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37 道试题
1 . 中世纪,英格兰庄园法庭的职能大大超过了单纯的司法作用,它创设和执行村民章程选举地方官员,考察扰乱公共秩序的动乱,解决隶农之间的纠纷,履行了管辖固定区域及为领主服务的功能。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庄园法庭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B.国王通过庄园法庭主持地方官员选举
C.庄园推动市民阶层获得了城市自治权
D.庄园法庭践行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2024-05-1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63年,曾国藩派容闳赴美采购工作母机,而后用于生产枪炮、机车、农机等;1872年,侨商陈启沅携资归国,引进国外机器缫丝新理念,创办继昌隆缫丝厂;1879年,左宗棠从德国购买全套设备,兴建兰州机器织呢局;1897年,汉冶萍公司聘请德国技师担任总工程师,用西法采煤。上述做法(     
①对西方技术的引进方式多样                    ②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独立发展
③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④推动了中国近代机器制造业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5-13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以下是关于明代督抚制度的材料,据此可知,明代督抚(     
1421年,明成祖“遣尚书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巡抚之名由此而来。“均因事因时而设,旋设旋撤”
1430年,擢于谦等人为侍郎,巡抚山东、湖广等处,各省专设巡抚自此始
1436年初,靖远伯王骥以兵部尚书督师征麓川,始以总督军务入衔,带有都御史之职
1468年。两广盗贼多起,韩雍雨度被任命为总督,“开府梧州,遂为定制”,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①从监察官转变为地方行政官                    ②由临时任命改为常驻久任
③对地方的管理职权日益增大                    ④主要职责是镇压地方叛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5-13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天安门

材料一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成于1420年,原名承天门,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年间重修,命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天安门是明清皇帝颁发诏令之地,凡遇国家庆典、新帝即位、皇帝结婚、册立皇后,都需在此举行“颁诏”仪式。

——郗志群、王新迎《天安门史话》

材料二

1919年

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1950年

毛泽东主席公布的国徽中包含天安门图案

1955年

第二套人民币1元正面主景是天安门城楼

1970年

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创作完成,此后广为传唱

1988年

天安门城楼正式对公众开放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天安门在明清两代的政治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说明天安门何以成为新中国的象征。
2024-05-1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在汉堡出版。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状态为研究对象,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这一世界历史现象,强调它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是形成世界历史的经济基础,它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结合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重大史实,阐释材料中马克思关于“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发展关系”的观点。
2024-05-1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约12世纪中叶,欧洲的学生和教师组织了学术行会,并说服政权当局颁发特许状,以保护学校的权利。这些行会促进了教会学校向大学的转变。到13世纪末,大学已经在罗马、牛津、剑桥以及欧洲的其他城市中纷纷出现了。这表明(     
①行会是维护庄园秩序的机构               ②欧洲城市发展推动了大学的兴办
③中古欧洲文化教育逐步发展               ④文艺复兴冲击了教会的权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读下表,这些运动(     

时间

收回利权运动

1903—1905年浙江地区反对意大利惠工公司,要求收回矿权
1904—1905年湖南、湖北、广东三省官绅力争收回美国合兴公司承筑粤汉铁路运动
1905—1908年山西各界人士反对英国福公司的争矿运动
1905—1910年安徽各界人士反对英国伦华公司的铜官山争矿运动
1907—1910年江浙两省争取商办苏杭甬铁路的斗争
①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
③受到了四川保路运动影响          ④体现了对列强侵略的抗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马关条约》签字的消息传回国内,朝野舆论哗然,官民悲愤交集。半数以上的封疆大吏以及各级京官和部分宗室贵胄,反对批准条约。在京各省举人纷纷上书要求拒和。台湾民众迅速在全台湾范围内掀起一场反割台斗争。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     
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B.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C.对国际法的普遍认可D.变法呼声日益高涨
2024-05-1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9 . 清顺治九年重新颁布朱元璋的《六谕》,称为“圣谕六训”。顺治十六年“令直省举行乡约之法宣讲上谕”,并明确规定“每遇朔望,申明诫谕,并旌别善恶实行,登记薄册,使之共相鼓舞。”由此可见(     
①圣谕是各地乡约中的唯一内容                  ②清朝吸取了明代乡约教化的内容
③律令儒家化到清朝时已经完成                  ④乡约教化包含了扬善惩恶的机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龙身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巨头蜷尾。这件器物可以反映出(     
①龙的形象已经产生                         ②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③母系氏族社会出现                         ④当时的手工业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