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60 道试题
1 . “采邑”,本义为奖赏、恩典,指国王、封建主或教会的赐地、封地。7世纪时,采邑分封既有条件(服骑兵军役)限制,也有时间(个人使用,不能世袭)限定;9世纪时,采邑分封仅有服骑兵军役的限制。同时,“封土”一词代替了“采邑”。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西欧(       
A.王权削弱趋势B.等级关系瓦解C.封建庄园衰退D.农奴制度解体
2024-04-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清朝前中期全国赋税征银情况统计表(单位:万两)。这一变化反映了(     
时间地丁银盐课银商税总额
岁入占比岁入占比岁入占比
1652年212687%2129%1004%2438
1685年272785%2769%1876%3190
1725年300782%44312%2036%3653
1753年293870%70117%53513%4174
A.赋税货币化趋势增强B.农耕经济持续衰退
C.工商业经济有所发展D.政府税率不断提高
2023-11-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称为夷、蛮、戎、狄。春秋战国之交,曾以蛮国自居的楚国、被中国诸侯看作戎、狄的秦国已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萌芽B.不同民族差异消除
C.华夏文化认同观念逐步增强D.大一统趋势的加强
4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随朝代更迭不断变化。如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推行州郡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下设路、府、州、县。由此可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趋势是(     
A.中枢决策机制日臻完善B.行政效率持续降低
C.地方官员职权逐渐扩大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5 . 下表是清朝前中期户口数、每口平均田数的部分统计数据。

年份

口数

每口平均田数(亩)

康熙十五年(1711)

24621324

28.15

乾隆十八年(1753)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年(1766)

208095796

3.56


据此可知,这一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是(     
A.人地矛盾日趋尖锐B.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C.雇佣关系逐渐普及D.小农经济逐渐衰落
2022-11-1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史记》载汉代“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到了宋代,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B.北民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
C.江南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D.江南农业商品化趋势明显
2022-11-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南朝则出现了“皇子镇要藩,寒人掌机要,武将执兵柄”等措施,这一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由分裂走向统一B.政权频繁更迭
C.诸侯割据复现D.门阀政治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A.大禹治水的传说不断丰富B.华夏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C.国家统一的趋势已经出现D.儒墨两家的思想趋于融合
9 . 唐初设立三省六部制,“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后又置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再后来改称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这些变化(     
A.明确了官员的职权和分工B.形成了官员间的有效制约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工作效率D.强化相权,对皇权造成威胁
10 . 唐代科举制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诸科;明朝时经义、诗赋、策论虽并同为科举考察对象,但将经义置于统摄地位。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B.儒学统治地位逐步确立
C.官僚政治角色发生变化D.科举取士程序走向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