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新唐书—刑法志》记载:“玄宗自初即位,励精政事,常自选太守、县令,告诫以言,而良吏布州县,民获安乐:二十年间,号称治平,衣食富足,人罕犯法。”这一现象表明(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唐代形成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
C.唐玄宗试图改变藩镇割据的局面D.隋唐盛世的出现得益于君主开明
2 .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从此,西汉和葱岭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络绎不绝。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统治区域范围不断扩大B.政府注重保障中外交往畅通
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丝绸之路延伸至西亚
2023-05-10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高考历史预测密卷(二)历史试题【新高考河北地区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设有负责养牛的多种官职,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系。民间养牛业也有很大发展,如《晋书》记载:“朔允,金城人也。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翻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这一时期的养牛业(     
A.冲击了传统的经济政策B.有利于农业与畜牧业的结合
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记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共掠夺煤炭1.15亿吨,钢材1308万吨,生铁300万吨;在东北开采石油年均20万余吨;收缴粮食为3330.8万吨,其中1130万吨被运往日本。日本此举的目的是(     
A.满足日本拓展市场的需要B.变中国为其经济附庸
C.消灭中国抗日的物质基础D.掠夺中国的自然资源
2023-05-08更新 | 437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五牛图为唐代画家韩滉在出游时目睹田间耕牛图景所画,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史书中记载,韩滉就任宰相期间,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据此可知(     
   
①中国古代造纸工艺高于西方                                ②重农思想主导了绘画艺术
③蕴含作者鼓励重视农耕之意                                ④画作承载丰富的历史信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刑律)之兴,皆叔世(衰乱之世)也。今吾子相郑国……铸刑书……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这表明(     
①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②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
③郑国因“铸刑书”走向衰亡                  ④子产主张以道德教化民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07更新 | 583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鸠杖,也叫王杖,是汉哀帝时期朝廷为老人特制的一种拐杖。《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王)杖,餔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由此可知,汉代(     

汉代鸠杖
A.抚老政策更具教化的倾向B.传统手工业技艺有所发展
C.孝道文化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D.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正渐趋完善
2023-03-27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晋书·五行志》记载:“泰始(265~274年)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槃,及为羌煮貊炙,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会,皆以为先。太康(280~289年)中,又以毡为絈头及络带袴口。”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内迁民族认同中原地区文化B.人口迁徙利于南方地区开发
C.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均衡发展D.民族交融促进生活方式变化
2023-05-05更新 | 749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记载,屋大维(公元前63—公元14)统治期间罗马城的建设活动有39次,其中有5次修建政治性建筑,包括王宫、举行议会的会堂、凯旋门等;有17次修建或修复神庙;有17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浴场、剧场、大道、水渠等。据此可知,当时罗马城的修建(     
A.体现传承与创新的理念B.深受民主政治的影响
C.适应了强化神权的需要D.凸显帝国至上的思想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前辈学者受史料限制,未能具体考察秦汉时期“卿”的动态演变。1983年新发现的张家山汉简丰富了研究秦及汉初制度的史料,其中即有“卿”。

材料一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於海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出土的秦及汉初律令、官文书中,作等级制度的“卿”是爵称,指左庶长至大庶长九级爵位。汉初的《二年律令·赐律》记载:“赐不为吏及宦皇帝者,关内侯以上比二千石,卿比千石,五大夫比八百石,公乘比六百石”。《二年律令·置后律》记载:“疾死置后者,彻侯后子为彻侯,其毋适(嫡)子,以孺子子。关内侯后子为关内侯,卿候(后)子为公乘,五大夫后子为公大夫,公乘后子为官大夫。”

——摘自《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

材料三   西汉后期卿爵与官称“卿”的格局随着爵、官制度的发展而变化。由于侯卿大夫士爵位分层逐渐被打破,爵称卿愈发稀见,以至消失于史籍。同时,伴随着等级秩序向“官重爵轻”方向发展以及儒家复古改制观念兴起,“卿”指称职官更加常见,并逐步制度化。官称“卿”的制度化进程从其相关称谓的变化里可以窥见一二。

——摘编自杜晓《秦及汉初“卿”的性质及其演变》


(1)分别阐述材料一、二对研究秦及汉初政治制度的价值。
(2)分析材料三中汉代后期“卿”性质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张家山汉简发现的意义。
2023-04-27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