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根据所学知识,试评价你所熟悉的一位古代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
2021-12-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王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故宫百科知识》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
(2)概括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3)以上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
3 .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4 .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创立的三大理论是什么?

(2)概况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018-05-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5 .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历史上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尝试,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3)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有何联系?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6 . 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后被用作能源的依次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3)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
2017-12-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褚兰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材料二:作者在写窦娥之死时,让雪溅白续,六月落雪,三年大旱,其父巡视,魂魄告状,最后昭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属于何种文体?有何特点?并说明《离骚》产生的时代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写作手法并简要分析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

2017-11-2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8 .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当欧洲发生前两次解放思想运动时,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正在发生什么现象?
(4)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思想解放潮流?

9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时代背景。

(2)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请指出儒、墨、道三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法家的集大成者。

(3)在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家学说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4)战国时期最著名的道家学派继承人是谁?其学说最突出的是什么?

(5)儒家学说在西汉时成为封建政府的统治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请说出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明清之际出现活跃的儒家思想,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列举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及其核心思想。

2017-09-16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时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10 . 从汉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各是什么?分别说出各主要形式的一个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2017-09-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时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