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明朝宰相机构废除后,丘浚《大学衍义补》记载:“今制,四品以上及在京堂上五品官,在外方面官,皆具职名,取自上裁。五品以下在外四品,非方面者,则先定期职任,然后奏闻。”这说明(     
A.六部的权力有所扩大B.皇帝进一步擅权
C.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科举制度的完善
2024-02-21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邑,字仲卿,庐江郡舒县人,西汉循吏。初为桐乡啬夫,为政廉平不苛,迁庐江太守卒史。举贤良方正,授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治行第一、迁大司农,掌管全国租税、钱谷、盐铁和财政。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者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身为列卿,居处俭节”。

——《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

注: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员。

材料二   西汉和东汉记载入史书的循吏共计18人,有明确记载的选拔方式有孝廉、茂才、贤良、明经、辟除、征召、任子、纳赀(资)这八类,涉及次数较多的有辟除、孝廉、辟除、征召。黄霸是循吏中仕途轨迹记载最详细,也是次数最多的,黄霸涉及到的选拔方式为2次纳费、2次察廉、2次举贤良、3次征召。除王成记载不详外,其他循吏最少也会经历1次选拔,平均每人2.7次,差不多就是每个循吏在仕途生涯会经历3次不同方式的选拔。

——摘编自徐鹏鹏《文官制度与汉代政治治理研究——以汉代循吏群体为视角》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朱邑被列入《循吏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加以评述。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礼记》记载,周天子举行“大射礼”时会邀请诸侯参加。参加的诸侯如果没有射中,则不能参与后面的祭祀活动,其封地也会被削减;如果射中,则可以参与祭祀活动、增加封地、提高爵位。据此可知,“大射礼”(       
A.实现了周王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有利于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秩序
C.体现了儒学对政治生活的影响D.容易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的冲突
2024-04-08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4 . 据史料记载,隋文帝登基之初全国有户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而开创“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唐太宗直到驾崩时才有380万户。隋唐户口数的变化说明(     
A.对隋代治理应该重新评价B.户口统计存在较大问题
C.对唐初盛世应当全面理解D.史料记载存在失真现象
2024-04-08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 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27郡有盐官共36处,铁官在40郡中有48处。其分布范围在东北远至辽宁的盖县,西南至云南的安宁,西北达内蒙古的河套西北,南抵广州,东南到浙江的海盐。汉代的盐铁制度(     
A.满足了汉代政府的经费需求B.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C.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D.提供了物美价廉商品
2024-01-19更新 | 400次组卷 | 9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江西卷)-2024年1月“九省联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为该帝国鼎盛时期疆域示意图(阴影部分)   据记载:“(帝国)从印度河到多瑙河,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面到撒哈拉沙漠。无论从规模和持久性上来说,还是从展现和维持权力的能力上来说……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该帝国(     

A.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税收体系B.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
C.任用马其顿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D.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2024-04-19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晏子春秋》一书出土于西汉前期的墓葬,书中有“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是齐景公的臣子,勇武骄横,齐相晏婴想要除去这三人,便请景公将两个桃子赐予他们,让其论功取桃,结果三人都弃桃自杀。

春秋之后关于二桃杀三士的故事鲜有资料记载,及至汉代,出现了很多与二桃杀三士故事相关的石刻画像,从石刻画像出现的地域来看,二桃杀三士故事在当时已广泛流传。李白等唐宋文人多有诗词借用此典故,并对三士抱有同情。

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晏平仲二桃杀三士》,详细叙述了三士因何被齐景公重用赏赐以及三士因不通文墨、不知礼让,在朝廷横行霸道,视君臣如草木,齐景公每次在殿上看到他们,如芒刺在背,并添加了“晏子使楚”“楚王朝齐”等情节。

清人蔡元放改编冯梦龙的《新列国志》为《东周列国志》,其中也有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该文本中三士因勇功获得齐景公的赏识,虽粗疏无礼,但齐景公仍十分惜才,不以为意。齐景公为嘉奖三士的英勇,封三士为“五乘之宾”。但齐相晏子认为三士“异日声势相倚,为国家之患”,后设计以桃使得三士自刎而亡,景公最后厚葬了三士。

——摘编自曲晶《二桃杀三士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意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桃杀三士”故事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二桃杀三士”故事的史学价值,并说明理由。
2024-04-1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谟拉比给拉尔萨总督辛·伊丁那姆的一篇诏令说:“关于都尔·古尔古里城地区的土地,乌埃阿·鲁·巴尼一向对之有所有权,因为文书记载这是让渡给他的。因此,尔应将此土地归还乌埃阿·鲁·巴尼。这说明古巴比伦(     
A.重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专制王权影响市场发展
C.土地交易渗透契约精神D.政府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史料记载,1851—1871年,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成为欧洲大陆最大的工业中心,此前,德意志的煤、铁、钢产量都已经超过了法国。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德意志帝国的建立B.大规模的对外扩张
C.科学技术迅速发展D.德国煤铁资源丰富
2024-03-14更新 | 25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人口内迁与南迁B.政权更迭频繁C.生态环境的恶化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3-01更新 | 59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