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甚至相互之间还辩驳、诘难。

材料二   汉魏而下,佛老之徒横于中国,其与儒学齐驱并驾,峙而为三,吁!自唐季来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后梁开国君主李存勖被养子李嗣源所杀,李嗣源嫡子李从厚被养兄李从珂所杀,国不国,君不君,臣不臣,子不子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整个社会有效凝聚起来,让国家的长远发展有一个稳定的根基,这是张载所深思的问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言简意宏、掷地有声的名言,就是张载给那个时代的答案。

材料三   明清之际社会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届的活跃……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理性,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之时,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却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希望。…运动由此有了新的内容,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现象?根据材料二,宋朝理学家是在肩负怎样的时代任务而潜心学术衍生出理学的?
(2)材料四反映的运动是什么?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明清之际社会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届的活跃”中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意识之间是什么关系?
2022-01-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材料二   在传统社会制度的制约下,明清时期社会各阶层,无论是官绅、地主、商人,还是一般平民百姓,他们的最终目标乃是买田置宅,或科举入宦。就商人而言,从事工商业并不是他们最终的追求,而只是达到这些终极目标的一个有效手段而已。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业思想发展及其转型困境》

材料三   与此同时,许多根据地都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仅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例,1930年前后,解决了50多个区、500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约有60多万人得到了土地。20世纪30年代以来,红色政权建设比以前更加有条不紊,内容更加全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摘编自刘孝连《浅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材料四   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年之后,近9000万农民分得了土地。农民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解放军官兵60余万,支前民工230万,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时候,在身后是3倍的支前民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土地制度发生怎样变化?材料二的现象从侧面反映了什么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这两个时期土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调整?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01-20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就走上了一条与西方民主政治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并形成一整套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次大革命”,请问第二次大革命的政治制度演变是怎么样的?结合材料一、二,第一次大革命的政治制度演变是怎么样的?周秦之间“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请问第三次大革命建立的新中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后来通过三大改造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请问改造的实质内涵是什么?
2022-01-1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

——摘编自全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破产。经过“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和凯恩斯的理论创新,战后欧美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20世纪80年代,面对“滞胀”局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大调整,出现了一股强劲的私有化浪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各种救市措施的出台以及国家干预与监管的恢复和加强,国有经济的比重又在明显的恢复当中。

——摘编自刘儒《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材料三: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实质。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改革方面是如何“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的? 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1-10-1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我们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美国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实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由于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材料一中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概括消除这一障碍的手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大萧条”反映的历史事件以及罗斯福进行的“试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农业改革的原因和方式分别是什么?
2021-10-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史记》

材料二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秦始皇以什么方式来取名号?其奠定后来的什么制度?其名号制度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李斯为什么主张郡县?综合上述材料,全部过程体现了什么制度?
2021-09-08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唐)孔颖达

材料二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荀子》

材料三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四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左传·桓公二年》


(1)依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周初能够被“封侯”的人的主次之别?
(3)材料三反映诸侯对周王不尽义务,就会受到哪些方面的不同程度惩罚?
(4)材料四体现了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你能列举出一个今天在经济上与宗法制联系的现象吗?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为进一步国堵社会主义国家、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美国致力于向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推行“绿色革命”,输出杂交种子、化肥、生物技术,以提高玉米、小麦、大米等作物的产量,这使得受援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粮食自足。但是,由于大量化肥、杀虫剂的使用,也产生了土壤肥力下降、地下水消耗过度及土地板结、盐碱化等问题,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成本,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程度,进而威胁到上述国家(地区)的粮食安全。

--摘编自于沛等主编《世界现代史》(下册)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1964年,袁隆平率先开始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

--摘编自许嘉璐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向外推行“绿色革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粮食增产道路的历史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将19世纪前期英国没有出现法国式革命的原因归纳如下:

序号原因陈述
(1)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改革派领导人吸取法国大革命滑向暴力、恐怖和军事独裁的政治教训,力图将改革限制在议会选举制度方面。
(2)宗教改革树立了民族国家权威
(3)光荣革命后议会主权的传统
(4)社会结构的变化

参照(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4)的陈述。
2021-09-0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七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经过三次改革,铲除了旧氏族贵族专横统治,逐渐健全民主政治。

材料二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三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的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中所说的改革,列出两个直接与铲除旧氏族贵族专横统治有关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
(3)古今中外不同民主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