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美)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是什么?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图示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A、B两个时间段中国、苏联粮食产量不同变化趋势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摘编自张海鹏徐蓝等《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以“三三制”为原则的参议会制度,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成功执政的政权组织形式。边区第二届参议员219名,除共产党员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86人;常驻议员9人,其中党外人士6人;党外进步人士担任乡长以上各级行政领导的有3592人。边区浓厚的民主与抗日氛围,与国民党的假民主、真独裁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根据地各阶层人民出资出粮出人力,各方进步人士积极献计献策。如陕北著名士绅李鼎铭等11名参议员提交的“精兵简政”议案,在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推开后,达到了精简、统一领导、反对官僚主义、提高效能、节约五大目的。同时,抗战期间有4万多名有志青年经过敌占区到延安,爱国青年们讲:“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毛还有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

——摘编自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这里走来》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贡献。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认识。
2024-04-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00-1800年世界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


——据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澳门的转口贸易把中国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使中国经济首次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格局,晚明历史大变局的帷幕慢慢揭开。西班牙人的东来,大大拓展了历史大变局的深度与广度。稍后来到远东的荷兰人,建立了统一的“联合东印度公司”。西欧列强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西方学者将其概括为“丝—银”对流。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白银的流向,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白银流通对中国的影响。
2024-02-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程度。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   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市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摘编自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三   下列为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所指代的条约,并分析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的特点并简述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2023-11-28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

   
图2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殖民示意图

随着希腊半岛上城邦的不断涌现,岛上的人口密集起来。为缓解城内危机,城邦召开公民大会讨论移民远航。一切准备就绪,城邦组织船队,在首领的带领下,在目的地新建城邦(图1)与庙宇。随着时间的推移,母邦与新城邦间的关系有的日益亲近,有的日渐疏远甚至发生冲突。经过二百年的奋斗,希腊人大大扩张了自己的领地,他们习惯性地把移民地的原住民视为“野蛮人”。背井离乡的希腊人和这些非希腊人共同生活,相互交易,平分领地,甚至通婚。只有少数城邦能够成功驱逐原住民,或者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奴隶。

——摘编自陈燃《简明希腊史》

材料二   1502年,西班牙岛(今海地)正式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岛上土著的军事反抗被镇压。1539年,西班牙在古巴设立都督府,掌握行政、军事和宗教大权。从1493年建立第一个殖民地起,西班牙人大约用了近一百年时间,建立起了北起北美大陆中部、南到南美大陆上的智利和阿根廷的超级殖民大帝国(图2)。在被征服过程中,印第安人惨遭杀戮,幸存者被赶到种植园劳动。为补充劳动力,16世纪开始西班牙从非洲大量输入黑奴。

——摘编自赵卓煜《西班牙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与西班牙殖民扩张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希腊与西班牙殖民扩张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时性和共时性是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概念,借用到历史领域,历时性强调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演进,共时性强调的是在同一时间不同领域(或地域)的差异状态。对于历时性,我们以前强调过多,容易让学生产生历史是线性发展的错觉。其实,历史的不同领域(或地域)并非是齐头并进的,这个领域(或地域)已经进入21世纪那个领域(或地域)还停留在19世纪,这就是共时性。历时性思维和共时性思维并不矛盾,它们是互补的,学生掌握历时性和共时性思维,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问题。

材料二   某同学在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时,绘制了一幅世界格局发展的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提炼关于历史演进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关系的观点。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举例论证“历时性强调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演进,共时性强调的是在同一时间不同领域(或地域)的差异状态。”
(2)依据材料二的示意图,结合所学说明世界格局发展的“历时性”。
2024-05-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