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
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提出,允许保留君主制,但君主制要符合他们的要求英国资产阶级主张自由放任

B
《独立宣言》称“除非那些人民情愿放弃自己在立法机   关中的代表权,但这种权利对他们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而且只有暴君才畏惧这种权利”美国倡导议会为中心的政治体制

C
普鲁士打败拿破仑后,收复莱茵地区,但当地居民仍坚持实施《法国民法典》而不接受普鲁士的民法典德意志民族统一进程开启

D
巴黎公社规定,所有公职人员都由普选产生,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凸显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A.AB.BC.CD.D
3 . 有当代学者评价19世纪末的世界“与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可以支持该观点的史事有(     
A.科技进步推动全球化进程B.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全球治理机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军市,下表是典籍中对军市的相关记述。军市的出现(     
典籍内容
《战国策·齐策》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
《商君书》令军市无得私输粮者,则奸谋无所于伏(藏)
《史记》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收入)皆自用飨(奖赏)士
A.体现了“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B.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直接管理
C.适应了战争需要,遍及边疆地区D.是导致诸侯割据的主要因素
5 .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研究发端于16—19世纪逐渐形成的东方学,代表作有葡萄牙航海家皮列士的《东方志:从红海到中国》、英国旅行作家哈克卢伊特的《英吉利民族的主要航海、航行、贸易和发现》、英国传教士大卫·利文斯顿的《在南非的传教旅行与研究》等。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以语言和宗教为代表的古代文明,东方被描述为落后的、僵化的“他者”,有待西方的统治和引导。他们收集的东方地理和人文资料,受到西方的广泛关注。

二战后,美国招募各国最杰出的专家“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所有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为美国的决策提供参考,区域研究涵盖地球各个角落,最受重视的是苏联学和中国学。1958年,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案》,向高校提供资金,资助其区域研究。这一时期还涌现了“世界区域研究专委会”等一批学术团体。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高校设立以特定地区为名称的研究中心。2011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区域国别研究专项,目前已做到了对世界各地区研究的全覆盖,中国的研究植根于研究地的社会文化,依靠合作机制,让当地学者为自己发声,从而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性”知识。同时,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阐明人类社会的共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借鉴。

——摘编自朱晓中《区域与国别研究:缘起、内涵、知识生产和挑战》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近代以来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某地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城址,以及七百多座墓葬所组成的墓葬群(见下表)。此考古发现(     
规模比重随葬品墓主人
大型墓

1.3%
一、二百件,包括彩绘陶器、玉器、整猪骨架等,其
中一座墓有鼍鼓(鳄鱼皮制)、雕刻石磬等礼器
均为男性
中型墓11.4%几十件,包括彩绘陶器、猪下颈骨等多为男性
小型墓87.3%0~3件
A.是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B.印证了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
C.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的特征D.反映了礼乐制度的成熟和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是元代刻本《百家姓》的首页,为方便汉族人学习八思巴字而编撰。其中左侧是八思巴字与汉字的对照,右侧是汉文序言。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①八思巴字是由汉字改制而形成     ②体现了元朝对汉族士人的吸纳
③是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     ④反映了理学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5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唐制,朔望常朝以外,皇帝每逢一、五、九日接见诸宰相,宰相须同进同出。诸宰相“会食于 政事堂”,皇帝还安排很多负实际行政责任的低级官员也进入政事堂。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唐代实行集体议政                                   ②宰相权力的逐步扩大
③外重内轻局面改善                                   ④决策的效率得到提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5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冷战期间出现了两次美苏对话高潮。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美苏首脑多次互访,签署了《限制地下试验核武器条约》等文件。到80年代,双方首脑、外长、 军方定期会晤,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商定北约和华约削减在欧洲的常规武器,苏联撤出阿富汗,相较于前者,第二次对话高潮的成果是(     
①美苏双方形成均势地位                         ②裁军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③形成了多层次对话机制                         ④两国关系整体上走向缓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呼罗珊大道(见下图)是指8-10世纪从巴格达去往阿拉伯帝国东部大呼罗珊省的道路,沿线的撒马尔罕建立了帝国第一家造纸厂,“撒马尔罕纸”后来成为西亚和欧洲对汉式绵纸的称呼,木鹿鲁泽等地还出土了长沙窑瓷器。呼罗珊大道的繁荣反映了(     

①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形成       ②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③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       ④阿拉伯帝国在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