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末中国人办的制造业和采矿业,集中于上海、南京和汉阳,多是官方和半官方的采矿、冶炼和纺织企业。1895年起,华资制造业数量有了增加。政府在1903年成立商部和1904年颁布“公司法”,各省商绅反帝民族主义情绪也是一个原因。这些企业均有官方资助和支持(如采取部分免税或垄断某些市场等形式)。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汉冶萍公司就作为官督商办企业由盛宣怀管理,并依靠李鸿章和张之洞支持。即使像张謇的大生纱厂(1899年)和周学熙的启新洋灰公司(1907年)等商办企业,也要归功于官方的关系,大生得到张之洞和刘坤一的支持,启新得到袁世凯的支持。

材料二   晚清时期,工业各种组织特别是近代银行制度并不存在,政府不能建立和保证一个有法律、商业和教育等制度的体制。由于没有关税自主权和外国人已索取的特权,华资企业无法与进口货和外资企业竞争。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经济是贫困的:农村人口在人地比例日趋不利的情况下生活,农业技术发展潜力消耗殆尽。但阻碍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因素并不是资本的绝对短缺,问题在于本来有限的经济资源,在只有根本的政治变革才能打破的传统束缚中一直没有发挥作用。经济成就和政治权力的结合是当初公行等垄断事业的特征,在中国早期工业化时期,这种结合也没有分裂过。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美)费正清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早期制造业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制造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
2022-05-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53年,英国伦敦开始发行股票;1760年,150名经纪人在伦敦的乔纳森咖啡馆建立了“皇家交易所”。英国银行业务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是正式的银行体系是在17世纪建立的,1844年银行条例正式确立英格兰银行发钞行的地位。英国金融业发展的特点是重视传统惯例以及自发形成。政府政策的扶持也是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一个原因。

——摘编自戈建国、王刚《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律与监管环境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一些外国商人陆续在上海创办了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为股份制企业……股票交易随之产生。现在所知最早的股票交易发生在1862年。进入19世纪70年代后,我国陆续出现了一些官督商办的近代股份制企业,如1873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由于轮船招商局在初创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以及早期的股票购买者大都得到了丰厚的股息回报,因而在19世纪80年代初,人们开始把购买股票作为一种理想的投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货币资金纷纷投向上海股票市场……但由于人们盲目购买股票,对股票的发行和上市缺乏管理,以及投机过度上海股票市场在1883年出现暴跌。上海股市的暴涨暴跌,不仅对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严重后果,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彭厚文《19世纪80年代上海股票交易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股票发行的原因及英国早期金融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英国相比近代上海股票市场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022-05-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时期,在商品经济更高程度发展基础上,一批富民乘势而起,形成了“富民社会”。顾名忠义,“富氏”是占有财富的人。但就富民来说,“虽田连忏陌,家资在巨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没有任何特权。因为没有特权,他们主要通过租徊契约实现对耕种者的剥削。伴随国家赋税的征收方式和乡里制度的变革,富民逐渐成为乡村拉制的主要力量。中国社会也向流动化、市场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富民社会”之后,从理论上说,随着商品经济更高程度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将进入“市民社会”,但具体就中国历史的发展而言,明清时期是否已经形成一个市民阶层还是值得慎重研究的大问题。

——摘编自林文勋《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   14世纪末,经过三、四个世纪的发展,西欧农民经济社会生活状况已大为改观。在此情况下,西欧农村分化出一批精英分子:富裕农民的兴起。“通常他们有相当于六、七年收入的储蓄。他们有很多家畜,很好的家具、器皿,有三、四床鸭鹅被,有地毯、银盐罐、高脚酒杯、一两打的汤匙。”在英国,通过大面积承租领主自营地或者蚕食小农。到16世纪,50%以上耕地已经集中到他们手中。以此为基础,富农在地方事务中的领袖作用令人瞩目。为了打赢一场官司,他们“不惜每人花20英镑,以斗垮一个不受欢迎的领主”。他们改变着乡村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也改变着他们自身。显然他们是一个崭新阶层的前身,一代新人呼之欲出。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富民阶层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富民阶层兴起产生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富民阶层在中英两国命运不同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500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19001911300560031510
1912191960013000751625

材料二   刘国钧在1909年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和丰京货店,……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局势也很不稳定,奔牛镇上人心惶惶,许多店铺关起门不敢再做生意。刘国钧决定冒一回险,他和家里人将500银元埋在地下作为后路,然后照常开店营业。……到年底一算,和丰店的净利高达5000银元。到1914年,集资9万银元,组成大纶纺织公司。……由于管理有方,大纶纺织公司投产当年就盈利,后由于大股东排挤,刘国钧被迫离开大伦,于1918年独资创办“广益布厂”,1922年又开办广益二厂。

材料三   刘国钧所采用的产品商标也很有意思,一个叫“蝶球”,图案是大小蝴蝶飞舞在地球上,寓意是“无敌于天下”;另一个是“征东”,图案上薛仁贵横刀立马,寓意是“征服东洋货”,显示了其要同东洋人一比高低的志向。

——以上材料摘编自彭海《校本教材在<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中的运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国均实业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蝶球”“征东”商标体现的精神。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偶像时代变迁统计表

时代偶像
五六十年代崇拜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和英雄人物如:领袖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英模人物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革命英雄江竹筠、保尔·柯察金等。
七十年代崇尚科学报国和港台文艺明星如:1978年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使数学家陈景润成为全国人民崇敬的对象,并引导年轻人对科学产生极大的热爱;七十年代末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流行歌曲和以琼瑶为代表的台湾言情小说在年轻人中广泛流传。
八九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对“偶像”的理解逐渐宽泛,越出了一呼百应、全民崇拜的传统学习型偶像范围,增加了爱慕型偶像
这个年代的偶像崇拜代表有:创下“五连冠”的中国女排,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文坛才俊北岛、舒婷、顾城,影视明星施瓦辛格、李小龙、成龙、四大天王,企业家比尔·盖茨等。
二十一世纪草根精英,选秀明星,体育明星,科技领军人物,IT财富传奇人物受到人们的追捧,偶像不再是“随大流”的东西,“自己喜欢就好”。但是互联网的高效快捷促使“秀”时代的明星采用各种手段对自己进行炒作,草根精英和网络红人“走红”时间大为缩短,数量剧增,这种氛围加剧青年追求一夜成名的浮躁心态。

——据刘钰雯《偶像时代变迁及现实思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偶像时代变迁的特点,并任选一时期对其做出合理解释。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偶像崇拜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3年7月,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清政府,要求自主修建川汉铁路,从此开始了川汉铁路的筹备工作。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川汉铁路筑路权卖给了英、法、德、美四国,同时还霸占了人民集资的修路款。这一行径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保路运动”,同年8月,川汉铁路便宣告停工。民国时期,四川地方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政府又曾多次提出修建川汉铁路及其西端的成渝铁路,并聘请工程师进行初步勘测和设计,专门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负责成渝铁路的建设。1937年6月,成渝铁路开始断断续续地施工,但直到 1949 年 10 月也仅完成原预算工程量的9%,未铺设一根钢轨。

1949 年 11 月 30日重庆解放后,中共中央西南局做出的第一项重大决策就是“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面对修筑困难,广大筑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以无比高昂的政治热情和干劲,在“人民自己的铁路自己修”的口号下,日日夜夜忘我劳动。 2 万名解放军指战员和10万民工投入到成渝铁路建设工地,他们在缺乏机械设备的困难条件下,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打着灯笼火把,创造筑路奇迹。1952年7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由自己设计并建造的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摘自张孝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建设始末》等


(1)根据材料,概括旧中国川汉铁路修筑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2)与旧中国相比,新中国成渝铁路建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2021-06-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材料四   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意外发现了一份很多学者都未见过的“廷寄”。“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的密信,系用牛皮纸封制,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书写在信封两侧:“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创制”和秦朝以后的“变局”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三体现了唐朝中央机构有何重大的调整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
8 . 太平洋地区贸易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列强对这一地区贸易的争夺深刻影响着相关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70年代,西班牙在菲律宾马尼拉的殖民政府开辟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墨西哥)航线,这条航线连接东亚和美洲的贸易市场。西班才人用大帆船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运送大量银元到马尼拉,再到澳门购买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经马尼拉运到阿卡普尔科,然后转销到美洲各地和西欧。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将马尼拉一中国贸易航路与葡萄牙人开辟的太平浑西部跨洋贸易航线联结起来,使以中国为中心的环球贸易航线得以形成。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等

材料二   伴随美国西部大开发的发展,美国越来越重视对太平洋地区的开发。1890年,美国海军上将马汉提出,占地表三分之一面积的太平洋世界才是20世纪美国的生命线。此后,美国政府逐步实施其太平洋地区拓展战略,力图将大洋彼岸巨大的中国市场纳入美国掌控中,并建立太平洋舰队以保护商船。1898年美国挑起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古巴、波多黎各,并取得关岛、菲律宾的控制权。20世纪初,美国取得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马汉提出的建立太平洋海洋帝国的目标得到迅速发展。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从航海图到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帆船贸易”兴盛的历史条件,并说明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实施太平洋战略的背景,指出这一战略的实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乃设政事堂。“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权不可以擅与,私仇不可以擅报,公爵不可以擅私,此堂得以诛之。事不可以轻入重,罪不可以生入死,法不可以剥害于人;……违道变古,此堂得以杀之。”

材料二   古希腊公民大会起源于公元前11~前9世纪的荷马时代,当时称人民大会。城邦建立后,希腊多数城邦都设立此类大会。在雅典称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因此伯利克里说“政权是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雅典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当政时,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可获少量津贴,因此,雅典公民有较强的参政意识。

材料三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按照资产阶级的分权理论,同盟会内部在政权组织形式上存在分歧,体现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总统制和以宋教仁为代表的内阁制两种主张。《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采用的是总统制,建立起以美国总统制为模式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体制。而事实上,在制订约法的过程中,鉴于当时南北和谈已成定局,袁世凯必将就任总统的现实,《临时约法》最后关于政体的设计临时改弦易辙,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实际权力,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成为一种介于总统制和内阁制之间的特殊的体制,表现出典型的因人设法的工具主义倾向,而不是一种成熟、稳定的政治理念的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谈谈唐太宗设政事堂的原因?政事堂的设置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在城邦建立后雅典公民大会在政权机构中的地位。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的原因?你怎样认识《临时约法》最后对政体的设计上临时改弦易辙。
(4)上述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什么共同的政治功效?三者有何本质区别?
2021-01-2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这场反战运动在没有动员起民众之前,只是一小部分和平主义者的事情,并不引人注目。但是战争的深入逐渐唤起人们对战争的关注。1965年,反战运动正式开始。成千上万的人卷入其中,反战组织林林总总,却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反战运动的主要成员是在校大学生、妇女和宗教界人士。正是这三支力量的带动,全国各地掀起反战热潮。1969年,美国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反战热湖。虽然反战运动没有直接结束战争,但其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尽其所能使他们的行动政治化和迫使政策制定者重新考虑他们的选择”。

——摘缟自朱美娣《越战期美国的和平反战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平反战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平反战运动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