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邝埜(ye),字孟质,湖广宜章人。永乐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埜奉命往南京察访阻滞钞法者,众谓将起大狱,埜仅执一二市豪归,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已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整往察问戍守失律者,依律百人皆应死,整开陈其可矜状甚明,成祖恕之。宣德四年,梦赈济关中、陕西之饥民,减免百姓苛捐杂税,分地赈济活人甚众。在陕久,刑政清简。正统十二年,亲侄邝侗求取官职,埜回绝之,并作《训侄侗四首并序》规劝。

瓦剌也先势盛,埜请为备,又与廷臣议上方略,请增兵大同,择智谋大臣巡视西北边务。正统十四年,也先进犯。宦官王振主张明英宗亲征,自行下诏,几些上疏“陛下为宗庙社稷主,奈何不自重。"不听。闻情随军而战,屡屡上奏,王振怒曰:“汝腐儒安知兵事?再言必死!”野曰:“我为社稷生灵而言,何得以死惧哉!”土木堡之役,英宗被俘,整死,年六十五。景泰初年,追赠少保。成化初年,谥忠肃专祠以祀。

——摘编自《明史》《明英宗实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邝埜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邝埜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2022-01-12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韬(1828—1897)的思想主张

阶段

主张

墨海书馆时期

18491862年)

1849年秋,他进入西方传教士创办的“墨海书馆”担任中文编辑。在他看来,西人“藐视傲睨而不为礼”,与西人通商“即大害之所在”,长此以往“华风将浸成西俗,此实名教之大坏也”,“如徒颂美西人而贬已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西国所行者……近于杂霸之术,非纯王之政”,“政教一体”和“君民同治”为立法大谬者

流亡海外时期

18621874年)

1862年,王韬因受太平天国运动牵连,被迫流亡海外。王韬首先批评了鸦片战争后国人的虚骄之气,明确提出因势利导,利用西方之利,师其所长,学习内容多为历算、格致、轮船、织具等。1867年后,他游历英国和参观议院后,称其是“国中遇有大政重务,宰辅公侯、荐绅士庶,群集而建议于斯,参酌可否,剖析是非”的重地

重回故土时期

18741897年)

他创办报刊,撰文称中国传统政治症结在于“民视君阀如九重之远矣”。英国立国之基并不在于时人所说的“船坚炮利”,而在于“君民共主,上下相通”的法政制度。“英不独长于治兵,亦长于治民,其政治之美,驳驳乎可与中国上古比隆焉”“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

——摘编自李栋、杨莹《洋务运动时期王韬对待西方法政知识的认知与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王韬思想观念的“变与不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