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2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来,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出现了大规模的淘金热,南非也发现了大金矿,金本位制迅速取代了以前流行的金银复本位制。至1900年,英国尽管失去了“世界工厂”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但其主导世界经济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金本位和坚挺的英镑已经成为英国为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提供的必要“公共产品”。世界各主要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多边贸易和支付体制。在这一体制下,英国对亚非拉热带地区拥有的顺差加上金融服务、投资等方面的收入,大大弥补了在商品贸易方面对世界其余地区拥有巨额逆差。

——摘编自李春放《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

材料二   1944年,美国等44个国家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与会各国决心重塑战后世界经济,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的混乱局面。经过努力,美元像1914年前的英镑一样,被接受为黄金的等价物。然而,随着美国在海外的花费超过它在海外的赚取,海外持有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1965年,法国将其持有的数亿计的美元兑换为黄金,欧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的私人投资者也抛售美元。面对上述情形,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单方面宣布停止黄金兑换,世界上的主要货币相对于其他货币和美元的价格被允许逐日予以上下调整。全世界也逐渐学会了依靠国际协商和迅速交流信息来实现货币稳定。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9世纪中期-20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40以来世界货币体系变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20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带来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在立国初期,从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换状态下脱离开来,开始利用货币来进行物品的交换。但这时并没有自铸铜钱,沿用辽宋时期的旧钱进行交易。而到了海陵王正隆二年时金朝的统治者才开始进行铜钱的铸造,并将其命名为“正隆通宝”,相继有“正隆元宝”和“大定通宝”等铜钱铸造后进入流通,这几种为金代铸造流通的主要铜钱,为个人进行贸易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后来相续有其他一些铜钱进入流通中,但其数量较少,而且金朝开始铸造铜钱的起步较晚而且铸造的时间也较短,这主要是由于受到当时金朝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因素影响较大。

——摘编自李速达《关于金代钱币制度特征的探讨》

材料二   作为王牌资本主义太国,英国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决定性地位。以伦敦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网和以英镑为核心的国际支付网几乎遍及全世界每个角落。此时,英镑就扮演着国际贸易计价单位、国际间最主要清算手段、以及各国最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形成了以黄金与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度。因此,人们也将这种国际货币体系成称为英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

——摘编自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代货币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建立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影响货币发展的共同因素。
2024-09-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演练历史试题
3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两河流域的不动产和动产的买卖和租赁、银钱和大麦的借贷活动从公元前两千余年的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就开始出现。新亚述时期的银钱借贷活动各要素更加完备,增加了抵押品规定,担保人也首次被写入了契约,由担保人和债务人共同对借贷负责。新亚述时期还出现了更精确的月利率和多种多样的利息,私人借贷活动日益盛行起来。

——摘编自李海峰《新亚述时期银钱借贷活动探析》

材料二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贷粟”已颇常见。战国时期既包括实物借贷;也包括金钱借贷,并以金钱借贷为主。放贷者(债权人)有贵族、官僚、商贾、地主,还有国家政府。如果因债务问题发生纠纷,官府则依据“傅别”(借贷契约)断案。官府还有追债的职能,百姓欠官府债未还,则令该官府啬夫和主管其事的吏代为偿还。

——摘编自田侃《先秦时期信用思想探析:国家治理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两河流域借贷活动的基本特征。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春秋战国时期政府在信贷活动中的重要功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借贷活动对古代文明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考古资料证实,在西周时期辽宁地区已出现丝、绢等丝织物。由于这里和朝鲜在地理位置上十分接近,来往十分方便。秦汉时期,通过征战、移民等活动所开辟的古道实现了中国的桑蚕技术向朝鲜半岛输出的过程,日本则通过朝鲜海峡吸收了这一先进文明成果。魏晋南北朝期间,通过官方的交往,则更进一步有丝绸产品及较高级的丝织技术向该地区输出。到了唐宋时代,虽然由于海上交通逐渐发达,东北亚地区诸国通过海路可以直接与中国交往,但远不如通过东北亚丝绸之路来得方便。特别是当时的东北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和满足生活的需要,致力于发展与邻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以回赐的形式大量地进行以丝绸为主要产品的官方贸易,从而使得东北亚丝绸之路更为繁忙。

——摘编自侯江波 林杰《试论古代东北亚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二   在东北港口开埠之前,毛皮业发展处于冷淡期。这种情况一直到1886年随着东北各港口对外贸易的放开,情况才逐渐好转。到1906年前后,东北形成基本贸易格局,各项毛皮贸易种类都在不断丰富和增加。日俄战争后,日本加深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逐渐取代了美国在东北毛皮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近代东北毛皮的发展,毛皮工厂应运而生,从小作坊到大工厂,1920年张廷阁邀请德国工程师勘测和选址,创立了双合盛制革厂。奉天地区毛皮贸易繁盛,同时带来附近商铺的发展。近代东北毛皮贸易的不断发展,作为东北近代对外贸易的重要一环,也促进着近代东北地区经济的繁荣。

——摘编自付晨旭《近代美国与中国东北毛皮贸易研究(1861~1931)》

材料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摘编自新华社《实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东北地区丝绸贸易勃兴的内在动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61~1931年东北毛皮贸易发展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对外贸易角度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提出你的建议。
2024-09-16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汉时期,分别形成了关中、关东和江淮三大经济区。其中,关中是政治中心所在地,达官显贵云集,为他们服务的官营工商业发达,以致“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关东地区人口众多,农业更倾向于精耕细作,纺织业、冶铁业发达,商业都会众多。江淮地区则较为落后,居民“率依阻山泽;以渔采为业”。两汉之际,关中遭到战火摧残,人口凋零。东汉时期定都洛阳,庞大的官营手工业也随之东迁,再加上良好的基础,关东经济逐渐超过关中。与此同时,不少人口南迁至江淮,江南地区“垦辟倍多,境内丰给”,还兴起了吴、江陵等商业都会。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汉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9-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后创办通久源轧花厂、通久源纱厂的著名实业家严信厚,原本从事钱庄业,开设有“源丰润”票号:叶澄衷在宁波等地开设钱庄的同时,又经营商业、地产和工业企业。从19世纪四五十年代起,宁波等地的部分钱庄率先采用“过帐”制度,即在日常商业交易活动中的款项支付,不用现钱或票据进行结算,而是凭薄折划转。这已具有近代金融业票据交换制度的特点。

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浙江各界掀起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要求收回沪杭甬铁路的筑路权。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经浙路公司股东大会讨论,决定成立“浙江兴业银行”,分为1万股,其中公司承购3841股,其余股份面向社会招募。这是浙江第一家近代商业银行。除了上述浙江本地发起成立的银行外,一些省外银行也先后来浙江设立分支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寓居上海的浙籍绅商募集股银100万两,在杭州、嘉兴、湖州等地设立“华洋人寿保险公司”。经营人寿保险业务。此后衢州、台州等地也成立了“水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

——摘编自陈国灿《略论晚清时期浙江城市经济的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浙江城市金融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晚清浙江城市金融业发展的因素。
2024-08-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重点高中联盟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产继承主要有爵位继承和财产继承两种。西周时期,爵位的获得主要依靠宗法血缘关系。春秋中期以后,各国纷纷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新爵制,秦国的军功爵位可以继承,据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记载,在战争中宁死不屈,爵位可由继承人获得;如后来察觉此人未死,应将此人作为隶臣,并剥夺其继承人的爵位。商鞅变法后,秦国规定“民有二男不分异者倍其赋”“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禁”,贾谊所论“秦人富家子壮则出分,贫家子壮则出赘”,就是指每个儿子都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份家产。

--整理自李恒全《从出土简牍看秦汉家庭继承制度》等

材料二   父母生前就析家分产的继承方式被称为“生分”,汉代“生分”现象普遍存在。但儒家主张“父母在,不敢私有其身,不敢私有其财”,“生分”为其所倡导的家庭伦理所不容。西汉建立之初,政府就有意识地鼓励子孙与父母“同籍”“同财”。 张家山汉简《户律》规定“子谒归户,许之”,还规定“孙为户,与大父母(即祖父母)居,养之不善……令大父母居其室,食其田”“孙死,其母而代为户,令毋敢逐夫父母”,对于祖孙三代之间的继承关系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外,汉代法律还禁止子孙与残疾或年老的父母分家。

——摘编自徐歆毅《汉代家产继承析论》

材料三   唐《户令》规定,“诸应分田宅者,及财物,兄弟均分……兄弟亡者,子承父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但是在贵族家庭中,爵位只由嫡长子、孙承袭,“世业之田”同样由袭爵的嫡长子、孙单独继承。家中无子时,外甥、外孙常被选为嗣子,从而给女儿提供了间接继承娘家家产的机会。在“身丧户绝”的情况下,女儿可以直接继承家产,无子且未改嫁的寡妻妾也可以继承亡夫遗产。但处理户绝遗产时,“若亡∧在日,自有遗嘱处分,有证验者,不用此令”,在没有遗嘱时才将财产分配给女儿或其他亲属。

——摘编自邢铁《唐代家产继承方式述略》

材料四   “兼祧”是同宗兄弟当中,若一房无子,则由他房之子一子顶两门,同时承继父亲和叔(伯)的门户和家产。兼祧在清前期为法律所禁止,但由于当时未成年人死亡率高.且宗法观念影响下继承人的选择范围极其狭窄,导致大量家庭“无后可立”。乾隆四十四年纂成《独子承祧例》,规定“如可继之人亦系独子,而情属同父周亲,两厢情愿者……亦准其承继两房宗祧”。兼祧例的适用范围原限于亲兄弟之子,但实际生活中,这一原则被扩大了,嗣子可承三祧甚至多祧,也可承继寡妇和户绝之家。

——整理自郑小悠《清代“独子兼祧”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国家产继承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财产继承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代家产继承制度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兼祂”的现实意义。
2024-09-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承秦制,建立了由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丞相司直、监御史、绣衣使者、司隶校尉、部刺史等组成的多维监察网。汉惠帝三年(前192年),颁布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专门的区域监察法——《监御史九条》,其实施范围虽然仅限于京畿,但其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监察法,对推动后续监察法规的独立化、完备化具有重要意义。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划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设刺史一人,负责州郡的监察,并制定《六条问事》颁行全国。《六条问事》作为首部全国性的地方监察法,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魏晋的《六条察吏》、隋唐的《巡查六条》等均以此为模本,一脉相承。

——摘编自齐继伟《秦汉监察法规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   在秦朝,皇帝之下设置三个重要官职: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称“三公”。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务,御史大夫掌监察。这种体制开创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格局。汉承秦制,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一面参与朝政,一面有“制临百司,纠绳不法”的监察权。唐代监察机构内部形成更严密的三院制,这种体制一直沿用到明清。对地方的监察制度,秦代也已形成,郡一级派有常驻的监察御史。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大监察区,设刺史负监察之任。唐代对地方的监察由察院负责。明清时期,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派出巡按地方的官员称巡按御史,权力很大。对政府部门公务进行经常性稽查和监察,开始于唐。到明清时设六科给事中,其主要职责为对六部公务进行稽查、监察。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的监察智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代建立多维监察网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官吏的主要职责及监察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进行简要的评价。
2024-09-0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月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利国家的建立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从历史上来看,欧洲自古就有“济贫”的慈善传统。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所主张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价值观亦为福利国家建立播下思想火种。“二战”后,欧洲国家饱受战争摧残,战争伤亡数千万人,经济大规模衰退,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剧。为了应对战后残局,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推行以政府干预为主的社会保障政策,通过全方位、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来消除贫困、解决失业等社会问题,福利国家应运而生。

——赵浩华《欧洲福利国家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借鉴》

材料二   上世纪70年代,西欧国家公共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北欧各国更是占到50%以上,而福利支出又占到公共支出的三分之二。随着福利的不断增加,公民的工作意愿逐渐降低。不愿就业、失业率高的现象成为福利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福利国家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经济增长率常年徘徊在2%左右,这一过低的经济增长率远远赶不上福利水平的增长率。福利国家的保障项目繁多,使得社会福利事业的经办机构与人员亦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庞大系统内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事的现象比比皆是,其效率自然较低,却消耗着大量资源。

——阳代杰、钟劲松《福利国家的因然改革:从极端到理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欧洲福利国家建立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70年代后欧洲福利国家遭遇的困境,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何启示。
2024-06-2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练】专题02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8分)

材料一   公元前118年桑弘羊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盐铁官营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是(一)将煮盐、冶铁之事均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以补充赋税。(二)“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三)“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四)“郡不出铁者置小铰官”,管理铁器的专卖事宜。”(前117年开始实施这一计划----编者)……据专家断定“西汉的冶炼生铁的技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冶炼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二   汉阳铁厂于1891年兴建,张之洞托人到英国购买设备,结果用买来的炼铁炉生产的钢轨,质太脆而不能用。1896年后,洋务派官员盛宣怀掌管汉阳铁厂,实行股份制改革,购买了世界最先进的马丁炉改造全厂冶炼设备,大量聘用外国技术人员,落后状况有所改观。但严重依靠买进外国先进设备来维持运转,缺乏独立性和后续力。张之洞也采取措施培养自己的人才,却忽视了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的培养。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为了“久据其利”和“傲我之无”,“凡有益于我之事彼必挠之”。一战后, 钢铁价格剧跌, 国内军阀混战,民国政府改变钢轨标准,到1924年,汉阳铁厂全部停产。

——摘编自夏冬《中国近代和现代钢铁工业发展道路的得与失——汉阳铁厂和宝山钢铁总厂比较研究的启示》

材料三   “十一五”以来,重庆钢铁行业显著提升,2011年重庆钢铁工业产值达到743亿元,年均增长 24%,钢材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年均增长24%;基本建成全国最大的船舶用钢精品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涂镀板生产基地;重钢环保搬迁完成后装备水平跻身全国先进钢企行列。当前,国际国内宏观形势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钢铁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国内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制约因素不断加强,与此同时,重庆市还肩负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加速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城镇化、农业化进程不断提速,这为重庆地区钢材消费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重视本地用钢需求 优化钢铁产业布局 ——业内人士谈重庆钢铁工业发展趋势》(2012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桑弘扬盐铁官营计划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阳铁厂停产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十一五以来重庆钢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024-05-16更新 | 22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第三次学业质量抽调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