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城市发展

材料   15001700年欧洲人口10万以上城市统计表

人口数1500年城市数(名称)1700年城市数(名称)
10-204个(法国巴黎,意大利的米兰、那不勒斯与威尼斯)8个(意大利罗马、威尼斯、米兰,西班
牙马德里、葡萄牙里斯本等)
20-4002个(那不勒斯与荷兰阿姆特斯丹)
40万以上02个(伦敦和巴黎)

——数据来源于《世界经济史》

阅读材料、归纳1500-1700年欧洲大城市发展的表现,并指出影响其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2024-04-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

材料四   玄宗宠幸杨贵妃,荒废朝政,重用奸佞李林甫、杨国忠,致使朝政黑暗腐朽。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2)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3)材料三诗中描绘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此为何事件?
(4)材料四中记述了上面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请说出其他两个原因是什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数据变化看社会发展,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表

年份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元
工业增加值
/亿元
农林牧副渔业
增加值/亿元
进出口
总额/亿元
19783 678.7385.01 621.51 072.5355.0
198815 180.41 378.05 814.13 865.23 821.8
199885 195.56 860.034 134.914 816.426 849.7
2008319 224.624 100.0131 727.633 428.1179 921.5
2018900 309.064 644.0305 160.067 538.0305 050.0
若进一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补充史料并说明理由。
2024-06-16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限时训练历史试题
4 .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问题
地区问题结果措施
亚洲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导致金融危机 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拉丁
美洲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发展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非洲发展最不平衡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2)挑战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世界上的贫困人口有一半居住在五个国家:印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刚果(金)和埃塞俄比亚。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该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甚至占到全球贫困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

思考: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怎样的挑战。
2022-09-21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外来移民

材料一     19世纪初~20世纪初美国外来移民统计   

时期数量来源地职业
1820~1860500主要源自西欧与北欧,尤其是德意志和爱尔兰,东欧,南欧移民开始出现农民、工人
1861~1880500主要源自西欧与北欧,东、南欧移民逐渐增多农民、工人
1881~19202350东欧、南欧及东南欧移民数量大大超过西欧、北欧,成为主要移民来源地农民、工人

——摘编自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二   

(1)根据如表,概括出这一时期美国外来移民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881年至1920年,外来移民达到高峰最主要的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2023-04-27更新 | 9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世纪末期以来,美国人在界定自身文化身份时将欧洲视为美国的对立面和文化“他者”,信奉的是“美国例外”论;在思考美国的地缘政治时,将欧洲视为威胁,奉行的是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策略。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用突出美欧文化的同源性和一致性的“西方文明叙事取代“美国例外”论,强调构建“大西洋共同体”

——摘编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提出保卫“西方文明”和“大西洋共同体”,并以此作为维护美国自身文化存续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步骤。美国决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保卫西方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与苏联的斗争,并声称如果美国对欧洲的形势袖手旁观,“欧洲将出现混乱,从混乱中产生暴政,也许是共产主义,也许是复活的法西斯主义。”最终,美国成功地将美国与西欧凝聚成文化、意识形态与安全共同体,打造出一个新“西方”

——摘编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

材料三 下表为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前后三个时期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单位:%)

时间增长率国家1913~19291930~19501951~1977
3.12.94.3
3.90.612
0.41.96.3
0.81.62.3
1.705.3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年鉴》1987,1997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前后美国对欧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在二战后,打造新“西方”的做法。
(3)材料三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①和③所对应的国家并任选两个阶段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3-04-21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国古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与前代相比,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经济上,宋代对土地买卖几乎不作限制,土地“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田宅无定主”的趋势造成了“贫富无定势”的局面,有的“富贵之子孙不能保其地”,如天台县(今属浙江省)有个姓宋的地主“家本富,后贫,鬻田于邻”。对此现象,宋人做过形象的概括:“富儿更替做”、“贫富久必易位”。

——整编自张邦炜《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

材料二下表:唐宋两代宰相的总人数及出身统计

朝代宰相总人数来源继世为相
唐代369名98个家族“一门十相者良多”,如闻喜裴氏、赵郡李氏均一门17相,崔氏一门达27相之多
宋代134名126个家族仅有吕、韩、史三大家族

——整编自张邦炜《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

材料三明朝的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地区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现象。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在棉织与丝织发达的乡村,出现了农家吃商品粮的新现象,苏松地区“仰食四方”、“商人载米而来”。农业经济的新变化,促使这一地区的市镇获得蓬勃发展,如南浔镇、盛泽镇盛产丝绸,号称“衣被遍天下”,各地“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而来”;松江府号称“绫布二物衣被天下,虽苏杭不及也”,各地商人“挟重赀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

——樊树志《明代江南农业经济的新变化》

(1)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宋代社会“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对思想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024-01-1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沙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广大居民,“即苃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包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围绕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型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人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