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古中后期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020年

首次对西班牙城市莱昂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

1088年

“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

1167

牛津大学成立,40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96

但丁成为佛罗伦萨百人会议的成员

1367

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中后期西欧的社会状况。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所占比例统计表

时间公元 400-1000 年公元 1001-1500 年公元 1500-1840 年
在世界所占比例70%56%29%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为科技成果的使用与传播创造了条件。 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农学、地学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在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岳麓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地位的发展趋势?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任意两项,并指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科技地位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3 .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

年代科技发明
(件数)
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
公元1400452862%1738%
公元4011000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673857%2943%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9

——《中国的世界记录》方克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1-06-03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期国内外大事年表(部分)

1947年3月美国“杜鲁门主义”提出
1947年6月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1949年5月、10月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先后成立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1950年6月朝鲜南北双方爆发内战

材料二   “继这些和约(1945年)之后是东西方之间日益严重的不和。这种不和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用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崩溃后在欧洲和亚洲出现的巨大的权力真空予以解释。这些真空要求对权力关系进行某些根本性的再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形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45年后“东西方之间”“不和”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新中国在这种情势下采取的外交举措。
2020-05-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外交、对外开放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1971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1972年

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

1980年

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1984年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

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992年

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

2017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8年

在青岛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习近平作了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摘编自《中国历史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外交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对外开放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谈谈不断扩大发展的对外开放对我国产生的重大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020-01-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材料二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   天津大事年表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1906年天津电车电灯公司举行环城有轨电车通车典礼
1906年4月北洋女子师范学堂举行成立典礼
1907年2月《醒俗画报》创刊。宗旨是唤醒国民,矫正陋俗


请回答:
(1)中国古代强调“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2)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2、3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3)依据材料归纳天津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2019-05-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
401—1000年
1001—1500年
1501—1840年
中国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
70%
58%
29%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l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年——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2019-01-30更新 | 9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甘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性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

——丁建宏《德国通史》

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指出16—19世纪中国科技落伍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德国此时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3)据材料三,列举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019-01-1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2017-04-01更新 | 160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68年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宣布正式进行改革
1869年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1871年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并重金聘请欧美教授在大学任教
1872年颁布《固定银行条例》,正式移植欧美股份公司制度;第一条铁路一东京(新桥)至横滨(樱木町)间铁路通车
1873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1881年内务省发布《劝农局处务条例》,提出“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1882年参照法国刑法,订立刑法
1883年首相伊藤博文主持修建了豪华的“鹿鸣馆”,馆内有18个西洋式活动厅室,成为推广欧式生活的场所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1898年参照法、德法律,颁布民事法,制定美式商法(1899年)

材料二洋务运动火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尔械所,任川中国工匠,仿制西式伦炮
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门养翻译人员的“同文馆”,这足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1902年升入京师火学堂)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制译馆;同年,又在南京建立企陵机器制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马尼射政局,建造军舰
1872年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
1875年建议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将试中“洋务进取”一项
1880年在上海建止机器织布局,这是中国最华的机器棉纺织厂;同年设立南北电报局
1881年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5年清政府新设立了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1890年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深铁厂矿公司

——以上材料均依据相关资料辑录而成

回答:

(1)依据材料比较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之处的原因及其后果。

2018-02-01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抚州七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