;从长安经成都,可以到南诏;从长安往南经襄阳、长沙,接广州。水路交通方面,各主要河流都可通航,“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大运河是重要的交通路线德宗时大运河因藩镇叛乱被阻断,东南漕运不通,引起朝野的极度恐慌。贞元二年(786年),江南漕米运到陕州时,德宗高兴地对太子说:“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韩时勉《关于<唐朝国内外的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1919年,孙中山著成《实业计划》,其中交通建设论述最为详细。他说:“苟无铁路,传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孙中山设想十年之内,修筑全国铁路二十万里,组成中央、东南、东北、西北、高原五大铁路系统,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同时,把港口建设和铁路建设连在一起,组成以北方、东方、南方三个世界大港为主要布局的水运系统,深浚内陆河流,使水运遍布江河两岸,并使整个水运与铁路系统相配套。

——摘编自张汉静、邢润川《论孙中山交通建设的科学构想》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公路里程仅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民航航线只有12条。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交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步入发展快车道。截至2020年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14.6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3.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2/3;全国公路总里程519.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6.1万公里,稳居世界之首;全国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超过5千条;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2个,位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我国交通基建取得举世瞩目成就(2021.6.15《光明日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交通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交通建设构想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3-12-20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西汉废帝刘贺的墓中出土了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竹简,还发现了画有孔子像的双折式“孔子屏风”,这些实物是其“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图史自镜”之物。这一现象反映了(     
A.儒学对皇权具有一定约束B.社会主流文化的深刻影响
C.墓主人生前注重道德修养D.儒家思想开始走向正统化
2023-08-29更新 | 286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图,结合时代背景,对该图的历史解释最正确的是(     

A.政局的不断变动会导致粮食的总需求量上升
B.隋唐新物种的引进促进了粮食总产量的大增
C.宋代粮食总产量的增加有赖于新技术的使用
D.明清人口的频繁流动导致粮食总需求量上升
2023-03-30更新 | 577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用以拉拢臣下,便于对朝政的控制,参加的人员一般是皇帝近臣、宗亲等。表中曲宴人员变化能够反映出(     
北宋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
时期太祖朝真宗朝
曲宴记载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咸平五年(1002年)“癸亥,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
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三年八月八日甲寅,诏近臣观书于龙图阁,遂宴于崇和殿”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B.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
C.宋初政治改革的方向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2-11-16更新 | 737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6 .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的文学作品创作的,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女子德行的劝箴。据此可知,该作品(     
A.奠定了其画圣的地位B.体现了儒学的影响
C.突出了对形似的追求D.意在展现男女平等
2023-10-13更新 | 21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古代交通与国家治理】

交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看到交通进步的轨迹。中国古代交通建设的进步,对于中国历史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人类文明史也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



图1秦朝主要交通示意图

——摘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历史地图册



图2唐朝主要道路示意图

——摘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交通系统的完备程度决定古代国家的领土规模、防御能力和行政效能。交通系统是统一国家维持生存的首要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也以交通发达程度为必要条件。生产技术的革新、生产工具的发明以及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进步,通过交通条件可以成千成万倍地扩大影响,收取效益,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

——王子今《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交通线路的变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交通建设的影响。
2022-12-17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极端民族主义甚嚣尘上,民族利益至上的观念占据着主导,一战前的欧洲处于全民性的“战争兴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兴奋”

材料一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奥匈帝国治下的巴尔干地区民族主义愈发高涨。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之后,在他的哥哥住处搜出“整整一个图书馆那么多的贝尔格莱德出版的关于种族主义的书籍”。在整个战前,在整个中东欧地区,泛日耳曼主义、泛匈牙利主义、泛突厥主义等广泛流行。在意大利,很多政治家甚至也声称,要把意大利文明传播到全世界。1895年,约瑟夫·张伯伦宣称,“我对这个民族———盎格鲁一萨克逊民族,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统治民族——信心十足。这个民族自豪、坚韧、自信、果决,任何时候都不会因环境或变化而退化,必将成为未来世界和普世文明的主宰力量。”一战前,德国陆军元帅毛奇曾说:“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在法国,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一直处于对德国的民族复仇之中。1912年一次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文科学生说要在战争中找到一种有关能量与力量的美学典范,在他们看来,战争提供了完善人类德行、提升能量统治、牺牲自己超越个体价值的契机。50%的巴黎高师的学生(1905-1918届)死于战争。

——李宏图《“文明经受考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起源》

材料二1914年8月,德国鼓动民族仇恨的宣传随处可见,各类雷人的明信片很快铺满街头,“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民众踊跃报名参军、应征入伍。

——徐健《“乌拉爱国主义”:一战前德国社会心态的若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极端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1-14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先后任职江宁县、开封府等地。苏颂自奉节俭,勤奋好学,富有创造精神,主持建造了水运仪象台,并将其设计原理、图样及图样的文字说明汇集成书,撰成《新仪象法要》一书,成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最完整、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天文机械及其图样的专著。在医学方面,苏颂一向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治学精神认真,他深入实际,重视药物与环境、气候、土地的关系,编著了驰名后世的《本草图经》。苏颂依据朝廷诏令,在编撰《本草图经》过程中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全国药物大普查和药典总校勘,利用新的印刷技术对濒于失散的医药手抄本和早期木刻本加以翻印、出版,使一些医药书籍得以留传。

——摘编自刘青泉《苏颂科学活动与学术思想探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颂取得科技成果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颂主要科学贡献及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