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0 道试题

1 . 材料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理论既是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学习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体制就是以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理论为基础设立的。1928年,国民党中央颁布《训政纲领》后,国民政府建立了监察院、行政院、考试院等并立的五院制政府体制。监察院设立后,其名义上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但实际上国民党的监察机关才是全国监察的最高机关。监察院在国民政府执政的不同时期,其职能不断调整,大体包含弹劾权、审计权、调查权、监视权、建议权等,但无惩戒权。根据《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监察院的职权又增加了同意权,使得监察院的职能与国民大会的职能相重叠作为一个监察机关,集合如此多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其监察权的功能。

——摘编自赵晓耕刘盈辛《中国传统御史监察制度的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监察体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体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保罗·贝罗奇写道,即使从整个联合王国来看,在1800年,占8%—10%西欧人口的英国生产了欧洲29%的生铁,这个比例在1830年达到45%;更显著的事实是,1830年,英国人均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西欧其余部分250%,而在1800年这个数字是110%。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工业家及其支持者为建立更有效的自由贸易制度而做出的努力;1852年,英国议会发表声明,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摘编自张子杰《新兴大国经济开放度选择》

材料二   世界银行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俗称,是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凡是参加世界银行的国家必须首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二战后,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一道,成为国际经济体制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

——摘编自苏华《战后国际关系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自由贸易国策确立的时代背景,并简析英国自由贸易国策的确立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三大支柱”的建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22-05-3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八十六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二十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2年,爱因斯坦成为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三级技术员,他将这份工作视为“一种真正的幸福”,因为他不用为生活而操心,可以在本职工作之外埋头研究自己所爱好的问题。经历了十余年的刻苦钻研,爱因斯坦终于在34岁时被遴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成为名副其实的物理学权威。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技术应造福于人类。19148月,正当爱因斯坦研究广义相对论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公开声明“它不仅会威胁文化本身,同时还会危机民族的生存”。此后,爱因斯坦从不因权威身份与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向一切黑暗势力与不合理现象进行公开顽强的斗争,从而成为在科学技术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同时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巨人。

——摘编自朱亚宗《巨人何以成为巨人:超越物理智慧的爱因斯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识,简述爱因斯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在成名前后立身处世风格的变化及其秉持的基本原则。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认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基于此,商鞅不仅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而且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的旧俗,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一旦成年必须分家。秦军士兵的主体是农民,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农、军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努力达到立功受爵的共同目的。秦国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解决了如何发展农业、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问题,而且也从制度上解去了人才选拔、政治上下流动的重大问题。经此改革,秦国的政治、经济等文明因素的发展程度迅速超过先发的魏、齐、楚等国,成为华夏体系的第一大国。

——编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的“农战”思想内涵及其指导下的变法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农战”措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京杂记》是西汉时期的历史笔记小说集,记述了当时的许多逸闻趣事。《西京杂记》第55条记载了“文帝初,多雨,积霖至百日而止”,认为,《汉书》中并没有这一记载。《汉书·佞幸传》大略记载了董贤得到汉哀帝的宠幸,汉哀帝为他建造了一幢大宅邸的事情,而在《西京杂记》中则对这幢房子进行了具体描绘:“于北阙下,重五殿,洞六门,柱壁皆画云气华,山灵水怪,或衣以绨绵,或饰以金玉。”《西京杂记》的一些记载还有与《史记》和《汉书》有不同的地方,如《史记》和《汉书》都记载赵王如意之死是使人持砒引之,而《西京杂记》记载的是吕后命人在被子中缢杀了赵王如意。

——整理自秦越《<西京杂记>的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

材料二 《西京杂记》卷一记载:“汉高帝七年,萧相国营未央宫。因龙首山制前殿,建北阙。未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此事亦见《史记·高祖本纪》及《汉书·高帝纪》。1961年,考古工作者勘查了西安的长乐宫未央宫等遗址,发现未央宫四周围墙的长度,周围全长8800米,合汉代二十一里。未央宫前殿基太上居全宫的正中,是利用龙首山的丘陵造成的。未央宫的南墙和西墙距长安城的城墙都很近,亦无立阙的余地。这与《西京杂记》所记基本相符。

——整理自丁宏武《考古发现对<西京杂记>史料价值的印证》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京杂记》的史学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何正确处理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之间的关系。
2022-05-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第十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豫让,晋国人,从前为 范氏和中行氏效力,但没有得到重用,遂投奔智伯门下,智伯对他很尊敬。后智伯被韩、赵、魏三家联合打败,赵襄子将智伯杀害。豫让逃到山中,发誓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我一定要为智伯报仇。”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后,豫让埋伏在其必经的桥下,再次被抓。赵襄子斥责他说:“你曾经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事,智伯把他们全灭了,而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奔到智伯门下效命办事。现在智伯也已经死了,你为什么这样执着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事,范氏、中行氏都把我当一般人相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国士相待,我因此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最终自刎而死。太史公曰: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1)根据材料,概括豫让这类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刺客盛行的时代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顺达的事迹宣传

材料   20世纪30年代末起,在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出现了一位后来享誉全国的英雄劳模、优秀共产党员-李顺达。他发展生产是能手,参加战斗是英雄,组织支前是模范,因此成了当时山西乃至晋冀鲁豫响当当的人物,是新闻记者关注和采访的对象。在《人民日报》的版面上,李顺达成了“常客”。

时间报刊报道名称
1946619《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第2《太行一等劳动英雄李顺达订出五年发家计划》
194861《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第1《太行劳动英雄李顺达等号召英雄带头推动生产》
194875《人民日报》第1《太行劳动英雄李顺达坚信党的政策 努力生产发家》
19481122《人民日报》第1《李顺达总结发家经验 续订第二个五年计划》《李顺达是怎样提前完成建家计划的?》
1950929《人民日报》第8《李顺达带领西沟村走向富裕》
195139《人民日报》第1《保证今年农作物丰收,李顺达互助组向全国挑战》
1951718《人民日报》第2《李顺达领导互助组的主要经验》
1954321《人民日报》第1《李顺达等荣获“爱国生产金星奖章”的消息推动了山西农村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

——摘编自刘泉友《人民日报对李顺达报道的历史渊源》


(1)分析1950年之前和之后《人民日报》宣传报道李顺达事迹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对《人民日报》关于李顺达事迹的新闻报道加以点评。
2022-05-27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 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对人体美的崇拜和对荣誉追求的狂热,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伊利斯的奥林匹亚举行。当时大部分城邦都有自己的体育培训体系并规定城邦年轻人完成所有的训练课程时才能获准成为公民。创办者希望通过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表达了他们对神的敬爱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并以神灵的名义制定规则保证竞技的公平公正。

——摘编自谢殿癸《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的神话简析》

材料二   1840年以后,英国人收入水平提高,休闲时间日渐充裕,英国政府鼓励地方政府及社会组织大力修建体育设施和公园,允许公共基金用于体育活动,同时英国政府还鼓励社会体育组织成立与发展,如英国足球协会的建立不仅为英国大众体育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也客观上为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组织支持。1850年,在布鲁克斯的组织下,以民族体育项目为主的第一届英格兰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1890年,法国人顾拜旦和布鲁克斯探讨举办世界范围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摘编自浦义俊《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演进脉络及政府作用机制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9 . 【全球治理】

材料一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给亚非拉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急剧变化,尤其是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安全、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治理问题,国际社会应对乏力。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因而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

材料二   面对全球治理失灵,中国政府强调要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要抛弃过时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寻求而不是破坏共识,化解而不是制造矛盾,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要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推动正面而非负面的“溢出效应”。“以平等为基础”,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权利、机会、规则”平等;“以开放为导向”,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以合作为动力”,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合作是必然选择,各国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以共享为目标”,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治理失灵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提出的全球治理主张及其实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大规模的海外掠夺及世界市场的开拓,17世纪法国重商主义产生,拿破仑帝国时期仍被采用,并出现了新的方式即大陆封锁。一百多年中英法两国商业战争和彼此之间的封锁、贸易禁运等,就像两国之间的正常联系一样。1805年,法西联合舰队同英国海军舰队在特拉法加海角激战,法西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这样,英吉利海峡终于成为法军不可逾越的“山巅”。1806-1807年,第四次反法同盟被击败,拿破仑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惟独英国本土没有受到拿破仑的直接打击。1806和1807年拿破仑颁布敕令,开始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

——摘编自周明圣朱兆伟雨杉《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探源》

材料二   “大陆封锁”实行之初,英国贸易被从欧洲大陆排挤出去,从而为法国的工业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这种在“保护屏障”后面的发展是局部的、暂时的。封锁实施后,英国以反封锁对抗,使法国失去了广大的海外市场,大量出口商品的积压,断绝了由英国输入的工业原料、新技术、新机器的机会,压抑了刚刚起步的工业革命。殖民地货物因无法进入欧洲市场而价格扶摇直上,严重影响了欧洲大陆各国人民的生活。各国以对走私的宽容和对封锁禁令的敷衍来进行对抗,沙皇对殖民地(包括英国殖民地)的商品敞开了大门,大量的英国货物涌入俄国,并转销欧洲大陆,法俄矛盾激化,爆发了1812年的战争,拿破仑惨败。战争惨败不仅宣告了背离经济全球化的大陆封锁政策的破产,也成了“西方普遍起义反拿破仑统治的信号”。

——摘编自伏广存《背离经济全球化的深刻教训——析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失败原因》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实行的背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产生的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