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元代,汉族移民沿着交通线深入云南,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随之在云南得到推广。《元史•食货》记载,云南行省纳粮曾高达27万余石,远超同期的辽阳、四川、陕西等行省。据此可知,元代(       
A.移民是云南发展的首要因素B.因地制宜模式收效明显
C.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加强D.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根据考古学研究整理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等数据。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稻米粟米黍米
颗粒数14768138832248
千粒重(克)1627
折合克数236.28827.76615.736
粒数占比47.8%44.9%7.3%
重量占比84.5%9.9%5.6%
A.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B.已具备相对成熟的灌溉技术
C.古代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初步形成D.地区之间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3 . 据秦简《法律答问》记载,老人控告子女不孝要立即拘捕子女,而子女告父母概不受理,且治告者罪。对不孝子女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朝(     
A.基层治理趋于完善B.出现律令儒家化现象
C.治国理念发生异变D.伦常秩序受政府重视
4 . 下面为武周时期恒州鹿泉县检校官裴琳的德政碑的部分记载。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其年(长安二年)检校官奉敕总停(朝廷停罢检校官),君(指裴琳)则随停,例也。百姓众庶而谋,我君去矣。人斯悴矣。若不□命而诣阙(奔赴京都)乞留,道路相属。奉长安三年四月救:“元瑶清平化俗,奉法无私、人不忍欺,吏不敢犯……特听修旧检校。”
A.德政是地方监察的价值导向B.中央与地方政府存在权力博弈行为
C.官僚考课呈现多元评价体系D.民间力量在国家治理中具有能动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面是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对日本731部队在撤退之前毁灭罪证时的场景的描述(局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那座利用特殊钢材和近50 公分厚的水泥墙盖起来的特设监狱,十分牢固……部队人员拿着铁镐和铁锹走进特设监狱单人牢房的一刹那,都吓得呆立不动了……他们发现在单人牢房墙上闪耀着黑紫色的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每个字约为 20厘米见方。监狱里根本无法搞到笔墨,一看便知道那是用鲜血写成的。一个个黑紫色的字迹,像高压电流般地冲击着这些慌忙进行战败处理的731 部队人员的大脑,使他们麻木了
A.材料类型单一尚未形成有效证据链B.印证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C.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了历史解读D.史料记载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6 . 据广西《合浦县志》记载,在清初“迁海”过程中,“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商人无法从事买卖,渔民无法出海营生,大批居民流离失所。这反映出,清朝初年的“迁海令”(     
A.遭到了社会各阶层强烈反对B.扰乱了沿海地区的经济秩序
C.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削弱了中外之间的经济联系
2024-05-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卷
7 . 苏轼所作《秧马歇》中记载,武昌“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活,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赢其首以缚秧”,秧马的使用反映了(     

A.农民对传统农具的依赖B.劳动人民的智慧
C.文人对农业劳动的体验D.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4-05-13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南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西汉惠帝至景帝时期,中央政府选任的诸侯国相身份背景。由此可知,诸侯国相的选任旨在(     
时期担任武将或有带兵经历无武职或未有带兵经历无明确记载
汉惠帝时期至吕后时期吕更始(楚相);齐受(齐相);朱进(吕相);王恬启(梁相);许厉(常山相)吕胜(淮阳相);召平(齐相)
文帝时期蔡兼(常山相);窦婴(吴相);袁盎(齐相、吴相、楚相);苏意(楚相)
景帝时期冯唐(楚相);栾布(燕相);程嘉(江都相);苏息(赵相);灌夫(代相)田叔(鲁相);张释之(淮南相)建德(赵相);
张尚(楚相)
A.削弱地方诸侯力量B.提高地方治理效能
C.强化边疆治理职责D.协调宗室内部关系
2024-05-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梧州市、忻城县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记载,孙吴以前,扬州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公元318年,东晋元帝下令在扬州等地推广种麦,秋天播种,来年夏天收获,“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此举(     
A.促进了游牧民族封建化B.促成了北方民众的南迁
C.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提高了耕地使用的效率
2024-04-23更新 | 50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10 .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而秦国以军功赐爵受田的做法更是打破了世禄、世业的传统秩序,确认了转移土地归属的合法手续。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体制建立B.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C.官僚政治产生发展D.世卿世禄制度确立
2024-05-11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