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地中海时代”的称谓比较形象地反映了人类古代历史上那光芒四射的一幕,但将“地中海时代”代表人类文明的第一梯层,就完全忽视了与希腊、罗马文明同样璀璨的古代东方诸文明,忽视了人类古代文明多元化的历史实际,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概括。“地中海时代”所能代表的,充其量不过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梯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16世纪开始,“大西洋时代”到来了,以欧美为中心区的资本主义文明,确实以种种形式占有、流播和影响了整个世界,因而“大西洋时代”的命名是当之无愧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经过各种途径,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从而获得了讨论“太平洋时代”可能性的第一个前提。太平洋世纪或太平洋时代,不是短期或中期内容易实现的事,它应该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21世纪可能是这一时代的初期阶段。

——摘编自何芳川《关于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的提法》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中任选一个时代,并进行阐释。(紧扣材料信息,选取典型事例,表述成文,逻辑严谨,史实充分)
2022-11-27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四校2023届高三1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一定时期,标语口号通过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概括浓缩为简明扼要的句子来引领社会发展,从而被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40至
50年代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1949);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2);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195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958)
20世纪60至
70年代
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
20世纪80年代只生一个好(1980);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981);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86)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誓与大堤共存亡(1998);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2003)

——整理自韩承鹏《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所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2-01-17更新 | 10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学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20世纪初,梁启超等人倡导“史学革命”,在猛烈批判中国传统旧史学的同时,强烈主张创立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代替旧的循环史观、以“民史”代替“帝王将相家谱”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研究方法代替传统考据,以章节体例代替纪传体——新史学。五四运动后,出现了一大批以唯物史观方法编写的中国历史著作,以社会形态、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来期分章节。


请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史,为“史学革命”撰写一则历史词条。(词条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出该词条的概念包含词条所包含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性质,解释概念的内涵,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意义或评价。史实正确、概括精准)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此卷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约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一向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

2022年春晚的舞蹈剧《只此青绿》把《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以古典文学的叙事方式、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意念的流动构建起全剧的精神世界,通过人物的虚实交错、情感的古今交融,将悠远绵长的传统文化意象,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只此青绿》牢牢把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文博、舞蹈、音乐、文学和非遗传承中探寻和提炼符合当代视角的审美精髓。它不只用纯艺术的方式舞绘千里江山,还在建党百年之际完美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意蕴,也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自信。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局部)          央视2022年春晚《只此青绿》舞蹈剧(片段)

-----摘编自马季戈《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及人民网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另选一类中国传统文化(或一个作品),先简要介绍该传统文化(或作品)再阐述其现代价值。(要求:选取的传统文化或作品明确、介绍抓住要旨、现代价值阐述合理并有理论升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3-08更新 | 382次组卷 | 7卷引用:二轮拔高卷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5 . 北京是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下四幅图片见证了近代北京的历史。观察图片后,完成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依次说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用两句话来概括,你怎样认识这段历史?
(2)请你选择其中一幅图片,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设计一个解说词:(要求:所写内容包括历史背景、简要过程和主要影响。)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开始大量涉猎西学书籍,接受了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益知西人治术之有本”,“自是大讲西学”。他借用西学重新评估传统文化,指出纲常名教已不是治国平天下的灵丹妙药。他强调要想逃脱亡国灭种之厄运,变法图强是唯一出路。然“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中国“坐受凌辱”盖因“泰西户口少而才智之民多,吾户口多而才智之民少故也”。为此,他建议朝廷大力创办新式学校,把西学引入其中作为主要课程,同时急派学生赴美日等国留学,学哲学,化,电、商、矿等科。康有为的西学思想有不少真知灼见,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可借鉴之处。

——摘编自中松欣《康有为与西学》


概括材料中作者对康有为的西学思想所作的结论,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该结论加以评述。(要求:态度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标语口号,具有很强的倾向性,是时代精神、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概括及凝练。它不仅是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时代的符号,由于具有简短、精练、朗朗上口、易于传播的特点而被重视和普遍应用。

中国近现代部分标语口号

时间标语口号
20世纪20年代
“打倒列强,除军阀”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世纪30年代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兵民是胜利之本”
20世纪40年代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和平”“民主”“团结’
“将革命进行到底”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向雷锋同志学习”
20世纪70年代
“两个凡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来
“一国两制”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选择其中的两至三个标语口号,概括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021-07-19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京剧的孕育要从1790年开始。各大戏曲名班进京献艺,由此产生了京剧。京剧采取了简单且富有变化的板腔成为唱词的基本形式,语言贴近民间口语,易于艺人把握和民众理解。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艺术、自然科学渐渐传入中国,社会上进步的思潮为京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养料。同治、光绪年间,江南经济发展,交通较为便利,北京戏班中的名角南下,由此京剧艺术在南方日渐流传开来。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逐渐变得开放,人们的戏曲观也得到改变,戏曲的文学性逐渐增强。在改编创作剧目时,强调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演员通过和笔者(文学界人士)接触,提高了戏曲演出的整体水平。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与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京剧工作者创造出集抗日、生产、教育为一体的新剧本,为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得到改善,京剧也慢慢开始复苏。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因而我们要加强京剧文化的传承,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摘编自李雅欣、段妍《论述京剧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艺术特征》等


上述材料体现了京剧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征。从中概括一个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特征概括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