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6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苏联探讨总结自己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中国共产党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国情,重新审视和探讨中国的经济建设道路,这种探讨成为1956年中共八大的主题。19565—8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体制会议,讨论研究如何改进经济管理体制。会议提出了《国务院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定(草案)》,经国务院全体会议修改后,提交中共中央讨论通过。195710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基本上通过了由陈云主持起草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决定(草案)》、《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决定(草案)》和《关于财政管理体制决定(草案)》。这三个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草案,总的精神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即把一部分工业管理、商业管理、财政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和企业。这三个草案经同年118日的国务院第61次全体会议通过和次年1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84次会议批准,以国务院名义正式公布下达,从1958年开始实施。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7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并概括其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957年经济体制改革。
2024-01-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新政是晚清王朝从19011911年所进行的十年改革。其内容如下   

主要内容主要措施
教育1901年,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继续派遣留学生。1904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6年,废除科举制。
军事1903年,设练兵处。全国编练新军36镇,凡45万人。
经济提倡和奖励实业。1903年设立商部。1906年,成立农工商部。
政治裁汰冗官冗衙。1906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1911年,组建内阁(皇族内阁)。

材料二   “接受新知识的青年,成为推翻清朝统治的先锋”。“当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新军成为推翻清王朝的主要力量”。

——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末新政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杜佑(736——812),出身于仕宦世家,他十八岁开始从政。在淮南经历了十三年,杜佑到淮南时,遭逢早灾,饥荒严重,他一面下令富户出售粮食,救济灾民:一面革除苛捐杂税,安定社会,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休整旧有的雷陂,还开凿了胡渠,……稻子产量很高,于是淮南兵精银足。杜佑生平好学,手不释卷,公事之合,……完成了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通典》。《通典》凡二百卷,分有九门。以……职官、礼、乐、民、刑、州郡、边防,每门又各分子目,专叙历代典章制度。《通典》整合历史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为史书编撰提供了新的素材。《通典》综合历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竟委穷源,为史书编纂开辟了新的途径;杜佑还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不但可以补正文的不足,而且指出材料的出处,便于稽考;“酌古之要,通今之宜,既弊而思变”;反对墨守成规……这就可见社佑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认识到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定征度上冲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的桎梏。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总结杜佑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阐述《通典》的重要价值
2023-04-03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4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6年春,随着越南战争的逐步升级,美国在越南战场越陷越深。为了及早结束越南战争,有人极力鼓动使用战术核武器。大多数美国战略家、许多政治领导人和参加过“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都竭力反对使用核武器。“杰森”小组是五角大楼的顾问组织,经过数月的研究论证,一份题为“东南亚的战术核武器"的绝密报告完成。报告认为,如果掌握了越共基地的准确方位,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决不会对战争结局产生任何决定性影响。越共的部队规模小,灵活机动,营地又极其隐蔽难以发现,相比之下,如果受到战术核打击,美军的损失将更为惨重。报告认为,使用战术核武器可能导致的政治后果就是战争进一步升级。即使敌人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性还击,美国在越南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的事实将导致影响深远的严重后果,最重要的后果可能就是跨越了核门槛。世界各国必将逮责美国使用战术核武器,甚至可能导致美日同盟条约的废除。美国也无法向国内舆论交代。

——摘编自【美】彼特+海斯、尼娜·坦嫩瓦尔德《美国为何没有在越战中动用核武器?》


(1)根据材料材并精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南亚的战术核式器”的绝密报告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东南亚的战术核武器”的绝密报告的主要内容。
2023-04-03更新 | 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5 .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关于魏晋南北朝和唐朝的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翟添庆文强调了胡族对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北魏后期,门下已经有了封取的权限,这为后来隋唐的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翟添庆文(日本)《国家与政治》

由于均田制是经过北魏平城时代近一个世纪实践的检验而逐渐完善的,它能够适应历经民族大融合浪潮冲刷的北方复杂的社会状况,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及此后的隋唐大帝国也都施行过均田制。

——李化《制度史研究应重视民族关系》

十六国时期诸胡族争霸中原,相继创建了地方政权,大量非汉族群与汉人群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在互动调适过程中实现了深度融合,变“炎夏之防”为“变夷从夏”,最后促成“华夷一体”。

——王磊《变夷从夏:十六国时期汉赵、前燕的政权建设与华夏认同研究》

(唐玄宗):“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五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买国家彩帛,被此丰足.皆有便利。”

——《全唐文》

唐朝的儒学典籍如《毛诗》《礼记》等一再被吐蕃“求取”。

——姚爱琴《论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屏风销画《仕女图》,该仕女头枝回鹘高馨,身着唐代妇女典型时装的袒胸襟和白底蓝色锦半臂、红长裙、林阴、丝织如意想头段。

——程地《唐基壁画中周边民族的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为该兴趣小组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研究此主题的意义。
(2)结合所学,依据材料提供的角度为该主题拟定研究提纲。(要求:提纲应角度全面、层次清晰.)
6 . 公元1000年前后的世界与中国

材料一:公元1000年的欧洲布满了一个个由公爵、伯爵、男爵或主教统治的小公国,这些公爵、伯爵和男爵都曾向国王宣誓效忠,国王赐给他们“封地”来换取他们的效忠和一定数额的税金。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方式落后。因此,这些国王或皇帝的代表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这一时期,森林、荒野纷纷变成农田。人口也逐渐多了起来,他们离开村庄,涌入城市。这些人渐渐成为手工艺人。为了有更多的东西可以交换,他们的产量越来越大,这就带动了交通与贸易的繁荣发展,促进了资金的流动。欧洲北部形成了以波罗的海和北海为中心的广阔商贸区。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商人们在海岸边建起了小贸易站,或者在港口定居下来,形成了一个个街区。

材料二:公元1000年,比起世界上其他民族,中国人的对外贸易联系更为广泛。他们跨越半个地球,向中东、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的客户出口高端陶瓷和其他制成品,而这些国家的供应商也会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商品。中国人没有经历全球化的准备阶段,他们本就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阐释公元1000年前后欧洲与中国各自的时代特征。
2023-05-27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启蒙思想

材料: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唯物主义成为启蒙思想的精髓,在启蒙思想家中,自然神论者占多数,其中包括伏尔泰、孟德斯越、卢梭在内。他们既要坚决摒弃体现封建神权的传统上帝,又未能摆脱宗教神学的旧观念,他们设计出来的上帝是关心人类“共同利益”的,能够体现卢梭所强调的人的“公共意志”,而且是自然规律的化身。材料二以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他们在哲学上继承和改造了十七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唯理论,彻底抛弃了宗教的外衣,推进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锋。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启蒙思想的影响结合中外历史史实对“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2023-05-27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明史》于顺治二年开始纂修,朝廷组建修撰人员,由满汉人员共同参与,康熙四年,徐元文为监修,推荐晚明遗老万斯同入史局,才真正开始编撰。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全部刊刻完成,历时九十余年。万斯同,浙江鄞人,师从大学者黄宗羲。康熙十七年招请黄宗羲修史,黄宗羲拒绝,但建议学生万斯同入史局,以“四方身价归明水,一代奸贤托布衣”劝勉。万斯同遂以布衣参编《明史》19年,不受官俸。其间,受到官方《明史》总裁官张玉书等人的延请,修撰不缀。由于当时去前朝未远,加上官修这一方便条件,《明史》能在十分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纂修成书。《明史》在选择材料时,凡史实靠不住的,一般弃而不取;有些材料本身没有事实根据,但流传较广的,则姑著其说,而指出其不可信。《明史》多载史料原文,特别是明代奏疏,凡切于当时利弊的,多经采录。《明史》中仪象、推步等都附图说明,可谓实行了郑樵提倡的“左图右书,不可偏废”的主张。

——摘编自南史明《明史评介》


(1)根据材料概括《明史》纂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史》纂修的影响。
2023-05-0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美苏两强并立于世界的新格局。战后西欧诸国军事上极度虚弱,经济上十分困难,政治上面临国内革命的形势,对苏联的强大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感到恐惧。美国利用在战争中膨胀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推动北约的建立。在美国看来,只有同西欧国家结成联盟才能有效遏制苏联,才能把西欧国家纳入以美国为首的联盟体系,乘机在经济上提出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国家,在军事上提出建立军事联合组织的建议,把西欧纳入美国战略轨道。1949年4月 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包括美、英、加、法、比、卢、荷、丹、挪、冰、葡、土 12国参加,此后,北约不断吸纳新的国家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从成员国的选择,军事机构的组成以及战略的演变,北约自始至终都控制在美国的手中,成为美国以欧洲为中心,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的利器。

——摘编自陈军平《试论美国在北约建立初期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影响。
2023-04-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战国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文字的应用日益频繁而广泛。因为各地民间的自由创造,字的写法很不一致,连偏旁也有不同,出现了汉代许慎所说七国“文字异形”的现象。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一个农业大国军民两政的处理, 法令的推行, 军情的通畅, 民间商旅的往还,亟需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文字, 所以秦朝统一天下之后, 当务之急便是进行全国性的“文字改革”。实行“书同文”后,小篆成为官方用字,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各系文字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秦朝统一文字之后又一次的改革, 是由“篆”及“隶”的文字改革, 史籍记载的程邈所作隶书的功绩, 应是在整理、规范在民间流行的隶书字体并且得到始皇认可而加以推广, 汉朝初立, 尽废秦法, 唯独“隶书”得以沿用,在隶书走向代表地位的同时,草书、楷书、行书嬗变,竞相争秀,形成多样化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郑涵文《秦朝大一统下的文字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文字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文字改革的的意义。
2023-04-08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