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初年吉林省议会弹劾都督案始末

时间经过
1912427吉林省临时议会成立。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议会有议决地方法律、预决算、地方税收,答复地方政府咨询,监督地方行政,弹劾违法官吏等权力
329
420
吉林都督陈昭常两次任意修改银元银与吉平银(吉林地方货币)的比价,给吉林金融、经济造成了极大混乱
630吉林省临时议会去电大总统、参议院,弹劾陈昭常贻误地方、违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四事,请予陈昭常辞职
730吉林乌拉镇农务分会、商务分会、议事会、董事会分别上书陈昭常与议会,请求“陈督自今而后拥护议会,博采群言,挽回议会代表……化除官民猜忌”
此后吉林省临时议会大量列举陈昭常违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信用亲信、纵容官吏贪赃等事实情况进行弹劾
1913
613
袁世凯批准吉林都督陈昭常辞去都督兼民政长职务

——据李万彦《民国初年吉林省议会弹劾都督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民国初期的社会政治进行评析。(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祚昌先生)对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法做了实质性的改进,使以往干巴巴的世界史变成了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活生生的历史。其概要如下:

教材编写方法

教材的内容

采取了整体史学的宏观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站在全人类的大视角,对世界历史进行纵横交错的宏观把握。改变了以往世界史只注重政治、经济史的做法,增加了社会史的内容。
加强了对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潮的研究力度。
重视对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研究。
重视历史人物的研究等。

——摘编自陈海宏、吴倩《刘祚昌先生的世界史研究》

请对刘祚昌先生关于世界近代史教材编写的观点进行评析。(说明:可以在“教材编写方法”或“教材的内容”中任选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整体角度出发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前中国人自以为居天下之中,是谓“中国”,中国与周边甚至更远的“四裔”,共同构建着“天下”的完整。在论述“天下”与“国”的关系时,梁启超在1896年的《<说群>序》中明言“天下之有列国也,已群与他群所由分也"。近代中国仍"以独术治群",泰西近百年则是"以群术治群"。他在1899年又说道:“中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无有文物,无有政体,不成其为国,吾民亦不以平等国视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梁启超提倡建设“世界主义的国家”。认为“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世界”,希望建立一个作为“世界的国家”之中国。

近代国人从“世界”视角看自己“国家”的取向,为中国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想要“进入”世界,成为一个"世界的中国",其实就是要为中国在世界确立一个更好的位置。这是好几代中国读书人向往和努力的目标,也是一个充满了彷徨的探索进程。

——摘编自罗志田《近代国人世界观的思想谱系》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历史知识,评析材料中梁启超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仍在继续,但随着轴心国的不断溃败,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已经到了着手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时候。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认为战争结束后,国内外形势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所以,必须在战争结束前利用盟国有求于美国,而美国国内普遍关注击败法西斯的时机,拟订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具体方案。在罗斯福及其幕僚们看来,法西斯的巨大威胁促使苏联与美英建立了战时联盟,尽管战后法西斯的威胁会消失,但仍存在维护和平的共同需要。况且苏联在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战后为了获得上百亿美元的美国援助以重建经济,将不得不继续与美国合作。因此,战后大国合作仍有可能。基于这一设想,罗斯福设计了以美国为主导的美、英、苏、中等大国战后合作的蓝图,力图通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维护战后的世界秩序。

——摘编自沈志华《冷战国际史24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罗斯福所设计的战后世界秩序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宪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628日,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签订《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主导,但是各方意见分歧很大。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被证明是一名实在的外交官,他奉行“光荣孤立”政策,不愿意看到法国单方面坐大,目标是欧洲的权力平衡。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张严厉地惩罚德国,他不想错过一个打击法国宿敌的好机会。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关注点是维持世界各国之间的良好关系——既不愿意英国的计谋得逞,也不愿意法国太过膨胀,于是美国在和会中便来回斡旋于英、法等国之间。

——摘编自陈冰《重新认识凡尔赛条约对当下有怎样的启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对德处理方针的分歧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3-11-01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热身考(一)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商业革命,对于中国的商业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宋代的商业革命,我国实现了由内陆型国家向海陆型国家转变,并表现出向海洋发展的倾向。这个转折的实质性内涵是:从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单一种植经济过渡到多种经营,从基本上自给自足转向专业分工有所发展,从主要生产使用价值转为生产交换价值,从习俗取向变为市场取向.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

——摘编自刘毓庆《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商业革命浪湖及启示》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1979年不同时期的对联

时间地点对联
1912某地农村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民国初年/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国民革命时期/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
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江南农村平分土地,斧头开辟新世界;
阶级斗争,镰刀割断旧乾坤。
1945成都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1949/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958/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1979农村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
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任意两副对联进行评析。(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13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鹿寨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近代以来,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不断形成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城

材料   在鸦片战争前,长城在中国主要是作为一种苍桑、悲凉的象征物为人们所认识,并且具有浓厚的保守和令人畏惧的负面色彩。

鸦片战争后,一些文人志士开始通过长城表达忧国忧民、保家卫国的思想,如林则徐就曾在遣戍伊犁途经凉州时写下“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的诗,长城在这一时期初现国家象征意义的端倪。

1933年开始,在中国先后出现了“血肉长城”“钢铁长城”等词语,特别是之后最流行的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号召国民“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起到凝聚人心、动员全民的作用,此后以长城为题材的歌曲、照片绘画、诗歌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国家象征的观念为广大民众普遍认同。

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其中的“不到长城非好又,屈指行程二万”一句展现了强烈的鼓舞力量与乐观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明确指代国家及政权的元素上开始大量使用“长城”符号或形象,如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历套人民币上几乎都有长城的形界,在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长城元素也大量使用。长城的象征意义也发生了微妙变化。

——摘编自王雁《论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以来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形成进行评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世纪”一词,最初出现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专指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之间那段时间。……西方学者研究中世纪史历来以西欧为对象,不包括东欧的拜占庭和俄国,更不包括阿拉伯及其以东地区,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世界中世纪史。他们往往贬低中世纪的意义,有的甚至认为那是一个黑暗时代,没有多少成就可言。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论国家》等著作中也使用“中世纪”一词,但赋予了它新的科学内容——专指封建社会。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反对把中世纪仅仅看成是黑暗时代或野蛮时代的非历史观点,指出它的巨大进步。事实也是如此,封建社会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方面比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前进了一大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中世纪”的史学观点。(可整体评述也可评述任意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吴淞铁路的拆与建

1876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铁路,招致清政府的强烈反应。经过交涉,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在两江总督沈葆桢的主张下拆毁。

材料一   英国《泰晤士报》载:其处置吴淞铁路一事,人皆知之,中国止进益之党不作他事,止以禁止改变为务。毁弃铁路主议何人,不可得知。闻共有七人,史册内载历来开创有七个圣人,似此可编列“七愚”姓名,传之后世。

——摘自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

电线、铁路皆中国数年后不能自己之事,昊淞则非其地。洋人所以不患亏本者,冀中国许其起卸进出口货物耳,不告而擅为之,于国体有损,即买归中国,断无自乱关章,以开漏税之端。

费钱买之,又必费钱续之,且必仍用其人……任彼自造害也,我买而续之亦害也……并无轻者。

——摘自(清)沈葆桢《沈文肃公牍》

材料二   1898年,在吴淞铁路原路基的基础上又重新筑成了铁路(淞沪铁路),此时距吴淞铁路拆除已过了21年。考虑到清政府也正是这个时候才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吴淞(淞沪)铁路的拆和建,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化迟误的一个缩影。让国人痛心的是,1898年铁路重建的时候,国家主权的丧失,不仅没有比1877年减少,反而是大大地增加了。

——摘编自苏生文《中国早期的交通近代化研究》

(1)对于吴淞铁路的拆除,材料一中两则史料的看法有何不同,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吴淞铁路的拆与建”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