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三星堆文化

材料一   1929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了大量玉石器,1986年对三星堆两个祭祀坑进行发掘,出土大型青铜立人、青铜神树、纵目面具、青铜神像、黄金面罩、金杖、大量玉器和象牙等文物一千余件。三星堆遗址的年代相当于中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是一个拥有青铜器、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建筑的文明;其城址规模很大,表明三星堆已步入国家门槛。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发掘了桂圆桥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东周时期的巴蜀文化,各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前后相承、延续不断。

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鲜见,也与埃及、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判然有别。青铜器显现出以尊为首,与罍、瓿、盘形成组合的礼器系列。其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青铜神像、神树等带有神异色彩的器物,表明这个古蜀王国独特的宗教信仰体系和神权、政权一体化的系统。

——摘编自段渝《三星堆与巴蜀文化七十年》等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夏、商文化的传播或分支;也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虽然受到中原文明较多的影响,学习和吸纳了中原青铜器和陶器中的某些形式,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具有明显的自成体系的结构框架,因此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古代长江上游的一大文明中心。


从材料二中选择一种观点,或者自拟观点,运用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及所学,对其进行论证。
2021-05-23更新 | 896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朝的对外交往
序号史料史料简介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记载了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得到唐太宗非同寻常的对待和传入中国的过程
《客使图》唐朝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壁画,画中有三个迎接外国来宾的鸿胪寺官员,另外还有着装各异的高丽、大食等地的使节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壁画描绘了唐朝前期十分流行的以快速、热烈、刚健为特色的中亚胡旋舞,舞者扬臂急速旋转,舞姿非常优美
武则天诏令《唐会要》记载武则天曾诏令“蕃国使入朝,其粮料各分等第给,南天竺、北天竺、波斯、大食等国使,宜给六个月粮”
何家村窖藏文物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大陶瓮中,有中亚粟特的金银带把杯、西亚兽首玛瑙角杯、萨珊(今伊朗)凸圈纹玻璃杯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诗作,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诗句,意为九重的皇宫打开了金红宫门,万国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
《唐国史补》的记载《唐国史补》是唐代李肇所著的一部史书,书中记载来华的师子国(斯里兰卡)船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集宝货”
波斯银币1955年洛阳北邙唐墓出土两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均为不规则圆形,正面为波斯萨珊王半身像,像外有连珠一周
(1)将材料中的史料按类型分类,并写出每类史料的序号。
(2)利用材料中的史料进行互证,并写出所得出的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结论。
2023-04-29更新 | 30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京故宫

材料一   北京故宫是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为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材料二   故宫文物迁移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北京故宫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并以此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任选两个阶段概述故宫文物迁移的路线及时代背景。
2023·广东佛山·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末,在印尼附近水下考古发现一艘公元9世纪的沉船——“黑石号”,出土了大量来自唐朝扬州、明州和广州的货物。其中两件瓷器“盈”字款绿釉碗和“进奉”款白釉彩盘是出自宫廷还是民间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玄宗时,多贯赐妃嫔和大臣。负责管理赋税的王供“岁进钱宝百亿,便入内库(又称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开启官吏向皇帝进贡之风。……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九月,出(售卖)内库罗绮、犀玉、金带之具”,用以补充军费开支。

——据《旧唐书》

材料二   唐朝“盈”字款的瓷器多为白瓷。“盈”、“进奉”、“翰林”款等宫廷属性明显的瓷器多见于唐长安大明宫等宫廷遗址之中,但在西明寺、长安新昌坊及河北易县等非高级贵族的唐墓中也有发现。

——摘编自齐东方《“黑石号”沉船出水器物杂考》

材料三   大历元年(766年),代宗生日,“诸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直缗钱二十四万。”肃宗、代宗以后,进奉者多以节度使为主,德、宪二朝进奉的区域集中于东南江淮诸道。

——项坤鹏《“黑石号”沉船中“盈”、“进奉”款瓷器来源途径考》


(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盈”字款绿釉碗和“进奉”款白釉彩盘这两件瓷器的出处并说明理由。
(2)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探究瓷器的出处”这一问题对于研究唐朝历史有何具体价值。
2023-04-19更新 | 692次组卷 | 9卷引用:历史(北京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河泊所遗址

材料一   上(汉武帝)使王然于以越(南越)破及诛南夷兵威风喻滇王入朝。……滇王未肯听。元封二年,天子以兵临滇。滇王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

材料二   近年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河泊所遗址(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东南岸的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附近)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挖掘出了道路、建筑基槽与河道等大量遗存。道路路面总体宽约12米,主体部分分层明显。在洪积层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瓦当、砖块、红烧土块、铜器、铁器、铜钱等,共计2000余件。其中铜钱有“五铢”、“大泉五十(王莽新朝通行货币)”等字样。


滇国相印                                 益州太守章               遗址中出土的部分简牍残片

2019年,在90号灰坑中发现了官印封泥“滇国相印”,这是继1956年“滇王之印”出土后,古滇国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弥补了传统文献关于古滇国史迹记载的缺失。2021—2022年在河道废弃堆积中发掘出837枚枚封泥,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官印封泥,有“益州太守章”等,涵盖益州郡24县当中的20个地名。此外在周边区域还发现了一些简牍残片,目前已辨认出的文字包括“滇池以亭行”、“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等,是反映当时益州郡行政往来的文书。

——摘编自蒋志龙等《河泊所遗址——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西南缩影》


(1)阅读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中所述史料的类型。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河泊所遗址的历史价值。
2023-05-16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村大墓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于未央宫,群臣遵其遗诏葬于霸陵,但霸陵的具体位置并不确定。

元代学者骆天骧在《类编长安志》认为:“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这个说法一直被后世沿用。但是,2011年考古专家勘探确认凤凰嘴地点并无汉代墓葬遗存,排除了其为霸陵的可能。

江村大墓在距离凤凰嘴2000米的地方,考古专家发现了该墓平面为“亚”字形大墓。“亚”字形在汉代是顶级配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考古专家扩大勘探范围后,发现一道东西长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左右的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汉文帝的窦皇后墓合围在一个大陵园内,两座大墓同处于一陵园内称为“同茔”,一人一墓一坟头称为“异穴”,正好体现出汉代帝后合葬“同茔异穴”的特点。下图:


江村大墓地表无封土,外藏坑出土了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器和铁器数量较少器较小,与史载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铜印章刻有“车府”“器府”“中司空印”等隶书文字,表明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这样的官署、府库大约有100多个,领导这些官署的一定是皇帝级别的墓主人。据此,江村大墓最终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西汉十一座帝陵名位问题全部解决。

——摘编自孙晓波《霸陵之谜:“江村大墓”发掘始末》


(1)阅读材料,概括指出江村大墓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的理由有哪些?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江村大墓印证了汉朝的哪些时代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烽燧遗址

2019年至2020年,考古工作者对新疆尉犁县境内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烽燧由三层或四层土坯夹一层芦苇草,中部夹放胡杨桁木垒砌而成。在烽燧南侧还发现有土坯垒筑的护坡。遗址中出土的文书、木简带有明确纪年,已发现有“先天”“开元”“天宝”等年号。出土的军事文书数量最多,详细记录了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有关的军镇、守捉、烽铺馆驿等各级军事设施名称。出土的木质实物标本记载了“计会交牌”制度(传递军情和政令),为国内首次考古发现。

烽燧遗址出土了《韩朋赋》《游仙窟》《孝经》等手抄本,都是当时风行一时的作品和书籍。出土的纺织品,主要为丝、毛、棉、麻四种。遗址中发现了34种不同的植物,其中粮食作物有水稻、青稞、大麦、小麦等,园艺作物有桃、杏、枣、核桃等;还出土了不少动物骨头,有马鹿、野猪、黄羊、鱼等,多数属于野生动物。

(1)烽燧遗址出土了哪些类别的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
(2)依据烽燧遗址的考古信息,概括其反映的历史面貌。
8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一

①花神芙罗拉(壁画)                            ②鎏金银壶

出土于意大利庞贝古城,花神穿着     出土于宁夏固原北周墓,图案反映了古希腊神话,

的丝绸衣服来自中国的汉王朝            来自波斯萨珊王朝

材料二   1517世纪,一些欧洲商船上就载有关于中医的资料特别是针灸的手稿,如1658年波兰卜弥格的《中医秘密》。该书中不仅介绍了中医理论,还绘有针灸穴位图,是最早以绘图形式向欧洲介绍针灸的著作。1675年,荷兰布绍夫根据自己被中国医生用艾灸治愈痛风的经历,出版著作介绍艾灸治疗痛风,在荷兰引发了一阵用艾灸治疗痛风的流行潮。1684年,布兰特在荷兰出版《痛风论》,介绍中国针灸术治疗风湿痛的效果。中国针灸及中医基础理论逐渐较为系统地被介绍到了欧洲。

材料三   原产美洲的玉米,明朝时通过多种途径输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清朝前期,玉米在全国多地有种植。

白菜(后来培育成功结球即大白菜)原产中国。17世纪朝鲜开始引种大白菜,并逐渐成为朝鲜泡菜的主要原料。19世纪,大白菜传入欧洲,在英国、法国等地试种成功。1875年东京博览会的清政府展台上,日本初见大白菜,明治政府花钱买回3株展品,直到20世纪初,有人把中国东北白菜的种子带到日本仙台,日本才培育出白菜,并广泛种植。当今,白菜成为日本市场上重要的食材。世界许多国家也都引种了白菜。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至少从三个不同角度,简述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