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新唐书》记载:“初定两税,货重钱轻,乃计钱而输绫绢。既而物价愈下,所纳愈多,绢,匹为钱三千二百(文),其后一匹为钱一千六百(文),输一者过二,虽赋不增旧,而民愈困矣。”这说明两税法的实施(     
A.加剧了经济的通货紧缩B.征收形式转向以货币为主
C.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退D.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烽火戏诸侯”是《史记》中的一则历史故事。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为博美人褒姒一笑在骊山点燃烽火谎称犬戎入侵,史称“烽火戏诸侯”。有学者详考历代文献,发现最早记载这一故事的是《吕氏春秋》:周幽王置大鼓进行击鼓传音以备犬戎入侵,后为博得褒姒一笑多次击鼓,以至于犬戎入侵时诸侯无人来救,其中明载“幽王击鼓”而非点烽燧。据考证最早的“烽隧制度”仅见于战国时期《墨子》,迄今发现最早的烽火台遗址为秦代“通权火”祭祀所用,可见司马迁当是根据汉代的预警方式来推知西周时期的情况。这表明(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历史的全部细节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可以弄清
C.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D.史学著作是时代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
3 .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收集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的人物事迹的故事,编写了一本叫《女则》的书,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下令用雕版印刷的方式把它印出来并加以传发。这是我国文献资料中明确提到的最早的刻本。这表明当时(     
A.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B.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扩大
C.雕版印刷术开始得到应用D.政府重视宣传封建伦理
4 .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遵循先代旧制B.因时进行变革C.加强思想控制D.坚持以法治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朝有人记载:“自此夷(荷兰)通市,遂得彼所用诸炮,因仿其式并方制造,即未能尽传其精奥,已足凭为长城矣。”这说明当时(     
A.明政府仍厉行海禁政策B.中国全面学习西方技术
C.传统的华夷观念被打破D.人们忧患意识仍较淡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据此可知,西周治国理念(       
A.具有一定人文主义色彩B.摆脱了神权思想影响
C.带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D.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续汉书》关于秦汉乡官职能的记载中说道,他们“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收赋税”“主民收赋税”。江陵凤凰山汉简也有印证乡官“主民收赋税”之语。史书及出土材料的记载可说明,秦汉时期(     
A.乡里行政的核心是经济职能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C.基层赋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D.乡里民众流动管理日趋严格
8 . 《尚书•酒诰》记载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经殷墟甲骨文和周代金文佐证,内外服制度确为贯穿商王朝始终的重要政治制度。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表明(  )
A.商王控制地区总是服从管理B.国家管理更加完善
C.商王能够直接控制地方政权D.中华文化开始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古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种做法是为了(     
A.注重技术传承B.严格制作程序
C.保证产品质量D.强化市场垄断
2022-12-22更新 | 189次组卷 | 7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用以拉拢臣下,便于对朝政的控制,参加的人员一般是皇帝近臣、宗亲等。表中曲宴人员变化能够反映出(     
北宋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
时期太祖朝真宗朝
曲宴记载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咸平五年(1002年)“癸亥,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
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三年八月八日甲寅,诏近臣观书于龙图阁,遂宴于崇和殿”
A.宋初政治改革的方向B.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
C.帝王将相的关系亲疏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