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分别有什么突出成就,请各举两例。
(2)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
(3)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
(4)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
2024-03-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有人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与否,并对自己观点进行阐述。
2022-06-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论述经济重心南移所产生的影响。
2022-02-1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鲤城北大培文学校(无答待补)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度,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试回答下列有关民主制度的问题
(1)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古代雅典的民主在参与方式上和近代西方民主的区别是什么?
(2)英国和德意志帝国政体同为君主立宪制,两国政体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3)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请说出美国依据该宪法建立的政治体制或政治制度有哪些在世界上是具有开创性的?
2021-01-1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回答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关问题
(1)1958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了哪两次严重的失误?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经济建设作出了哪些重大的战略决策?
(3)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什么?
(4)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020-07-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福清市2017-2018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章(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六章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图一机构是哪个皇帝时开始设立?图二是什么政治机构?从政治上看,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临时约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并简要评价《临时约法》。
(3)材料三中的宪法制定于什么会议?指出这部宪法的性质和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趋势。
2017-02-1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在专制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据此,明太祖在政治体制上有何改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8 . 阅读以下材料,从中提取两项有关汉、唐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材料二“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循是而之焉,莫非道也。

—《二程集》

性即理也。……于是人物之性,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中庸章句》

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陆九渊集》

(1)指出材料一中“天”的含义,概括材料的共同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据此分析“天”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家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儒学的发展?

10 . 历史的进程存在普遍规律,历史的大势又是“一”与“多”的综合,历史演进的普遍法则是通过诸多特殊道路得以体现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美国、德国各自通过怎样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扼要分析这些道路产生的共同原因。
(2)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历史由“一”走向“多”在政治方面的表现,这种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1990年代以来,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都在加强,中国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内政与外交,积极融入这种趋势,试结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与外交的重大史实说明。
2016-11-18更新 | 6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