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初年吉林省议会弹劾都督案始末

时间经过
1912427吉林省临时议会成立。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议会有议决地方法律、预决算、地方税收,答复地方政府咨询,监督地方行政,弹劾违法官吏等权力
329
420
吉林都督陈昭常两次任意修改银元银与吉平银(吉林地方货币)的比价,给吉林金融、经济造成了极大混乱
630吉林省临时议会去电大总统、参议院,弹劾陈昭常贻误地方、违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四事,请予陈昭常辞职
730吉林乌拉镇农务分会、商务分会、议事会、董事会分别上书陈昭常与议会,请求“陈督自今而后拥护议会,博采群言,挽回议会代表……化除官民猜忌”
此后吉林省临时议会大量列举陈昭常违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信用亲信、纵容官吏贪赃等事实情况进行弹劾
1913
613
袁世凯批准吉林都督陈昭常辞去都督兼民政长职务

——据李万彦《民国初年吉林省议会弹劾都督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民国初期的社会政治进行评析。(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6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安全……这一时期出现的环境问题基本上是小范围的,污染源较少,往往可以由一国政府独立解决。70-80年代后,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70年代后半期,美国积极倡议并参加多种形式的国际环境合作,推动创立国际环境机构并提供大量环境援助。80-90年代初,美国政府的环境外交政策由积极合作转为消极对抗,90年代初再次进行了调整。1996年,美国以捕捞大虾未采取措施保护海龟繁殖的环境义务为由,禁止进口中国的大虾。自1997年起,美国政府在每年的地球日都要发布有关环境外交的报告,对全球环境状况和国际环境政策作出评估……

日本在1991年主持召开亚太环境会议,表示积极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加强亚太各国之间合作,全力参与国际环境事务。与此同时,日本又不顾国际舆论向海外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欧洲首次提出发达国家应降低有害气体排放,并表示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欧盟与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等地国家开展了多方面的环境合作。欧盟在对外环境政策上有系统全面的框架,但内部政策执行时困难重重,如德国和瑞典积极促进欧盟实行较高的环境标准,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则表示反对。

——摘编自房乐宪等《美日欧环境外交政策的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美、日、欧的环境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环境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2024-01-26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认同国家,是因为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这种转变“根植于对荣耀过去的颂扬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这一政治话语相比“民主”“法治”“群众”而言增长趋势更明显。在党代会报告文本中,有“全国各族人民”“带领人民”“造福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摘编自殷冬水、范京京《“人民”话语与国家认同—当代中国国家认同话语建构的政治学分析》

材料二亨廷顿的《我们是谁?》(2004年发表),通过考察“国家认同危机”的现实,揭示出因移民问题导致的“次国家认同”和“跨国认同”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正如该书扉页强调:美国面临着自身安全的空前挑战,重新估价“之所以使我们成为美国人”的核心价值极为重要,因为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国家认同”对国家安全来说更为重要的了。在他看来,宗教虽是国家认同的最主要因素,重建宗教信仰对建立美国认同至关重要,但这还不足以确保国家安全,况且“仅靠信念无法立国”“美国面临易受外来攻击的新局面”,为此他把关注的侧重点转向了在国际上“寻找敌人”。

—摘编自余潇枫《“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

(1)指出材料一、二论述“国家认同”的不同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认同”增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亨廷顿解决“国家认同”危机的方案。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认同”的重要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起,大批旅游图册的出版与热销帮助欧洲人建构了相对系统完整、全面清晰的“中国图像”,成为欧洲人了解中国的窗口,满足了欧洲人对神秘东方的好奇心。此外,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成熟与时尚资讯的迅速传播,时装版画也成为欧洲人了解东方与世界服饰文化的平台。“18世纪英国的乔治时代,即使在偏僻的乡村杂货店中,也能买到东方缎带等一些时髦的奢侈品。”东西方服饰贸易出现了繁盛局面。来自异域的新鲜生活信息与时尚潮流资讯伴随着借助海洋贸易流入的大量东方服饰纺织品向西方扑面而来,冲击着西方传统的服饰纺织文化与相应的“衣冠之制”。

——摘编自宋炀《17—18世纪东方国家外销服饰纺织品与近代世界文化建构》

材料二   随着1819世纪英国产业革命的成功,清政府不断颁布的“禁海令”对于正处在世界范围的经济扩张高潮中的英国人来说显然是一种障碍。1791年,英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瓷器、漆器施行严格的高额关税,很明显就是为了遏制中国商品对英国本土企业的冲击。在此情况下,英国政府便向中国皇帝派出了第一个使节,说明此时清廷“禁海令”已然不仅仅是海上商业贸易层面的事了,已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中英双方的冲突也在所难免了。

——摘编自胡良益、潘天波《清代海上丝路漆器文化外溢:贸易、想象与环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东西方服饰贸易繁盛的原因以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英冲突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析。
5 . 危机与转型

“中世纪晚期危机”是对1415世纪发生在西欧的饥荒、瘟疫、战争及其导致的人口减少、经济停滞、政治和社会秩序紊乱的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世纪晚期危机”成为西欧中世纪史的重要研究主题,形成了两大主流解释模式。第一种是“衰落论”:通过探寻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中世纪晚期危机是西欧社会相对于中世纪盛期的衰落;第二种是“转型论”:通过探讨危机的影响,认为中世纪晚期危机推动了西欧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


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是历史解释的基本要求。从上述角度,结合14—15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中的两种解释模式。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儒学中以“克已复礼”思想为代表的礼制思想对于协调社会关系、维持封建政权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北洋军阀深谙传统儒学的作用,因此,在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出现了一系列的“尊孔复古”逆潮。如:1913年袁世凯下令尊孔;1917年张勋拥溥仪复辟,理由是维护儒家的纲纪;黎元洪在1922年复任总统时发表的通电中指出,中国之所以乱七八糟,正是因为“下放其上……婚媾凶终,师友义绝,翻云覆雨,人道荡然”;1927年张作霖下令定礼制,次年祭孔。北洋军阀集团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有意识地利用封建儒家文化,构建起诸如吴佩孚的“内圣为体,外王为用”的治国理念。

——摘编自刘威张泽坤《论传统儒家文化对北洋军阀的影响》

材料二   1986年,当代学者李泽厚在《走向未来》杂志创刊号发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一文,这是当时对新文化运动所能达到的“最为漂亮”的回答,自此“启蒙与救亡”即成为支配性的阐释范式,延绵至今。

——摘编自吴宝林《如何超越“辉格史”: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百年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洋军阀政府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及其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7 . 唯物史观

材料一   20世纪初期,中国出现了关于“社会改造问题”的争论。1919年7月,《每周评论》发表了胡适撰写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文章宣传实用主义哲学,否认真理的普遍性,认为唯物史观不适合中国国情;以阶级调和论,反对阶级斗争说,反对社会革命论,宣扬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主义。同年8月,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指出问题与主义并不矛盾,提倡阶级竞争说。“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经济问题是所有问题的关键。解决了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等便迎刃而解。

材料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18年底,全国有近9亿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4500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关于“社会改造问题”争论的焦点。结合所学,概述这一争论出现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二,运用唯物史观,简要评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2024-01-01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街上到处都是顾客,他们购买来自斯里兰卡的珍珠项链,佩戴着由非洲象牙雕刻而成的装饰品,使用添加了稳定剂(来自中国西藏和索马里)的香水、由波罗的海的琥珀制成的小瓶子,以及各式各样的沉香木家具。空气中弥漫着外国熏香的气味。附近的一家商店出售着价格昂贵、工艺精巧的产品。你来到朋友家做客,她会端给你一杯散发着独特香味的冷饮。这家人炫耀着他们新买的东西:一张由爪哇檀香木制成的精致桌子,上面摆放着一只雕工精湛的犀牛角。屋里的许多小摆设看上去都是进口的,彰显着你朋友的国际化品位。这座城市与遥远的地方有着许多联系,听起来像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但这就是公元1000年中国城市泉州的样子。

——摘编自(美)韩森《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

有学者认为,公元1000年标志着全球化的开始。这是贸易路线在世界各地形成的时刻,货物、技术和人们得以离开家园,去到新的地方。随之而来的变化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普通百姓也受到了影响。请评析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不能重复材料)
2023-11-19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四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国家总体性危机,“政党—国家”的方式成为中国克服低组织化状态的最佳选择。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民国初期,在学习西方政体的热潮熏染和中国政局的催生下,涌现出大量新生党派和团体,它们为实现政党政治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实践活动。各新生党派和团体都欲以自己的政治主张为旧中国指明出路,中国的政党政治进入一段空前活跃而繁杂的时期。

——摘编自谢萌《民国初期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实践评析》等

材料二   君主专制体系终结之后,中国真正进入现代共和国家建构时代,先后探索尝试了大致两种不同的政党制度形态。其一是多党制政党制度形态,多党竞争的政治组织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而退出历史舞台。其二是一党制政党制度形态,在学习模仿多党制未取得预期成效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志士仁人将目光转向新出现的政党制度形态,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强有力的革命党和革命党领导下的军事力量,试图实行党政军合一的政治体制。孙中山去世之后,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迅速变质,实行一党制的独裁制度。近代中国的总体性危机催生的现代国家建构需求、多党制和一党制的失败,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中出场的历史背景。

——摘编自张伟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机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国初期中国政党政治出现活跃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近代两种不同政党制度形态的影响。
2023-09-09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9-1969年,戴高乐出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他把实现法国的“伟大”与“独立”作为其外交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戴高乐的“独立外交”

材料一   我的计划在于把法国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美国的指挥下所奉行的欧洲一体化中摆脱出来,但不是脱离我认为应该保持可以作为最后防御手段的大西洋联盟;在于同每个东方集团的国家——首先同俄国(苏联)——建立缓和国际局势的关系,然后建立谅解和合作的关系,一旦时机到来,对中国也是如此;最后在于建立这样一支核力量,使任何国家要是攻击我们的话,它自己就会遭到可怕的打击。但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一步步地走下去,每个阶段都要和总的趋势合拍,同时要照顾到法国的传统友谊。

——戴高乐《希望回忆录》第一卷《复兴(1958-1962)》

材料二   1959年,戴高乐陆续将原驻北约的军事力量撤回。

1960年,法国成功试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在西方世界的核垄断,跻身核大国行列。

1963年,戴高乐与阿登纳签署《法德合作条约》,规定“两国首脑和外交部长将定期举行会议,两国在作出任何重要决定之前,法德政府应就有关外交政策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以便协调法德在欧洲共同体内的政策和对一般国际事务的政策”。

1964年,法国冲破西方世界的重重阻力,毅然承认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

同年,戴高乐遍访拉美10国,发表50余篇演说,在美国的“后院”抨击美国霸权主义,号召拉美维护民族独立。

1965年,法国与美国展开了货币战,公开主张放弃金汇兑本位制,恢复金本位制。

1966年,戴高乐访问莫斯科,与勃列日涅夫发表联合声明,宣告“欧洲问题首先应该在欧洲范围内讨论”“使欧洲所有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然后在尊重每个国家的独立和不干涉它们内政的条件下逐步发展相互关系。”

同年,法国退出北约,实现全面防务自主。

1967年,被下了逐客令的美国和北约军队全部撤出法国。

——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高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