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纽约时报》头条有人统计了1900年以来出现在《纽约时报》头条中最多的国家(地区)数据,制作了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三个阶段,自定主题,给予分析。要求:主题明确,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022-01-19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从古到今,世界经济的重心经历了几次大规模转移。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轨迹: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

世界经济重心变化线路(公元1年到2025年)

——资料来源: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015年6月3日报道,这张地图根据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绘制,利用了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对历史上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估算数据。公元1000年,中国和印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全球经济重心当时稳固地居于东方。在保持了820年后,经济重心开始向欧洲转移,之后又向北美转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世界经济重心已迅速地拉回原来的地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全球经济重心将向公元1000年时那样回到远东,不过要向北偏移很多。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以公元10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重心的变化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6-06更新 | 321次组卷 | 13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华侨华人与中国抗战和建设

时期

概况

相关事例

全面抗战时期

1940年中共《新中华报》社论中指出:抗战以来,他们(侨胞)献给祖国的捐款已在六万万元以上。南洋侨胞献给祖国的,单是奎宁丸一-种,其价值达二百五十万元。回国参战的同胞中间,还有活跃在西北前线的华侨服务团,以及出生入死的担任战地采访的华侨记者团。

1937年泰国华侨寄回的家书写到:“目下闸北(在上海)一带,悉遭敌人焚烧,……现沪上难民达百万之众,诚属可怜,然我人虽旅居海外,无不时时怀祖国,近日各制裁衣裤,寄回祖国,以赠伤兵,聊尽国民之职耳。”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海外华侨面对国内较差的投资环境和高风险,率先来到中国投资拓荒。商务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至2005年年底,我国累计吸收的6224亿美元外商投资中,至少有67%是由华商或华商主导的企业带来的。投资方式由中外合资、合作向外商独资发展;投资领域由加工业逐步转向机械制造等生产性项目和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21世纪初,高新科技及服务业领域投资比例有所增长。

邓小平指出“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菲律宾华侨施至成说到“我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一半是基于乡情,另一半才是基于商业考虑,……为祖国的富强作一点贡献,是每一位华夏儿女应该做的。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围绕“华侨华人与中国抗战和建设”主题,自拟论题,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严谨)
4 . 世界人口与经济

材料一   世界不同时期人口与经济(GDP)的发展速度(平均每个世纪的增长倍数)


材料二   6-9世纪,由于常年战争的破坏,西欧各地经济凋敝,社会生产力出现严重的倒退。随着社会的逐渐安定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出现了11-14世纪的拓殖运动,史称“大拓荒时代”。拓殖运动带动了农业全面发展,为西欧的社会进步提供了前提条件。从11世纪起,商品交换重新出现,并刺激了手工业的复兴。各地集市大大增加起来。在中世纪初期,城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0世纪时,西欧的城市开始复兴。从11世纪中叶到14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城市都复兴起来了。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编写组《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20世纪世界各大区域人口与经济(GDP)发展态势的变动

区域

人口(占世界%)

GDP(占世界%)

人均GDP(以世界为100)

1900年2000年1900年2000年1900年2000年
发达国家

32.7

19.7

62.5

58.7

191.3

298.7

发展中国家

67.3

80.3

37.5

41.3

55.8

51.3

——数据来源张善余、陈暄《20 世纪: 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回眸》


以比较的视角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提炼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06-2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5 . 高校西迁

材料一   据统计,1949年,全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带,西部边疆地区的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9%;从钢铁工业来看,沿海地区的钢铁生产能力占八成以上,而钢铁资源丰富的西部等地区几乎没有相关工业产业。“一五”计划时期,党和国家提出,要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分布工业生产力,要使工业基地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并逐步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

材料二   1949年统计,在全国205所高校中,118所高校分布于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仅有9所高校。19557月,高等教育部正式制定了《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七年调整方案》,高校西迁方案确定。参与此次西迁的沿海或大城市高校30余所。其中,为配合航空工业基地建设,华东航空学院师生坚决服从,教职工、家属、学生共5000余人如期抵达西安,为大西北贡献了第一所以航空为主从事国防科技高等教育的航空院校,即西安航空学院。西航先后研制出多种军事作战飞机,其首届毕业生也全部自觉服从分配,去到西北、西南、东北、中南等急需用人的航空单位。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研制出7-E型飞机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



阅读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对1955—1957年高校西迁进行解读。
2023-01-2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时代与报刊

据现有材料统计,五四运动时期,全国新创办报刊1000 种左右,选取部分有刊存的主要刊物如下表。



(1)阅读上述材料,概括“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报刊业的特点。
(2)如果让你在1840—1912年之间创办一个报刊,请为这一 报刊起名,并结合时代特征说明创刊理由。(要求:刊名须反映办刊主旨;办刊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2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选官制度变迁

材料   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数据来源: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选官制度的变革为视角,解读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发生的变化。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8 . 一个聪慧的欧洲人,如果习惯于思考一些国家的优势和不足,只要提出几个问题,即便不掌什么数据,也可对一个他此前并不了解的国家的人民有一个大致不错的认识。但若以为这一点也适用于中国、则大谬不然

——托马斯・梅多思《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漫谈札记》1847年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搞(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应上抓《考工记》,下抓《天工开物)。《考工记》是春秋末年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有关科学技术的官书。涉及的理论问题虽不多,但车轮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现象、抛物体的轨迹、水的浮力、材料   强度、器物发声与形状的关系等是古代科学知识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中国文明的重要标志。

——陆敬严《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的思想界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为《天工开物》撰写简介,并评析伯恩斯等人的观点。
9 . 小人物的人生经历也可以反映社会大历史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无锡市民贺星允老人从1958年始每天不落的记账,20多本家庭账册以平民角度记录下国家历史的巨变。下表数据是从贺星允老人20多本家庭账册整理出来的。

时间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一根大饼油条价格
1958年971.2元798.26元4分钱
1979年1568.3元1003.97元2角5分
2000年30595.12元13705.18元5角
2008年65872.45元39564.72元3元
2018年112358.68元78546.23元6元

——摘编自2018年12月28日《扬子晚报》


根据材料找出相互关联的数据自拟题目进行历史解读。(要求:材料数据之间有关联,自拟题目与选取的数据合适,历史解读合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原地区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出现于1990—1991年发掘的河南三门峡虢季墓,断代为西周末至春秋初。中国最早的关于使用铁制工具的文字记载,是《左传》中的晋国铸铁鼎。我国一些学者甚至历史书籍就曾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

2003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工程技术史》对整个秦代铁兵器做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陕西临潼下刘村秦始皇陵西刑徒墓秦始皇陵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江西遂川
铁戟2件铁剑1把铁匕首1件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铁铤铜镞80件

在汉墓发掘中,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铁兵器141件,但青铜器高达6751件,其中兵器1904件。一直要等到西汉中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

——摘编自《碾压世界的秦代“上古神兵”真的存在吗》


根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铁器时代的上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实证。(要求:观点明确,史料真实,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