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苏俄(联)某个历史时期,身在国外的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以及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幸灾乐祸地叫嚷:“布尔什维克革命失败了,它们走了回头路,又回到了资本主义,他们完蛋了!”国内的“工人反对派”则叫嚷:“布尔什维克现在不相信工人阶级了!”他们所批评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集体农庄D.工业化模式
2 . 有学者写到,西欧城市“市民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不像领地上的农奴受种种限制,无需服劳役,无需缴纳货币地租或实物地租,可以自由迁徙,自己择偶”。由此可知,市民阶层的兴起(     
A.打击了国王势力B.巩固了庄园制度
C.维护了基督教会D.促进了城市发展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3 . 清康熙时期,政府颁布政令:本国商船照旧开展东洋贸易,不得前往南洋吕宋等地;外国船只则照旧准来贸易。这反映清政府(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实行有限对外开放
C.全面禁止对外贸易D.着力防范倭寇入侵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4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教育改革,主观目的是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之人,但大量新式学生的出现,“牵动了整个社会”。这可以用于说明(     
A.戊戌变法的意义B.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
C.辛亥革命的局限D.清末“新政”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5 . 汉朝时期,长江流域以产稻为主,中原地区是麦类最重要的产区。从魏晋开始,麦类在南方大规模推广,麦粟在南方人民的饮食中成为仅次于稻米的粮食作物。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上实现大一统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民族矛盾得到缓和D.铁制农具开始使用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6 .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实行改革,“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在制度上降低诸侯王的权限,由中央政府任命王国的官吏。这一改革(     
A.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B.激化了阶级矛盾
C.导致了外戚宦官专权D.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正直和公正才是谋求利益的唯一途径”,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与正义,就必须废除特权,只有这样,“一个可能存在的完全平等的体系将会建立起来”。这种主张(     
A.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B.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D.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
8 . 明清时期,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北方省份所需棉布,则依靠江南供应。这反映当时(     
A.丝绸之路的兴盛B.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C.区域分工的发展D.农民租税负担沉重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正确把握,并据此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相关。当时国内局势的基本特征是(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势在必行B.国民党失去民众的支持
C.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业已形成D.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10 .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弥生时代。有学者认为,弥生式文化“是一种在长期闭锁的环境中,突然接受高度的外国文化时出现的异种文化的混合物,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变形”。“高度的外国文化”是(     
A.中国文化B.印度文化C.罗马文化D.波斯文化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