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春天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形势。当时,苏俄国民经济陷入了崩贵的境地,社会上对“军事共产主义”的不满情结在增长,出现了一系列矛头指向俄共(布)的政治示威。列宁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放弃原来尊料打算1921年2月8日列宁首次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思想。新经济政策与其说是一种退却的政策,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归的政策。

——摘编自左风荣《从决策角度看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产生与夭折》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戴高乐为了促进法国经济的现代化,维护其大国的独立地位,推行了政府指导性计划和国有化运动,经济增长比20世纪前半期加快了2~3倍,明显高于欧洲国家平均水平。………1982年,法国国有企业在钢铁行业的比重为80%,航空运输行业为87%;在邮政、电讯、铁路运输、烟草以及煤气生产方面,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甚至高达100%。

——摘编自韩强《法国的国有化与俄国休克疗法的对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宁调整政策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回归”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法国经济模式的名称并分析其特征。用一句话评价其对法国经济的作用。
2021-05-21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卷01
2 . 波兰银行家布洛赫在1898年出版了一套厚达六册的《未来战争的技术、经济和政治诸种方面》。在这部预言性的著作中,他预测到战壕战争的军事僵局将导致长久冲突,而这种冲突必须付出的经济和人力代价,将使交战国陷入耗竭或社会革命。下列各项中,一战中“交战国社会革命”的具体表现
①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政体
②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四运动”
③奥匈帝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
④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 . 自15世纪新航路发现后,随着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呢绒工业得到更大发展,羊毛需求量急剧增加,羊毛价格日益剧增,养羊业便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事业,英国的圈地运动爆发。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价格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圈地运动提供政治保障
C.棉花成了传说中吃光所有羊的“披着羊皮的狼”D.莫尔在《乌托邦》中发出了“羊吃人”的控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诗人余光中纪念蔡元培曾写到:“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的乳名叫作五四,那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

——摘自刘祥英《五四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也是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城市。到20世纪20年代初,各类工厂工人占总人口的%,如果加上其他行业的工人,则要占到%以上。……陈独秀携《新青年》南下上海,思想更趋激进,他和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新青年》为阵地,大力宣扬共产主义。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也在此地成立。……后于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会议,发表党的纲领称“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摘自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婴孩洪亮的哭声”的导火线是什么?并简要概括20世纪20年代“闹醒的中国”在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望志路召开会议”的确切时间。仔细阅读材料二,简要分析“会议”为何在上海召开?
5 . 近代国家关系,大多经历了从对立到对话、从冲突到合作的逐渐推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不仅进行军事战,而且进行经济战,双方的关税战争由来已久,督政府已禁止与英国贸易。1806年,英国不准船只进入自布列斯特至易北河的海岸,……拿破仑签署柏林敕令。用拿破仑自己的话说,他要“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希望借此引起英国的经济危机及其社会与政治骚乱,迫使英国求和。

为了得到殖民地产品和英国的工业品,不少国家和地方当局默许或宽容破坏封锁的走私贸易,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手段之巧妙使封锁一度几乎形同虚设。从波罗的海、北海到地中海的各港口到处都布满了走私网点。连法国的商人也秘密来到此地购买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和殖民地产品。

——据张芝联《法国通史》及黄振、刘仕超《“大陆封锁”与拿破仑帝国的覆灭》等改编

材料二 第二帝国(1852-1870年)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法国对外贸易的进步颇为可观。主要出口工业品、丝织品、呢绒、棉织品、葡萄酒、小麦等,进口的则主要为原料、煤、纺织品。英国、美国、比利时、意大利是它的重要贸易伙伴,1852年到1870年间,总出口额增加了近两倍。……1855年与1867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是当时举世瞩目的事件,数千厂家参加展出,陈列产品达数万件,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易和技术交流。

——摘引自张芝联《法国通史》

材料三 20多年来,法兰西一直是欧洲统一思想的捍卫者,它总是以和平效劳为主要目标,当欧洲没有得到统一时,我们便遭战争之苦。欧洲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统一的,必须进行具体的,首先是通过确实的团结工作来实现。着手进行这项工作时,首先要考虑到法国和德国。从这个立场出发,法国政府建议立即在一个有限的、但有决定性的方面开始行动,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煤钢生产的联合经营将保证欧洲联邦共同经济基础的建立和发展,还可改变这个地区长期从事武器制造使它自己不断成为牺牲品这一命运。

——摘编自(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发表的声明(即“舒曼计划”)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拿破仑“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的经济政策及内涵,概括这一政策“几乎一度形同虚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贸易政策和电信技术角度概述第二帝国时期“法国对外贸易的进步颇为可观”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法国“遭战争之苦”的突出表现及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所在,并阐述欧洲国家成立“高级联营机构”的意义。
6 . 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是多元的,发展道路也是多样的,各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在经过了长期的争论以后,国民议会终于在1875130日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共和制的宪法。那一票之差是不是出于历史的偶然呢?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法国的基本人民大众是拥护共和国的。拥护保皇党的只有一些残存的旧政党的职业政客,而没有任何阶级……甚至连真正从事于工商业的资产阶级也是具有共和主义情绪的。”宪法规定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如果议会反对内阁的行政措施或投不信任票,那么内阁总理就必须辞职,让总统授命另组新的内阁。

——据李昌道、徐静琳《外国法律制度导论》等整理

材料三   撒切尔夫人主张放弃大政府小社会的凯恩斯主义政策,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原则,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以此医治“英国病”,重振英国经济。她的政策主张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典型特征并列举其两种典型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875年法国“一票共和”现象出现的原因。比较近代英法两国内阁制的相似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十年代“撒切尔主义”在经济政策上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这些政策对英国经济运行趋势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图为英国漫画家伯纳德·帕特瑞吉作于1939年9月27日的漫画《可疑的朋友》(画中POLAND即波兰)。对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A.绥靖政策达到登峰造极地步B.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C.德国和苏联两国联手瓜分波兰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缓兵之计
2021-04-20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卷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