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至隋开通大运河,扬州的经济中心逐渐向运河两岸发展,其城址也迁至运河方向。北宋时期的杭州在运河的推动下,城市的繁华地带从城南扩展至沿城内的主要水系沿岸,水系沿岸逐渐出现商业街,封闭的“市”被代之以开敞的集市。明清苏州沿运河的胥门、阊门、山塘街一带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吸引了四方商贾的云集,甚至太湖村民也出现了“莫嫌村坞行人少,夫婿经商不在家”的景象。

材料二   建国后,大运河江浙段的沿岸地区形成了带状形态工业区,大号污水直排运河。改革开放后,工业企业和码头不再是古运河发挥作用的象征,河边的历也建销和生态绿化逐渐成为发展主角。2019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为大运河沿线发展谋篇布局。2020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静《运河与沿线城市商业发展探析》等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大运河的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运河沿岸区域服务功能的变化。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时代价值。
2022-08-29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2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开展的科技战和2020年的疫情冲击并没有影响中国专利申请量,2019年和2020年中国连续两年专利申请量都维持世界第一的水平,2020年中国专利申请量接近7万个,比2019年增长了16.1%,而美国、日本、韩国、德国都排在了中国的后面。这可用于说明(     

A.中国的科技实力在不断提升B.中国知识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C.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D.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2022-12-23更新 | 692次组卷 | 14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考古工作者于201911月至20205月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介绍,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重量大约为280克,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应该超过500克,这比目前国内所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金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如果能够完整发现,这件黄金面具将超过金杖成为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与1986年一、二号祭祀坑的发掘相比,本次发掘我们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站长介绍,本次发掘过程中,科技考古为含量非常大。1986年的发掘基本只用了碳14测年技术。此次除了碳14测年、有机物保护之外,还在玉石器保护、铜器保护等领域采用多项科技手段。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1)据材料概括三星堆遗址及新发掘工作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利用历史遗迹、遗物“重现”历更的方法。
2022-05-07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领导人曾多次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演讲(如表)。
时间领导人演讲标题
1995年江泽民《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2009年胡锦涛《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021年习近平《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由此可知中国
A.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B.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推动全球经济合作迈入新阶段D.努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的改革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9年,延安召开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大会,毛泽东亲临会场讲话,他指出全国知识青年在五四运动中虽然“起了先锋队的作用”,但并不是中国革命的主力,主力是工农大众。“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是判断青年是否革命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

1949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号召广大知识青年既要“贡献给这一空前伟大的民主革命”,更要献身“建设一个伟大新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要为建设新中国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实现世界观的改造。

1979年《人民日报》五四社论指出:“凡是实践证明正确的﹐我们都要坚持;凡是实践证明错误的,我们都要修正。这是最彻底的科学态度。”

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摘编自郭祥《中国共产党引领青年运动方向口号的百年演变——基于五四纪念文本的历史考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不同历史阶段纪念五四运动的主题内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不同历史时期纪念五四运动主题变化的历史意义。
6 . 2021年1月25日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的特别致辞中指出,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习近平在此主要强调了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B.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迫切性
C.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D.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可行性
2021-05-05更新 | 1098次组卷 | 22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7 .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建立之初,统治者以黄老思想指导治理国家,休养生息,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无法适应专制集权的国家治理。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始推阴阳,为群儒首,前对汉武,后相江都,初倡统一,罢百家书。"从而为儒学和儒者找到用武之地。

——摘编自曹影《董仲舒的四大历史贡献》

材料二   在汉代,政府首次作为对外交往与开放的主体在官方层面上积极地开展了与域外的广泛联系。由于两汉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使得中华社会由此迈开了走向世界的历程,开启了此后古代中国近2000年之久的开放局面。这不仅使中华各民族深受其益,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引自周尚兵、王洪军《走向世界;汉代开放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材料三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佛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摘引自2019年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黄老思想"无法适应专制集权的国家治理"的原因,简析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如何"上承孔子"的。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走向世界"的角度概述汉代对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根据"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的提示,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汉代促成"开展与域外广泛联系"的举措。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佛儒会通"的典型事例,用唐太宗时期的史实简述"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的表现。②"北曲南唱"、兼收并蓄是昆曲形成的重要途径,以明代中期艺术家对北曲的改造为例论证此观点。指出昆曲属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哪一类别?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建国以来15次阅兵首长指示(局部)简表

时间阅兵首长长所做指示内容要点
1949年朱德庆祝军事胜利、指示战斗任务、提出命令(军事解放与镇压反革命)
1953年朱德庆祝朝鲜战争胜利、致谢中苏友谊、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命令(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军事解放、学习苏联)
1954年彭德怀庆祝与总结五年来建设成果、宣告国家武装写入宪法、提出命令(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军事解放、学习苏联)
19551956年彭德怀回顾与总结建设成果、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命令(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军事解放)
1959年林彪回顾与总结十年建设成果、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命令(着重政治学习、加强国防军事建设、支援人民参与大跃进)
1984年邓小平回顾历史、总结国家建设成果、对外开放与维护和平、和平统一
1999年江泽民回顾历史、坚定政治立场、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外交与维护和.平、团结人民、未来发展展望
2009年胡锦涛
2019年习近平

——据许农合《国庆大阅兵》等


阅读材料,从阅兵首长指示内容的演变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2-02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江苏卷)02
9 . 2019年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问题致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
B.1979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C.“一个中国”原则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
D.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019-03-26更新 | 872次组卷 | 15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10 . 民法典正式施行是中国人民民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部分)

20世纪五
六十年代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文革开始后,中国立法、司法和法学研究完全中断。
20世纪七
八十年代
1979年,开始新中国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八十年代先后出台《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民法通则》。
20世纪九
十年代
为适应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1993年开始起草《合同法》,1998年开始起草《物权法》。
21世纪2015年,第五次民法典编撰工作正式启动。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11日起施行。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发展脉络梳理》

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2-15更新 | 497次组卷 | 11卷引用:必刷卷05-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