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92 道试题
1 . 日本学者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说:“奈良的贵族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两位学者的记载都印证了唐朝(     
A.对外交通发达B.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C.民间交往频繁D.日本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
2023-12-0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史料记载:“自国家置两税以来,天下之财限为三品:一曰上供(中央),二曰留使(节度、观察使),三曰留州。皆量出以为入,定额以给资。”这种财政分配制度(       
A.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B.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
C.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D.使中央政府职能转变
2023-12-05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分科指导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史记》中记载:“周公既相成王,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诗经·思文》亦云:“思文后稷,克配彼天。”这种以周族祖宗神配享天帝神的做法,旨在(       
A.确立封建等级制度B.欺骗民众,树立威信
C.强化周王统治权威D.宣扬封建迷信思想
4 . 《淞南梦影录》记载开埠后的上海,“其中著名者,津馆则以庆兴为最,苏馆则以聚丰园为最。复新园来自白下,亦兼南北,烹饪绝精”;另据《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记载,当时奉天地区的人们“自天津诸约成立后……商人努力推销,洋布销路,日有扩展”。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当时中国(     
A.民众饥饿问题得以解决B.百姓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人们物质生活得以丰富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了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隋书》记载,在协助隋王朝统一岭南后,每逢年节全家团聚时,冼夫人都要安排家人把梁、陈、隋三朝君主封赏的物品陈列大堂,并训示子孙:“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俱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这里的“好心”是指(     
A.拥护隋朝统治的决心B.维护国家统一之心
C.加强各民族团结信心D.弘扬传统儒学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中国统计年鉴》记载,1962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完成71.26亿元,比1961年减少56.16亿元。全年累计施工大中型项目为1003个,比1961年缩减406个。用于农业和支农工业投资的比重,由1961年的17.5%上升到23.6%。这反映了当时(     
A.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取得成效B.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的失调
C.国际形势影响国内经济建设D.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十分薄弱
2023-10-28更新 | 37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曾经存在于青岛信号山的迪特里希碑。碑的左侧刻于1897年,有象征着德意志帝国的鹰,环绕着帝国鹰刻有德文。右侧刻有日文,记载日本的军功,落款日期为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1914年11月7日)。此碑见证了(     

       

A.甲午战争中自强,迷梦的破灭B.德日勾结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日本借一战,实现了独霸中国D.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
2023-10-28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烽火戏诸侯”是《史记》中的一则历史故事。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为博美人褒姒一笑在骊山点燃烽火谎称犬戎入侵,史称“烽火戏诸侯”。有学者详考历代文献,发现最早记载这一故事的是《吕氏春秋》:周幽王置大鼓进行击鼓传音以备犬戎入侵,后为博得褒姒一笑多次击鼓,以至于犬戎入侵时诸侯无人来救,其中明载“幽王击鼓”而非点烽燧。据考证最早的“烽隧制度”仅见于战国时期《墨子》,迄今发现最早的烽火台遗址为秦代“通权火”祭祀所用,可见司马迁当是根据汉代的预警方式来推知西周时期的情况。这表明(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历史的全部细节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可以弄清
C.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D.史学著作是时代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
9 . 《世界文明史》记载,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水平的文化,完全可以为发展中南美洲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其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这反映出(     
A.欧洲殖民活动对文明的摧残B.中南美洲文化因落后被淘汰
C.全球化过程中文明高度同化D.殖民活动为文化传播服务
10 . 关于丁汝昌在黄海湾战中负伤的原因,史料有不同的记载(见下表所示)。有学生依据表中史料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记载史料来源
十八日与倭接仗,昌上望台(舰桥)督战,为倭船排炮将“定远”望台打坏,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丁汝昌向李鸿章递交的海战报告
“立于飞桥之前方者为提督……彼等不能在此久立,因桥非稳固之建筑。桥下之大炮开火时,桥将毁碎。”“盖刘(步蟾)已令发炮”,而丁等正“立于飞桥,正在炮上之部分也”,舰桥塌落,“丁提督则堕压创甚”发表于1929年的定远号参战人员英国人泰莱的回忆录《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
A.史料本身是复杂的,必须加以审慎甄别与实地考证
B.丁汝昌意在渲染个人的抗敌精神,其报告不足为信
C.泰莱回忆录的发表晚于丁汝昌的海战报告,其可信度相对较低
D.史料出入较大,均不能作为研究丁汝昌负伤问题的第一手史料
2023-10-15更新 | 287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