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一个多世纪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了社会转折、制度转变、体制转轨、模式转换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现代化转折中体现了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规律以及东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同时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独特的内在逻辑。中国现代化无论对现代化理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和平发展都有重大贡献。

——摘编自段治文、蔡晓卫《中国现代化的世纪转折及其规律和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相关历程,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6-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国际话语权建设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阶段外交话语的构建及成果

时期构建方式外交话语部分外交成果
1949—1978年自主独立构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两个拳头打人”“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反殖、反霸、反帝”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1979—2008年借用西方话语构建和平与发展;“全方位”;“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中美建交;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加入WTO
2008年至今创造性构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亲、诚、惠、容”;“新型国际关系”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承办了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先后举办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摘编自李强《中国国际话语权:演进逻辑、构建维度与现实挑战》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当代外交史,围绕“中国国际话语权”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3 . [科技进步与社会生活]

材料一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 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 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摘编自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从蒸汽动力到智能技术,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产生了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 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丰富多彩。从衣、食、住、行到人们的思维观念,从个人精神面貌到社会结构,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经济与社会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多边外交成为一种普遍性、经常性和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不仅反映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斗争与消长,而且折射出国际体系演变和国际格局秩序调整的新情况。如,1814~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形成了拿破仑帝国崩溃后英、俄、奥、普、法五强共治欧洲的均势格局。由八个国家全权代表签署的最后议定书和一系列附件,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多边外交文件。由此形成的维也纳体系,在规范国与国关系和行为准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0年后,英、法、奥、土、俄为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召开的维也纳会议无果而归,则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多边外交失败的负面例证。维也纳体系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瓦解,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取而代之。

——摘编自于洪君《世界多边外交的回顾与思考(2012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多边外交”自拟一个论题,任选一个时期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唐以降,中国在处理与他国关系问题上实行“华夷秩序”,并以此逐渐构建了中华宗藩体系。“华”为中国固有领土、实效管辖,“夷”为周边藩属国,名义上以中国为尊,但其领土自治,定期朝贡。晚清以降,西方强国通过战争等手段,强行与中国缔约,建立更符合西方价值观的条约制度。自此,传统“华夷秩序”逐渐崩溃。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某学者认为,条约制度取代“华夷秩序”,是古代世界不平等外交走向近代世界平等外交的必然结果。试分析条约制度取代“华夷秩序”的原因,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或者反对该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2024-03-26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青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江淮大地人杰地灵,在历史长河中产生过许多位历史文化名人。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李鸿章是一位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他以一介书生投笔从戎,进而得以长期手绾兵符,掌握着当时在国内堪称装备精良的淮军,创建了近代化的北洋海军;以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而出任封疆大吏,活跃在晚清政坛上长达40年之久。李鸿章本人不无得意地说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梁启超甚至说: “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一言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要之,李鸿章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曰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者,亦势不得不手中中国近世史:此有识所同认也。”可见李鸿章对于近代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之大。然而,世人在不同时期对李鸿章的评价却相差悬远。稍微对历史有点兴趣的人都可能会了解到:早先李鸿章一直背着“卖国贼”的恶谥,被目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却逐渐被推崇为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倡始人和先驱者。

——欧阳跃峰《李鸿章和他的幕府们》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我心目中的李鸿章”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选角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2-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模拟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代货币的演进历程一览表

时期

货币演进的主要表现

时期

货币演进的主要表现

二里头遗址

出现海贝、仿制贝

北宋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开始出现铜铸币

纸币成为单一流通货币

春秋战国

形成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明、清

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晚清

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西汉至唐初

统一铸造五铢钱

南京国民政府

实行法币改革

铸行“开元通宝”钱

2016

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根据《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等编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中国历代货币演变的主要趋势,并就其中的一种趋势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并在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中不断巩固与壮大,其演进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内涵
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民族关系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
华夏认同认同中华优秀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论题明确,阐述必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1-16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 )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熊猫外交]

材料   新中国的“熊猫外交”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1957年,中国政府将大熊猫“平平”和“碛碛”以“国礼”的形式赠送给前苏联政府和人民。1972年,中国将两只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友谊大使赠送给美国。 同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国赠予日本“兰兰”和“康康”两只大熊猫。从1957年到1982年, 中国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熊猫外交”的演变经历赠送、租借、合作研究三种方式。1982年,出于对濒危动物的保护,中国不再向国外赠送大熊猫,转而提出了大熊猫租借方案——国外的动物园可以采用短期租借大熊猫的方式进行巡展。为了更好地保护大熊猫,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进一步宣布停止商业目的的熊猫出租。1994年开始,又以科研合作的方式送大熊猫出国。

——摘编自武新明《新中国的曲线外交》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的熊猫外交”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章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第二章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第三章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四章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

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第六章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八章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