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1 . 下面三幅图反映了非洲之殇(殇指灾难和不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一

图二

             图三
根据材料所示信息,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6-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2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都进行了抵抗。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对文中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A.导致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B.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C.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主义斗争D.受传统夷夏观念影响的自发行为
2024-05-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政治派别的名称维新派、保皇派、立宪派本是一脉相承的政治势力,因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与敌对势力斗争的侧重点不一样,形成了三种名称,各阶段的政见主旨和人们所给予的褒贬也寓于其中。下表所示为某学者对三种名称所作的历史解释。

名称时期政见主旨
1)维新派维新运动时期(18951898年)除旧布新,挽救危亡,以消弭革命于方萌。
2)保皇派保皇活动时期(1898年戊戌政变后—1905年)保护(要求归政于)光绪帝,反对慈禧太后,联系革命派并与其论战。
3)立宪派立宪运动时期(19061911年)

——整理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1)试仿照对名称(1)(2)的解读,撰写名称(3)的政见主旨。并结合材料中的一条或多条信息,谈谈你对政治派别名称的褒贬性的认识。
(2)维新派(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主张有何异同?并据此推测1911年以后立宪派与革命派关系的发展趋势。
2024-05-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五世纪末,中国的江南地区,由于丝织业的发展,使得种桑养蚕也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产业,出现了“桑争稻田”的局面。由于蚕桑缺乏作为食物的功能,桑争稻田从根本上不能导致蚕桑生产取代水稻种植。种桑养蚕较之种植水稻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大,导致农村人口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粮食不足,进而影响到蚕桑业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曾雄生《中西农业结构及其发展问题之比较》

材料二

史料内容出处
(一)“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清代笔记:屈大均《广东新语》
(二)“(泉州)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明代笔记:陈懋仁《泉南杂志》
(三)“(松江)肆中收布之所,日花布纱庄。布成持以易花(棉花),或即以棉纱易,辗转相乘,储其余为一家御寒具,兼佐米盐。”清代地方志:蔡自申《金泽小志》
(四)“(盛泽镇)居民以绸绫为业。”清代笔记:沈云《盛湖杂录》
(五)“(石门镇)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清代地方志:张霖《石门县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江南地区“桑争稻田”发展困境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早期市场经济”,请运用材料二中的史料对此观点分别予以说明,并指出运用这些材料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局限。
2024-05-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学者认为,对非西方的民族国家来说,文化寻根可视为对全球化的逆向反应,用社会学家罗兰·罗伯森的术语,又可称为“全球地方化”的具体表现。这个词由“全球化”与“地方化”两个词组合而成,浓缩了相辅相成的两种倾向之间的张力,具有辩证的说服力,可以避免单向思维的偏执和盲视。据此判断,该学者主张(     
A.抵制全球化以保护民族文化的传统
B.逆全球化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C.借鉴外来文明的同时要立足本国国情
D.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是普世价值观
2024-05-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6 . 如图是英法革命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图,由此可知(     

A.法国革命道路具有曲折性B.启蒙运动为两国革命做准备
C.法国的大革命具有颠覆性D.英国光荣革命展现了妥协性
2024-05-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49年后,常德城区逐步扩大,但发展仍然偏慢,到1988年常德撤区建市时,城区建成区面积20.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9.7万人。撤区建市后,常德城市建设迎来黄金发展期,城区面积迅速扩大,人口快速增多,2006年市城区面积扩大到6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60万人。这一变化(     
A.是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产物B.折射出生产关系调整的显著成效
C.是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D.展现常德经济在湖南的领先地位
2024-05-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新中国成立之初,陈云命令全国采取统一步骤,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大量抛售纱布。几天后,上海的纱布价格在一天内下降一半。经过这番交手,上海投机商人元气大伤。这一斗争反映出当时人民政府(     
A.尝试采用和平方式过渡B.推行了社会主义的政策
C.利用市场恢复国民经济D.损害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2024-05-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9 . 1935年,中共中央在此前设置的中央派遣巡视员对地方党委进行监督和指导的工作方式下,创造性地提出对组织基础较弱的地区,派遣巡视人员考察和指导中要尽可能提前征求地方党部的意见,并实行由地方政府派遣巡视员的新模式。这些举措(     
A.旨在进一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充分地调动了群众参政积极性
C.摆脱了国民党对根据地的政治影响D.贯彻了集中与民主相统一原则
2024-05-1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有学者提到清末民初的一首童谣:“月老娘,一面光,开开大门洗衣裳,洗的净了捶的光,爹爹把我送到南学堂,读四书念文章;红旗插到大门上,顶子戴到咱头上,看看排场不排场?”这首童谣反映了(     
A.新式学制的确立B.官本位思想的影响C.辛亥革命的成功D.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2024-05-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