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各战胜国围绕对战败国的处置、领土划分、赔款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法国主张严厉惩罚德国,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美国则试图通过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原则建立国际联盟。据此可知(     
A.纷争使得会议进展缓慢B.各方利益没有得到协调
C.美国成为巴黎和会主宰D.大国诉求基于本国利益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在工业革命前夕,到赛马场观赛的群体主要是绅士和贵族,而工业革命期间则有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和中产阶级前来消费。随着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一些民俗运动如足球等,也渗透到上流社会并逐渐成为全民共同的体育休闲方式。由此可见,工业革命(     
A.扩大了体育休闲的主体B.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
C.促进了经营理念的革新D.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3 . 有文献显示,在1558年至17世纪末,有8000多本图书从西班牙运往西印度群岛,考虑到走私因素,这一数字大概要增加10倍。大量的经典作品和基督教文本被逐渐翻译成印第安语言,进入到当地社会。这反映了(     
A.欧洲殖民模式转变B.拉美多元文化并存
C.殖民者的文化入侵D.全球经济联系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世纪中叶前,欧洲人不断美化中国,称中国是“大汗的大陆”、“大中华帝国”和“孔夫子的中国”。18世纪末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欧洲思想家们认为,中国是“停滞衰败”、“东方专制”、“野蛮”的帝国,这种转变(     
A.是民族觉醒的重要体现B.根植于欧洲政治经济的变动
C.是理性思考的必然结果D.源于欧洲对中国变革的认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关于汉代是否存在夜间出行,《后汉书·廉范传》记载“旧制禁民夜作”,但《东方朔传》中记载了汉武帝年轻时常夜行游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写丞相田蚡至魏其侯家赴宴“卒饮至夜”;东汉《舞赋》描绘了宴饮结束,时当夜半,众宾乘马散去的情形。据此可知(     
A.官方史书的记载最为完整可信B.历史叙述具有主观随意性
C.确认历史事实要综合多种叙述D.文学作品可证实史书真伪
6 . 18世纪上半叶,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咖啡消费量增长的同时,价格下跌了16%;18世纪下半叶,荷兰咖啡价格持续小幅下跌,而同期粮食价格近乎不变。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饮食习惯的显著变化B.商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C.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D.殖民地种植园的发展
7 . 在“希腊化时代”,中东第一次大规模地引进了巴比伦、波斯和希腊文化等文明。同时,以西亚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向希腊的输出也空前加强,例如中东的天文学、占星术和宗教。这体现了“希腊化时代”(     
A.文化交往呈现出双向性B.文明冲突碰撞十分激烈
C.东西方文明交融最明显D.希腊是文明交流的中心
8 . 土地是古代雅典人财富的主要形式,所以梭伦改革衡量财富的标准是根据人们从土地上所得的谷物、油、酒等收入;且农民也是城市居民,从公元前403--公元前402年,雅典四分之三的公民是农民。据此可以推知(       
A.农业是古代雅典城邦发展的基础B.古代雅典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古雅典城有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D.梭伦改革增强了城邦的经济功能
9 . 15世纪时,奥斯曼帝国某学者提出“公平循环论”:没有军队就没有统治、没有国家;维持军队需要财富;财富从臣民手中获取;臣民需要公平才能繁荣;没有统治和国家就没有公平。该学者旨在(     
A.捍卫社会平等公正B.鼓吹对外军事扩张
C.增加帝国财税收入D.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024-06-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世纪,许多英国大地主“革新的收益只是在圈地上很显眼”,很多的圈地者并不直接经营土地,而是将圈来的土地租给农场主,从而收取大幅上涨的租金。据统计,其租金涨幅达到了30%。材料表明,英国大地主开展圈地运动旨在(       
A.为农场提供更多劳动力B.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
C.推动农村资本主义发展D.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2024-06-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