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5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吏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根据材料,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是江南市镇发展的高峰期,明代嘉靖年间,江南市镇已有三百余个,而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则达到了五百多个,人口维持在万人上下⋯⋯江南地区外襟长江带运河而通大海,内部水网纵横。吴江、吴县、长洲,多沿运河及支流分布,大致间距十二里至三十六里为常见模式,形成较为均匀的城镇分布……舟定、太仓、昆山多分布于冈身地带(江南的一种地形),这与该地区棉花的广泛种植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有了密切联系。

——樊树志《江南市镇的分布、结构与网络》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而在中国明清时期,由于传统的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社会危机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农垦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1年,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中纪兰担任副社长。这对奉行“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古训的山里人来说,已让人刮目相看。但在她心里,有一个坎始终过不去:为啥同样干一天活儿,妇女的劳动报酬要少一半?中纪兰不服气,决定在社里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男女劳动比赛,被发动起来的妇女始终在田间争分夺秒劳动,并赢得了比赛的最终胜利,第一次挣到了和男人一样的工分。随后,申纪兰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入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3年,西沟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1984年,申纪兰积极创新、大胆改革,带领西沟人植树育林、筑坝造地、兴办企业,“山上是银行、沟底是粮仓”的蓬勃景象让西沟村旧貌换新颜。党的十八大以来,西沟村决定关停村办污染企业,重新寻找发展定位。在申纪兰的带领下,西沟村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兴建,香菇大棚、光伏发电、服饰床品等新产业基地拔地而起。

自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来,申纪兰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提案始终聚焦“三农”问题,从山区交通建设、耕地保护,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教育。与此同时,几十年来,这些“带有泥土味”的提案,也不断得到采纳和实施。

——孙迪《申纪兰:人民的代表》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推动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主要举措。
(2)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申纪兰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是初心不改的农村先进模范代表。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纪兰撰写颁奖词。(要求:至少两个角度,60字左右)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九单元考点考题点点通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哥伦布等航海家探险以后,与以往不同的物种交流出现,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交换”。美洲作物在非、亚、欧等洲生根发芽。小麦、马、猪等从欧洲来到美洲,食物供给有增加,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了。天花、麻疹等在西半球等地的人群中肆虐,引发大瘟疫。1500—1800年,最大的移民浪潮是非洲的奴隶被运往西半球,还有一些规模可观的欧洲移民浪潮,他们到美洲定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美洲文明孤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仅仅数年前,里斯本还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的城市。现在,它变成了能与东方最富有的贸易中心相媲美的商业枢纽。来自三大洲的舰船云集在它的海港……全欧洲的人都赶来观看、购买和品尝这些刺激的新鲜事物。

——摘编自奈杰尔·克利夫《最后的十字军东征》

(1)“哥伦布交换”是指植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或迁移。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交换”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欧洲贸易中心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导致这种变化的重大事件。分析说明该事件对欧洲生产关系的影响。
(3)结合所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颁布“镇抚夷狄诏”……622年,李渊《赐书高丽王建武书》谓:“朕恭应宝命,君临率土,祗顺三灵,绥柔万国”;同时,李渊又对稽胡和獠人进行镇压。李世民在处理民族关系的过程中,则贯彻和执行了“无为而治”的原则,以远交近攻、以静制动、剿抚并用的策略来处理和周边各族的关系。贞观十四年后,李世民主要采取了武力统一民族地区的“武功政策”,并在这个政策的指导下,发起了统一国家的高潮。

——摘编自梁华《论唐初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炎,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摘编自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前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实行的民族政策的意义。
2024-09-1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可·波罗行纪》引起了西方对中国及远东的向往和关注,“诱起”了哥伦布决心漫游东方以至发现美洲,并由这种地理大发现进而导致了新的世界格局之确立。马可·波罗之后,大批意大利籍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他们将“天主福音”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一并传入中国,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胡适认为:“重点并不是向后,即重回古典发现传统,而是向前,即推动启蒙运动和建设民族国家。”

——摘自周宪、[美]乔纳森·纳尔逊《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

材料二

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大航海的指标对比


郑和航行达·伽马航行哥伦布航行
次数与时距7次历时28年2次历时6年4次历时13年
船只数目一般每次260余只,大中巨型宝船60只最少3只,最多17只第一次4只,第二次20只
船只吨位和人数估计1500吨、约27000人100—200吨、约90—1500人50—120吨、约150人
打通交通线中国至东非海岸绕航非洲至印度欧洲至加勒比海岸
船队性质皇朝特遣舰队王室特许私人航海探险队
资金来源国库调拨股份和私人集资、王室赞助

材料四     15、16世纪以来,西方人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1981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物种交换所带来“正负参半”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航海活动的差异。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该如何看待不同文明。
2024-09-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第六中学(蒙古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建立之初,统治者以黄老思想指导治理国家,休养生息,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无法适应专制集权的国家治理。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始推阴阳,为群儒首,前对汉武,后相江都,初倡统一,罢百家书。”从而为儒学和儒者找到用武之地。

﹣﹣摘编自曹影《董仲舒的四大历史贡献》

材料二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佛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摘引自2019年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黄老思想“无法适应专制集权的国家治理”的原因,简析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如何“上承孔子”的。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佛儒会通”的典型事例,用唐太宗时期的史实简述“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的表现。
2024-08-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热力学发展起来。瓦特研读了有关热力学书籍,站在先驱者肩膀上,终于改进出新的蒸汽机,从而把工厂从选址限制中解放出来,带来整个工业领域的革命。蒸汽机不仅代表着能源技术的发展,更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

——摘编自焦娅敏、张贵红主编《能源科技史教程》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结果,能源科技进一步发展。电磁学理论的建立,推动发电机的诞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热力学的成熟使蒸汽机日益完善,并促成内燃机的诞生,石油成为重要能源。

——摘编自焦娅敏、张贵红主编《能源科技史教程》

材料三   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是有限的。人类只有设法节约和开发新能源才能应对能源危机。在21世纪能源战略中,中国不断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在世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贡献了力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瓦特成功改进蒸汽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写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科技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提出应对当今能源危机的合理化建议。
2024-08-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对中单传统“人文化成”的美育观念有着深刻的洞见和清辟概括,他说:“圣人作乐以养性情,育人村,事神瓶,和上下,其体用功效,广大深知如此,今皆不复见矣,可胜叹藏”这明确表达了朱熹美言教有的三个诉求:“以养性情”即“养心”、“育人材”即“成人”、“事神核,和上下”即“厚风俗”。

——据赵贤迪《朱熹:养心,成人,厚风俗》

材料二   1896年,梁启超在共著作《学校总论》中提出:“世界之运,由乱而治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越于餐,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要义。”在他看来,“美育要尽量发挥情忘的真善关,而且要淘冰邪恶与好丑。进西推之,美育的真请是国民在道德法律、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等上必有一种独立的精神。”

——一据邱嵘《粱启超美育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以朱熹、梁启超美育思想的相似之处,阐释美育的重要性。
(2)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与朱熹美育思想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梁启超美育思想的社会原因。
2024-08-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0 . 史学界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存在诸多争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客观上“在吾国全部历史中,若连内乱外患合计,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其前盖无匹也”。太平军“每至一处,即肆意掳掠,必招本地无赖为眼目,就富家大小,以次搜索。有豫为埋藏者,亦十不免一”。太平军攻湖州,“其田之无水者,则稻子早被贼割去,居民处无以食”。

——摘编自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

材料二   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打击了清朝的统治机器,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阻止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迅速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企图,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摘编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述两位学者的观点。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同为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专家,为何得出的观点迥然不同。面对同一事件出现的不同看法,我们应该怎么办?请提出你的建议。
2024-08-2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课时训练练习卷--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