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大多数历史学家来说,希腊政治生活中最为典型、最独特的成分就是城邦。很难用一个精确的定义表述城邦这种体制在规模、形态或社会和政治组织方面的多样性。粗略地说,城邦是一种由公民(成年男性)、没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妇女和儿童)以及非公民(客籍外邦人和奴隶)组成的共同体。这是一种确定的团体,占据着特定的区域,人们在特定或确定的政治体制下生活,不受外部威权的摆布,足以使其成员感到他们是独立自主的。城邦的大部分土地有可能无人居住,间或有农舍、村庄甚至小镇。但它必须有一个中心地点——宗教、政治、行政管理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点逐渐发展成一座城市(斯巴达是个显著例外)。一般城邦通常筑有防御工事,总有一个市场,一处召开公民大会的场所,一处司法与政府机关、行政和协商之地;早期政府的类型是君主制或贵族制,后期通常是寡头制或民主制。

——摘编自(英)约翰·博德曼等《牛津古希腊史》

材料二   从公元前334年到前330年,亚历山大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叙利亚、埃及以及波斯的腹地美索不达米亚和西伊朗。公元前331年到前330年的冬天,薛西斯位于波斯波利斯的宫殿被亚历山大付之一炬,波斯领导下的世界秩序正式终结。在攻占了波斯之后,亚历山大解散了他军队中的希腊分遣队,但是亚历山大穿过伊朗北部,继续向东推进,追击逃亡的大流士三世。公元前325年晚些时候,马其顿人终于成功横跨杰德罗西亚沙漠,为了庆祝对印度的再次成功征服,他们举行了长达一周的畅饮,以表达对酒神的敬意,亚历山大本人则在其中扮演狄俄尼索斯(希腊众神之一)的角色。亚历山大对印度的征服是古代将领所能进行的最大胆、最遥远的远征,印度也被牢牢植入了希腊人和马其顿人所熟悉的神话地理体系之中。

——摘编自西蒙·普莱斯等《企鹅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政治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建立帝国的历史意义。
2 .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正是“时代之问”的中国答案。丝路精神穿越千年,正绽放出愈发夺目的光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岭外代答》和《诸蕃志》等记载,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南宋商人到达的国家也有20多个。输出的商品以瓷器和各类丝织品为主,品种多达300多种,其海外贸易之繁荣前所未有。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制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梦梁录》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

材料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的重大意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建立后,所开创的一系列崭新制度,极大地推动了商周时期制度文化的变迁。西周初年,所推行的封邦建国制度和一套颇为严格的宗法制度,在《左传》等古代文献中有较为明确的记载。除此之外,王国维先生还曾指出:“同姓不婚之制,实自周始”,随着先秦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王氏的论断已逐渐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殷周之际,制度文化方面,在商代天帝崇拜观念逐渐淡去的同时,独具现实关怀和实践理性的礼制文化日臻完善,“周之文化,以礼为渊海”。西周时期,逐渐实现的由神本向人本的过渡,其价值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说:“西周制度文化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摘编自周书灿《论周初的制度建设与文化变迁》

材料二   周秦之际,国家在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周政、秦政这两种“治道”对周秦以后的制度变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西周初年,在周公的主持下,厘定出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并确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礼治”原则。秦统一后,经过激烈辩论,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继续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治国路线。据学者指出,西周政治的最大特点就是确立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族权与王权的二元结合体制,而“周秦之变”,变的就是作为国家社会二元一体基础的西周宗法制,从而使国家从宗族的躯壳中挣脱出来,建立起独立的政治系统。

——摘编自代云《黄河与中国历史上的周秦之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初制度建设的措施,并指出殷周之际制度文化变迁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秦之变在政治上的表现,并指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多样性是文明的本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文明进入辉煌的“轴心时代”,东方有孔子、孟子、释迦牟尼,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阿基米德,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奠定了各自文明谱系的基调走势,形成了一派百家争鸣、并行不悖的人类文明生态图景。文明是多样的,也是平等的,任何地区和国家都不应鼓吹“文明优越论”,将文明打上高低贵贱的标签;不应以唯我独尊的姿态将自己的文明标榜成绝对真理或普世价值,企图成为世界文明的最终出路。

——摘编自姜江《文明的共生》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自拟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二   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飙升,工人在巨大的压力下饱受折磨的故事。主人公夜以继日地工作,已经产生幻觉,把别人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并且将自己卷入流水线的皮带里。

——摘编自2019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三   二战后,以自然科学理论的大发展为基础,科学技术全面跃进,原子能的利用,在人类能源开发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革新了机器体系,实现了人类智力的延伸和解放,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新的合成材料的大量发现和迅速发展,构成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空间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人类远离地球向空间发展的新时代;生物工程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将大量产生出新的物种,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并将触发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海洋工程的出现和发展,开辟了人类社会广泛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广阔途径。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时代存在怎样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表现及特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百家学士呈现了浓厚的政治取向,其学说“务为治者也”。士人阶层及其文化传统的强大影响,使得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呈现为一种意识形态政治,与学术文化变迁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战国秦汉间的政治进展对应着各家学说的此起彼伏,堪称政治文化史上的奇观。秦以三晋法家指导政治,文吏成为秦王朝的主要行政承担者,儒生则惨遭“焚书坑儒”的打击。汉初以功臣及其子弟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以文法吏。即使武帝之后,儒家独尊,形成了“学者兼为官僚”的“士大夫政治”,文法吏仍高踞政坛。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求变因素,集中于建构灵巧而有实效的治国之术。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变迁的重要表征就是对国家政治宏观架构的重新思考。晚清的这种政治思维的出现是对中国近代政治危机进行全方位思考的必然结果。一旦把近代中国的政治体系放进整个世界文明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国家的衰败在一定程度上乃是因制度的僵化而引发的。中国几千年来的帝国体制演化到近代,由于自身内部的机制趋于老化以及外力侵蚀,已难以应付制度败坏的困境,新的帝国在旧的废墟上重新建构的可能性几乎丧失殆尽。当传统的政治演化机制面临几乎不可克服的困境时,人们只能到旧制度以外的文化视野中去寻求破解的办法。

——摘编自梁波《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至秦汉时期政治文化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政治文化变迁的认识。
2024-03-19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徽宗赵佶倡导“治病良法,仁政先务”,宋前期的中书门下和元丰改制后的三省六部作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主要负责疫情的分析判断、政策制定、组织协调与文书下达,以及信息渠道的沟通与保障等。翰林医官院作为中央最高医疗兼行政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疫病流行期间派医、巡诊、赐药和救治病人等。尚书省和剂局负责制造各类药物。医学机构、临时医院和慈善机构,成为国家防疫取得成效的制度保障和关键所在。宋代地方政府有关医学的职能也有所扩大,防治疫病、推广医书、发展州县医学教育和打击巫术等成为地方官吏的重要职责之一。地方乡绅、医学家、僧人、道士和普通民众等社会民众力量,在宋代疫病防治体系中发挥了辅助性作用,尤其在自然灾害和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广大乡村地区,地方乡绅、民间医学家和宗教人士等建立的救助机构,救济活动更为直接,效果也较为明显。

——韩毅研究员的《瘟疫来了:宋朝如何应对流行病》

材料二   19世纪前期英国公共卫生状况恶化的一个原因就是沿袭中世纪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与工业社会的要求相脱节。在19世纪之前,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一直处于地方层面,由地方当局进行管理,受自由放任思想的影响,国家和中央不插手地方事务。在1835年立法中,中央政府已经感觉到有必要对地方政府结构进行重组以使他们能够应付“低层政治’的挑战,他们希望完善“二元政体“结构,以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于是,通过公共卫生立法,英国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到19世纪中期,“应该”这样试验性的规定渐渐出现在卫生立法中:1848年《公共卫生法案》的第10部分,在不卫生的地区赋予这个法案强制力,但是这个法案只包含权力,而不包含义务,在付诸实践时没有义务做任何事情。然而,1866年《卫生法案》的第49部分‘卫生立法的语法需要强制性语气的功效。”

——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宋朝时期防疫制度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防疫制度的变化原因,与宋代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英国近代的防疫措施对今天世界防疫有何启发?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在思想道德与社会经济的双重背景下,一方面妇女所受到的思想约束相对较弱,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求妇女必须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劳动中来,这使她们具有完整的社会性成人身份。由此带来的社会现实便是秦汉时期的妇女得以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当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劳动中。所以秦汉时期的妇女不仅拥有较高程度的参政权、受教育权,在财产的继承和支配、婚姻的自主等其他方面也同样享有较多的权利,而这些正是她们和封建社会后期女性相比拥有较为优越地位的具体表现。

——摘编自岳岭《秦汉妇女权益和地位研究》

材料二   罗马实行的是嫁妆婚姻,它对于妇女而言不仅仅是获取陪嫁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嫁妆参与了社会财产的分配,嫁妆是古罗马妇女参与社会财产分配的一种形式。遗产继承制度给予了妇女更多的财产占有权和财产的处置权,它是罗马妇女参与社会财产分配的另一种形式。妇女在现实生活中冲破法律限制享有着更多的权利:有的妇女在家庭中占据主要地位,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承担者,有的妇女可以买卖土地,参与动产和不动产的经营。

——摘编自何越《古罗马妇女经济地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妇女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主要表现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罗马妇女经济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西方妇女地位提高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诞生的科举制度,到宋代起了极大的变化,考试的内容从重诗赋到重经义,取消行卷制,实行弥封制。考试环节除了乡试、省试之外,又增加了殿试。考试时间从每年一次,变为三年一次,录取名额大幅度增加。录取后由不能直接做官到直接为官。进士由不分等到分若干等。又另外实行三舍法,并大量录取特奏名进士。实行别头试,不许做官人作状元,种种变化可谓纷繁复杂,在这诸多的变化中,录取取士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影响最为深远。

——摘编自李裕民《寻找唐宋科举制度变革的转折点》

材料二   1905年的废科举产生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后果。在乡村造成办学主体由私向公的转变,减弱了民间办学和就学的积极性。新学制对贫寒而向学之家的子弟有所排斥,导致乡村读书人数量日益减少、平均识字率逐渐降低。而乡民对新教育传授的“知识”却不那么承认,使新学生在乡村中不受重视,流向城市寻求发展。乡村读书人心态也开始转变,厌弃固有生活,甚至轻视农民。随着城乡的分离,在都市中游荡的知识青年和失去读书人的农村都成为受害者。科举制废除的一个重要社会后果即乡村中士与绅的疏离,“乡绅”的来源逐渐改变,不再主要由读书人组成,乡绅与书本“知识”的疏离可能意味着道义约束日减,其行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转变,容易出现所谓“土豪劣绅”。结果是“劣绅”及其伴随的“土豪”、“土棍”、“地棍”、“土劣”等用语日渐普及,从一“独夫”的帝王统治变为“千万无赖之尤”的混治,恐怕是导致后来所谓“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罗志田《科举制的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考试的特点,并分析宋代的科举考试给当时的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废除科举后中国乡村社会发生的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绪九年(18年),康有为“购《万国公报》,大攻西学书,声、光、化、电、重学及各国志、诸人游记皆涉焉”。光绪十七年(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始讲学。他的讲学内容主要是“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取万国以比例推断之”,“大发求仁之义,而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他在“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之外,增加了“经世之学”,以“通变宜民”。他认为孔子“因时立教”,“天下道术至众”,而应“以孔子为折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陈独秀以《新青年》杂志为载体,以青年群体为对象,以法兰西文明为标杆,以民主、科学为利器,以伦理、文学、教育、社会等革命为内容,指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洗刷干净不可。因为民主共和的国家组织、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和君主专制的国家组织的旧思想社会制度、伦理观念全然相反,一个是重在平等精神,一个是重在尊卑阶级,万万不能调和的。”

——摘编自徐光寿《陈独秀与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与陈独秀思想的共性,并分析康有为思想的特点以及对其特点做一简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康有为的思想相比,陈独秀思想的明显不同之处,并简述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