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薯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最初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薯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薯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D.物种传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2 . 新中国的对外援助覆盖了亚洲、非洲、拉美和南太平洋地区。1950年到1960年6月底,对外经济援助金额达到40.28亿元人民币。1971年,中国签订的各种对外援助协定总额共计74.25亿元人民币,对外援助支出比重由上一年的3.5%上升到5.1%。这反映了我国(     
A.综合国力显著提升B.融入经济全球化C.开展全方位外交D.积极改善外交关系
2024-03-12更新 | 363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西晋张华编纂的神话志怪小说集《博物志》中,有近20条有关张骞和西域的资料,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对丝绸之路记载最丰富的典籍。所谓“小说”,如《汉书·艺文志》所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野史。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2024-03-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西港花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应的朝代。比较两图,提取一条关于边疆治理的信息,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3-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西港花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5 . 【城市化的发展】

材料一   19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百万)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
1800978505.1207.3304.3
18251100605.4258.2354.3
18501262806.34011.4404.4
187514201258.87517.2505.0
1900165022013.315026.1706.5

材料二   1978年年底到1997年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29.9%,年均增长0.63个百分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前29年城市化速度的2.5倍,是世界同期城市化平均速度的2倍。1992年以后,逐步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一批陆上边境口岸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内陆地区省会城市开始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小城市的数量和在城市人口中的比重开始呈增长趋势。到1997年末,有731个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和分行)分布在中国大陆的29个城市,其中700家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63%集中在北京(243家)和上海(215家)两个城市,其次是广州(61家)和深圳(54家)。

——摘编自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给当代我国的城市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指出:“如要求尽量运用农业资金以从事工业建设,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不仅是与农民在政治上的破裂,而且也是破坏工业本身的原料基地,破坏其国内市场,破坏输出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平衡。”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对工业从农村吸收资金有所限定B.利用商品价值规律进行工业建设
C.确立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重点D.积极调整国民经济严重失衡局面
2024-01-26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61年1月,奕䜣等人在奏折中陈述:“近年来临事使探,往往得自传闻,未能详确,办理难期妥协。各国新闻纸,虽未必尽属可信,因此推测,亦可得其大概。广州、福州、宁波、上海旧有刊布,名目不同,其新开各口,亦当续有刊本,无论汉字及外国字,按月咨送总理处。”这体现出,奕䜣等人(     
A.对新闻纸真实性存疑B.希望拓宽渠道了解西方
C.主张兴办中外文报刊D.意识到通商口岸的重要
2024-01-23更新 | 451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69年,北约组建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应对环境污染等事务,联邦德国代表在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上说,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问题完全有可能成为东西方谈判议程的起点,进而迅速达成协议,并采取措施“改善我们人民的生活质量”——“我们的人民”包括欧洲分界线上的任何一方。据此可知,联邦德国(       
A.把治理环境污染作为外交重点B.强调北约的集体防卫功能
C.希冀以环保名义缓和冷战气氛D.重视北约内部的协商功能
2024-01-23更新 | 342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10 .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其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利用近现代科学成就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组织并指导全国的科学研究,以提高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将科学技术视为重要生产力
C.以科学技术服务全面社会主义建设D.将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国家中心工作
2024-01-20更新 | 525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