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据历史记载,明朝移民云南的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的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不少。这些举措(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扩大了明朝统治的疆域
C.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D.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2024-05-10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A佳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战国策》记载,齐国孟尝君请门客冯谖“收责於薛”,孟尝君是薛邑土地、财富的最大拥有者,债户众多,冯谖受命后,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至薛邑后“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偏合”,“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这表明当时(     
A.社会借贷现象已经比较普遍B.信用体系崩坏阻碍经济发展
C.贫富分化加剧激化社会矛盾D.民本思想盛行助推基层治理
2024-04-2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记载,殷商甲骨刻辞的内容涉及迁都、农耕、田猎、天气、地理、战争、祭祀、疾病等,他们在长期对自然、天象、气候的观察、记录与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这反映出商代(     
A.占卜活动影响天文B.呈现出一定的人文精神
C.早期民本思想孕育D.农耕生产盛行精耕细作
2024-04-24更新 | 731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北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根据《广东通志》卷三十八《名宦志》所载,两汉时任职岭南的地方官员中有传记的约有40人,而有儒言儒行的有30人。其中明确记载为博士弟子、学于太学和“通经”的有6人,举茂才和辟召2人,举孝廉13人。这(     
A.表明儒学正统地位逐步确立B.说明朝廷推行因俗而治政策
C.反映了岭南本土士大夫崛起D.体现了地方治理儒家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2008年清华大学收藏到了一批竹简,被命名为清华简。关于“周初二王并立”相关记载如表1所述。据此可知(     

记载

出处

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

《竹书纪年》

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

《左传》

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

《清华简·系年》

A.西周确切存在二王并立现象B.考古发掘有助于复原真相
C.一手史料具有非常高的价值D.史料增加使历史趋于复杂
2024-04-1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庙,前朝后市,市朝一夫”。汉长安城,开始初步按照此要求布局,唐都长安宫城在城中部,南北中轴线北端,宫城南面是皇城,布置官署、祖社以及手工作坊和驻军;元朝大都皇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地区,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宫城制度……。在城市选址上,古人讲究居住处要达到天地人的和谐一致,着力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一方面,是“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另一方面,还要尽得自然之趣,“山翠万重当槛出,水光千里抱城来”。

——摘编自吴佳蕾《浅谈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等

材料二   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记载大抵见于《诗经》,其中提及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着礼服,考察四郊,并且量出各个方位和太阳的光线与阴影,甚至对地表水的流向也弄清楚。古代城市的中央区或宫城,通常有围墙,是宗庙、社稷坛、宫殿及贵族用的重要建筑所在的区域;围绕中央区是另有围墙包围的外城,是手工业、商业和一般市民的住宅用地,也包括一些农地。外城围墙外是护城河。城市建设先营宫室、宗庙,厩库次之,居室为后。汉代以后,中国的城市体系基本就是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的城市都是地方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又是官学等教育机构所在,负责发展地方农业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建设。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都城规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04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明末文人儒士乐于与商人交往,有些还直接投入到经商活动中,常有“逐末者多衣冠之族”“士人或窜身市籍”的记载。士人与商人往来交友,为富商巨贾撰写传记等。这反映出(     
A.社会风气渐趋败坏B.社会价值观念转变
C.等级秩序遭到颠覆D.个性自由思想萌发
2024-03-26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二年(1737年),中央政府拟定十条标准评选“优秀农民”;同时,每年秋季丰收后,各个州县必须查找属地中的农民作为“典型”汇报上级,而后全国范围内统一奖励“农业先进”……针对许多地方官员春天出借粮食后,“年底尚无仓收申送”这一现象,制定了严格规定,要求应该填补粮库的粮食必须在“本年十一月内买足”,否则,追究粮库官员及其上司的责任,“春间出粜,秋成买补,定限昭然”。另外,据相关记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勒尔谨、王亶望一伙捐监冒赈、贪污粮款共侵吞上千万两银子的营私舞弊案全部暴露。案发后,勒尔谨被勒令自尽,王亶望被立即处斩。

——摘编自李晓巧《清朝政府如何维护粮食安全》

材料二   农业落后,是苏联当局非常头痛的一个问题。苏共二十六大(1981年)以来,苏联拟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新措施,主要是制定并实施食品纲要,统筹安排农工综合体内各个环节的发展;进一步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放宽、扶植私人副业等。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苏联当局把主要力量放在扩军备战上,对阿富汗的侵略、对越南等国的“援助”每年要花费巨额开支。加上苏联一贯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等弊病,苏联要想实现粮食过关,“基本解决”粮食问题,绝非易事,更不是几年内可以办到的。

——摘编自《从粮食一路减产看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民生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乾隆时期维护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粮食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谈谈苏联粮食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乾隆时期《湖南通志》记载:茶,产安化者佳。充贡而外,西北各省多用此茶,而甘省及西域外藩需之尤切。设之官商,做成茶封,抽取官茶,以充市易,赏赍诸蒙古之用。每年商贾云集。据此可知(     
A.朝贡贸易推动湖南经济发展B.湖南茶叶的跨区域贸易兴盛
C.官商垄断湖南茶叶交易市场D.湖南是茶商活动的主要地区
2024-02-25更新 | 379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中原水利技术首先在汉军的军事要塞以及随后的屯田点被引入。《水经注》记述了敦煌人索劢率领酒泉、敦煌兵士千人到楼兰屯田,兴修水利的事迹:“敦煌索劢,字彦义,有才略……将酒泉、敦煌兵千人,至楼兰屯田。……横断注滨河(注:筑坝断河)。河断之日,水奋势激,波陵冒堤。……劢躬祷祀,水犹未减,乃列阵被杖,鼓噪讙叫,且刺且射,大战三日,水乃回减,灌浸沃衍,胡人称神。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

材料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于1964年对米兰绿洲行进勘查规划中发现了米兰(西域楼兰古国)汉代水利工程遗址。自米兰河故道发现了古城堡干渠,进而追踪发现7条大型支渠,均匀地分布和控制着整个古城地区。干渠全长8.5公里,渠身一般宽10~20米,渠高3~10米。支渠总长28.4公里,渠身一般口宽3~5米,渠高2~4米。渠槽微成洼曲,小的斗、农、毛渠面积,阡陌纵横,密布于各支渠间的灌溉面积上。估计古城灌区控制面积达4.5万亩,其中曾经从事于农耕的土地约1.7万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郑晓云《汉代中原水利的西传与民族融合》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原水利技术传入西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水经注》的记载、米兰汉代水利工程遗址的史料价值。
(3)如果想证明汉代向西域传播的水利技术来自中原,而非当地的原创或传统,可以从哪些方向研究?请简要写出研究思路。(要求:研究思路紧扣研究问题进行说明,写出相应的研究措施,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