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晋南朝时期,门阀政治发展到鼎盛,政权更迭频繁,土地私有制的浪潮又汹涌奔袭,东晋南朝时期的庄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轨迹中大放异彩。战乱不息的中原大地促使士族冠带之家携家带眷避乱江左建立庄园,而战乱所导致的流民又为庄园的生产提供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据考证,当时为北来士族庄园建立重镇的会稽,直到刘宋时期也还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庄园使仓惶离乱的士族获得了安身立命之所,颠沛流离的移民重获安家立业之地。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被修建,原本为北方所种植的旱地作物被推广至南方。

——摘编自胡宗飞《东晋南朝庄园生产经营研究》

材料二:世族庄园在唐代以前为数众多,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最尊贵的世家大族”“不得不落到新兴军阀的统治之下”,众多世族庄园走向破败。中唐以后,通过市场化的土地交易,富民庄园方兴未艾。作为劳动力的“无田小民”,与庄园主之间经过协商与谈判,形成“明立要契”的租佃关系。这些佃农虽然仍是庄园的劳动人口,但已经不再以“奴婢”称之。中唐以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庄园产品剩余增加和交易盛行,庄园的经营功能逐步完善,农副产品的交易范围扩大。

——摘编自崔永盛《唐宋庄园和庄园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晋南朝庄园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时期庄园经济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庄园经济对古代中国的积极影响。
2024-05-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数万大军开进科威特,当天科威特全国沦陷。联合国安理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以14票对零票通过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660号决议,敦促伊拉克立即停火,并无条件撤军。8月7日凌晨2时,美国总统布什正式签署“沙漠盾牌”计划,向海湾地区迅速集结了24万陆海空三军力量,其中有当时最先进的F一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和最具有杀伤力的B一52战略轰炸机。1991年2月27日,美国宣布科威特的战争结束并于当天午夜停火,伊拉克最终在4月接受了停火协议。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海湾战争所展示的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摘编自安宁《海外战争对中东格局的影响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的启示。
2024-03-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历史(河北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的正统阅读始终是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流。在封建社会早期,阅读尚且是一种奢侈,把阅读作为娱乐则更是达官显贵和家境殷实的文人墨客的专利。封建社会中期以后,阅读娱乐性明显下移,尤其是明中期以后,戏曲小说成为传阅自娱的主要读物,就连女性也加入其中。此外,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发现阅读不仅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还兼具养生保健,预防和辅助治疗身心疾病的功效。明清两代,更不乏将自己的认识和亲身感受记录在著述中的文人。当然,读者的阅读目的至少具有以上一种或兼具其中几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下层百姓加入了阅读的行列,读书目的分化愈加明显。

——摘编自王余光主编《中国阅读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就中国古代的阅读文化谈谈你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民初,中国电影萌芽。在照搬和模仿西方电影的同时,中国早期著名电影人郑正秋开始把中国传统的“载道”“教化”思想观念带入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应如何定位并确定发展方向,是具有先进理念的电影人普遍思考的问题。在昌明电影函授学校的讲义中,周剑云和汪煦昌明确提出“影戏之使命”有以下几点:“赞美一国悠久的历史;表扬一国优美的文化;代表一国伟大的民性;宣扬一国高尚的风俗……”在他们看来,当时的中国人之所以“惧外”“媚外”,是因为所看到的电影尽是表现外国生活的美好,而表现中国人的则尽是些野蛮、腐败、卑鄙、龌龊内容。他们从电影人自身的使命出发,将电影视为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的利器,要为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争得国际平等地位。

——摘编自李少白《中国电影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里,国家文化宣传部门引进外国影片857部,其中苏联电影独占49%。20世纪6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建构具体表述为电影的“民族形式探索”,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雏注入镜头语言和形式结构之中,因而产生了《林则徐》《林家铺子》《枯木逢春》《小兵张嘎》《早春二月》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此后,林年同总结出中国电影独特的“单镜头——蒙太奇美学”理论,这无疑打破了世界电影长期存在的“长镜头”和“蒙太奇”理论界限,对世界电影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尹红《新中国电影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国电影理论的突出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业的发展不同于近代电影之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战后十年,英国基本上在法德之间维持了一种均势,进而使欧洲大陆保持在一种均势状态之下。英国主要是调整了与法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协调—遏制一合作的过程,一步步地打压法国压制德国的做法,最终使法国走向与德国和平共处的轨道,使法国由战后压制德国转变为容纳德国进入欧洲大家庭中,共同维护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英国的“和平战略”政治效果还明显体现在欧洲大国之间基本上处于一种均势状态,并在20世纪20年代这一短暂的十年中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但随着法国在一战后十年间外交的不断受挫以及德国得到了难得的喘息和纵容,二战的阴影又随之而来,可以理解为英国的均势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二战前的绥靖政策,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在这段时间的均势外交政策看似成功运用,终究又属自毁长城。

——摘编自李建伟《一战后英国均势外交政策在法国安全问题上的运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英国继续奉行均势外交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一战后英国奉行的均势外交。
2024-03-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河北卷)
6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计划体制下,中国流通组织的经营范围不仅受国内外市场划分的限制,而且其本身所有制单一,在计划管理和行政审批严格限制下垄断经营,流通组织事实上是国家分配物资的手段和工具,基本没有经营自主权,当然也谈不上企业的经济效益。1992年以来,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首先,国家商业行政管理机构进行改革。1993年,撤销原商业部、物资部,组建国内贸易部,主管全国商品流通,结束了生活资料流通和生产资料流通长期分割管理的局面。1998年,根据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决议,将国内贸易部改组为国家国内贸易局,作为商业流通行业的主管行政机构。其次,颁布和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系列与商业、市场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再次,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农产品风险基金,截至1996年,我国已经建立了粮食等商品储备以及管理机构。最后,发展各类中介组织。机电、金属等行业都建立了全国性专业协会;出现了审计事务所等专业性服务中介机构和中国劳务公司等从事经纪业务的经营性企业。

——摘编自裴长洪、彭磊《中国流通领域改革开放回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2年以来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92年以来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024-03-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河北卷)
7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印等七国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景帝于是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此时叛军正在猛攻梁国,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计划:“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几次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都不为所动。但他却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结果在西北遇到叛军主力进攻,由于有了准备,所以很快击退了叛军。叛军因为缺粮,最后只好退却,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这次叛乱经三个月就很快平定了,战争结束后,大家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之道。

——摘编自《汉书·周亚夫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基本做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亚夫能够平定七国之乱的主要原因。
2024-03-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河北卷)
8 . 【家具风格与社会变迁】

材料一   明式家具的狭义概念指明至清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尤其是从明代嘉靖、万历到清代康熙、雍正这二百年间,不论从数量方面还是从艺术价值方面来看,这一时期被称为传统家具的黄金时期是当之无愧的。明代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交易日益盛行,银两的价值也愈高。加上过去实行的“轮班”和“住坐”制,工匠以逃亡来反抗,迫使封建主不得不放弃限制人身自由的榨取方式,逐步准许工匠以银代役。...周起元在《东西洋考》序中说:“我穆庙(指隆庆帝朱载堂)时除贩夷之律”.....明清硬木家具,有很大一部分是用进口木材做成的。...万历时,戈汕著的《蝶儿谱》,详述可用特制的十三具三角形儿,错综变化,摆出一百多个样式....好事文人已经把家具的使用发展成为一种家具游戏了。

 ——摘编自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材料二   民国家具是就风格而言的一类家具,特指开始于清代晚期,兴盛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直流行到20世纪50年代初,以清代家具为工艺基础,在造型和装饰上吸收西洋(少量东洋)风格的一类家具。

——捕编自孙光瑞,张学彬《民国家具凤格特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式家具成为传统家具高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中式家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

材料二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粮食,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农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歌收时的救荒粮,玉米亦是如此。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种植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
2023-12-31更新 | 125次组卷 | 4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探究问题。

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谎言、恐怖、暴行、战争当道。

材料一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父亲是经营不善的犹太小工厂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诞生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二战前,爱因斯坦多次参与和平运动,纳粹于1933年查抄了他在柏林的住所,爱因斯坦从此常留美国普林斯顿。


材料二   战争结束了。德国领土又一次在大战后缩水。雅尔塔会议规定苏联获得战前波兰东部领土,波兰则从德国这里得到补偿。波德边界被西移到奥德—尼斯河一线。此外,苏联获得了柯尼斯堡。

整个德国曾经为保卫第三帝国而奋战。不少德国人直到最后一分钟仍然是希特勒的崇拜者。等他们醒过神来,眼前已经是一片片瓦砾。柏林、汉堡、科隆等大城市都被彻底摧毁。人们只好在地下室和废墟中栖身。全德国为法西斯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统计,自19399月二战爆发以来,德国共有五百五十万人死亡,两百万人以上伤残,一千五百万人流离失所。根据雅尔塔会议对德国占领的规定,194565日,苏美英法四国组建了盟国管制委员会。美国、英国和苏联各自占领了一片区域。从美国和英国的占领区中又划分出法占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义成著《不可不知的德国史》

(1)据材料一、举出纳粹统治使德国科学家外流的例证。
(2)据材料二、归纳纳粹统治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答出至少四点)
2023-12-2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交通运输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