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欧国家的重商主义最早是作为国家经济政策出现的,形成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关税政策,敛聚金银和积累资本的金融政策,鼓励生产的工商业政策,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低工资、低消费的劳工民生政策等政策体系。据此可知,重商主义(     
A.缓和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矛盾B.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C.实质上是王权与资本的结盟D.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6世纪初,德意志威登堡大学的教授虽然主要由奥古斯丁修会提供,但学校的管理权却在世俗贵族腓特烈的手中。马丁·路德在其保护下获得教皇治权所不能及的学术空间,研究《圣经》及奥古斯丁的著作。这一状况(     
A.保障了德意志教育的自由化B.彰显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优越性
C.利于推动德意志的宗教改革D.削弱基督教在欧洲社会的影响
2023-05-13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55年,随着清军顺利进军新疆,乾隆帝适时发布了实地测绘新疆舆图的上谕,趁“西师奏凯,大兵直抵伊犁,准噶尔诸部尽入版图”之际,测量新疆“星辰分野、日月出入、昼夜、节气时刻,宜载入《时宪书》,颁赐正朔;其山川道里,应详细相度,载入《皇舆全图》,以昭中外一统之盛”。这体现出乾隆皇帝(     
A.重视加强对西北的军事统治B.蕴含鲜明的国家一统政治思想
C.注重对地方进行有效的治理D.统治边疆具有权力制衡的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考生平时的水平,741年,礼部侍郎韦陟要求参加进士科考试的考生将平时所写的代表性作品交来参阅,称“纳省卷”;同时还允许有名望的公卿贤达向主考官推荐优秀考生,甚至可以共同决定拟录取名单,称为“通榜”。唐代的这些做法(     
A.有助于平衡中枢权力B.利于弥补考试取士的局限
C.消融了社会阶级差别D.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023-05-13更新 | 663次组卷 | 6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所示是不同史书记载的关于汉代的一些经济活动。这些记载(     

史书

经济活动

《汉书·伍被传》

“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

《盐铁论·力耕》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贯之所臻(聚集),万物之所殖者”

《汉书·食货志》

商人“因其言厚,交通五侯,力过吏势,以利相顷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编……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A.印证了汉代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说明汉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表明区域经济差异的日益凸显D.反映出国内长途贸易条件成熟
6 . 蒙元时期,统治者在其疆域内广设驿站,即使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也有设置,可谓是“人达所及,皆置驿传”,同时置“使臣”或“驿使”负责处理驿站事务,他们既为朝廷传递各种政令、任命、军事情报及民生信息等,也为往来商旅提供便利与保护。由此可推知,蒙元时期驿站制度的设立(     
A.促进了中央军政大权的高度集中B.助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彰显了蒙古族政治经济势力强盛D.有利于加强民族国家的统一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一直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国置于个人和天下间的位置,在国之上还有天下。传统的中国是一个王朝接连一个王朝的延续,虽然随着一个王朝的毁灭,另一个新王朝开始建立,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并没有覆灭,而是一直传承下来,以致于后来的我们一直喜欢向别的国家展现我们悠久的历史,喜欢以“天朝大国”的形象自居。传统中国没有用法律来规定自己的领土范围,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界定,与臣服于自己的周边国家的关系更像是一种伦理似的关系。

——摘编自田庆建《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变化研究》

材料二   1840年后,林则徐等把视野从“皇朝”拓展至“海国”,通过编纂书籍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状况,客观上表达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念。19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民权平等思想的传入,无形中构成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尤其是国际公法的输入,不仅帮助国人认清列国并立的国际态势,也使废除领事裁判权、取消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此起彼伏。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志士在谋求国家变制的过程中不仅提出“国地”“国权”“国民”的理念,还发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的呐喊。20世纪初,孙中山则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完整地提出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构想,代表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国家观念的最高水平。

——摘编自李华兴 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国家观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演变历程及其影响。
8 . 敦煌壁画中不仅有三世佛、观音菩萨的佛像画,“九色鹿舍已救人”的本生故事画和以山水为主体的“五台山图”,还有建筑画、器物画、花鸟画等。这反映出敦煌壁画的特点是(     
A.内容丰富B.规模巨大C.注重写实D.固守传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提出实行“三不原则”,即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同时指出,在协商时,“要发扬民主,要启发人家批评,要听人家的批评,自己要经得起批评。应当采取主动,首先作自我批评。”毛泽东的这些主张(       
A.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B.彻底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风气
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思想基础D.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10 . 二月革命后,俄国存在着三股主要的政治力量:一个是以立宪民主党为政治代表的资产阶级:一个是几个小资产阶级政党控制的苏维埃:另一个是以布尔什维克为首的几个较小的革命派社会主义政党。俄国的这一状况
A.致使沙皇统治面临多重的危机B.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完成
C.有利于资产阶级主导临时政府D.说明无产阶级革命任务任重道远
2023-02-2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