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甘肃发掘的悬泉置遗址,坐落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经考古确认是汉代一座官方邮驿接待机构,在此发掘出汉简两万三千余枚。简文包括了从公元前111年至公元107年悬泉置的日常事务的丝绸之路的档案。简文的字体以隶书为主,且带有篆书的风格。这些汉简可以用于佐证汉代

①通过邮驿机构管理西域   ②中原与西域的交往情况
③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   ④汉字演变与发展的历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05-12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得知太平天国向美国购买船炮的消息后,决定委托英国人李泰国购买军舰并装备一支舰队。李泰国擅自决定舰上人员全部由英国人出任。清政府提出舰队人员应主要以中国人为主,与其反复交涉未果。清政府只能把斥巨资组建的舰队解散,并将船只廉价出售,损失了约六十七万两白银。下列各项与此事件相关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迅速失败B.清政府加快“自强”步伐
C.变革政治制度的思想产生D.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021-05-12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日本的职业教育

材料   1880年以后,日本文部省接管了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19世纪80年代—20世纪初,日本文部省相继颁布的《农业学校通则》《商业学校通则》《实业学校令》等法令法规,其中规定:实业学校的目的在于对从事工业、农业、商业的实业者施以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1894年颁布的《实业教育国库补助法》规定:每年支出15万日元,用来充实和兴办实业补习学校。1930年,日本初等职业教育的实业补习学校数量已增加到15000多所,在校生127万余人;中等职业教育的实业学校已发展到974所,在校生28万余人;高等职业学校的实业专门学校增至51所。1937年,日本政府成立教育审议会,全面扩充和增设实业学校。在农业教育机构中努力培育面向大陆的开拓者。在工业教育机构中,重点扩充与机械、船舶、采矿、冶金、化学、电气等工业部门相关的职业教育。1943年,日本政府颁布改正的《实业教育规程》,体现出浓重的军事化色彩。职业教育的政策完全抛弃了之前以谋求大多数国民享有安定的社会生活的目的。1945年,日本战败后,其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都几乎陷入瘫痪状态。


结合材料和所学,评析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日本的职业教育。
2021-05-10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都长安人口

史料作者史料内容
《唐律疏议户婚律》长孙无忌
(?~659年)等
“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分家)异财者,徒三年。”
《岑嘉州诗集·秋夜闻笛》岑参
(约718年~769年)
“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元氏长庆集·遣兴十首》元稹
779年~831年)
“城中百万家,冤哀杂丝管。”
《韩昌黎全集·论今年权停举选状》韩愈
768年~824年)
“臣伏思之,窃以为十口之家,益之以一二人,于食未有所费。今京师之人,不啻(止)百万……以十口之家计之,诚未为有所损益。”
《长安志》宋敏求
1019年~1079年)
“唐长安县所领四万余户,比万年为多,浮寄流寓不可胜计。”(长安城内有两个县:西为长安县,东为万年县。)
《唐都长安》张永禄
(当代学者)
“(唐朝)平均每户人口在十口左右,故长安、万年两县所领八万余户,口数约在八十万人左右。再加上住在京师的皇族、宦官、宫女、禁军等,人数也在二三十万之多。……长安人口在百万左右。”

说明:《长安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都志,作者根据搜集的与长安有关的实录、传记等编纂而成。《论今年权停举选状》写于803年。当年,唐都长安地区发生旱灾,皇帝恐怕粮食匮乏,要求停止当年的科举考试。韩愈上书皇帝,对此做法提出强烈抗议。


(1)指出上述文献史料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2)学者张永禄“长安人口在百万左右”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06年,清政府建立农事试验场。农事试验场是一个从事近代农业技术和试验方法研究及推广的机构。下图为农事试验场的正门(拍摄于1908年),此建筑的立柱拱形门具有西洋建筑风格,其中砖雕部分的图案有龙、蝙蝠、祥云、花卉等中国文化元素。据此可以说明

①此建筑风格体现中西文化的交融
②清末新政引入西方先进农业经验
③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
④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强行要进入广州城,地方官员被迫同意。但是广州士绅与百姓坚决不同意,甚至不惜开战。地方官员只得以“民情未协为由”,推迟英国人入城的时间。1849年,英国人再次要求进入广州城,广州人民10万多人齐集在珠江两岸示威,激烈反抗,地方官员不敢履约,英国人未入广州城。英国人进入广州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驻华的兵力有限B.清政府对民众的支持
C.地方官员的积极抵制D.广州民众的坚决反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280年,一位大臣上奏:“臣等窃闻帝王之事,莫重于历……圣朝专命臣等政治新历,臣等用创造简仪、高表,凭其测实数,所考正者凡七事……”材料中的“新历”是指
A.《夏小正》B.《石氏星表》
C.《授时历》D.《格里高利历》
2021-05-1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唐朝的法律规定:凡侵犯皇帝与皇室的犯罪行为皆为“十恶”,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凡违反“善事父母”者,均构成不孝罪,要受制裁;在婚姻家庭里,丈夫对妻子有绝对的统治权。由此可知唐朝法律
①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   ②旨在保证臣民政治权利
③维护了皇帝的至高权威   ④注重礼与法的相互结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