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朝议是封建社会重要政治制度,当国家面临重要事情及君王遇到难断之事,皇帝便会召集三公九卿及相关官员召开会议,商谈解决方案,最终决断仍归皇帝所有。《史记·秦始皇本纪》就记载了秦朝的一次朝议场景: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后世学者,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他还称李斯等秦始皇得力的政治助手们“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


请回答:
如果“朝议”的方式不再采用,李斯等百官还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吗?请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020-12-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出版的六卷本的《英国通史》中,第四卷的题目是“转型时期——18世纪英国”,在本卷的序言里面,作者写道:就英国历史而言,“18世纪”通常指1689-1815年这一百多年时间,1688年“光荣革命”被认为是一个新时代的起点,而1815年反法战争的结束可算作是这个时代的终结,英法两国一百多年的殖民争霸告一段落,“日不落帝国”初见雏形。


一般来说,十八世纪指的是1700-1800年,但是材料中却说“英国历史上的‘18世纪’通常指1689-1815年”。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0-12-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02年,梁启超在《国之旧史》中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阅读材料(如表),回答问题。

历史的记忆

相关人物记载出处
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使粤前夕:“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苟利社稷,不敢竭股肱以为门墙辱”《林文忠公传》
1840年“八月后,启明星伏不见……以英夷作乱,水师提督关天培、湖南提督祥福阵亡为应验之证”《英夷入粤纪略》
1840年8月,林则徐被革职钦差大臣后,“抑知夷性无厌,得一步又进一步!若使威不能克,……制造炮船,则制夷亦可裕如……苟有裨国家,虽顶踵捐糜,亦不敢自惜”《密陈办理禁烟抗英不能歇手片》
1840年9月,道光帝下旨将林则徐革职:“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林则徐赴戍途中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传》
赫德“事实上,不正常的情况才是一切弊端的根源,这就是,外国商人享有特权地位,不受中国的司法管辖;传教士也同样超脱了中国法律的束缚,他们的到来促使各种流弊滋生;外国官员根据条约采取了其他地方闻所未闻的行动”《这些从秦国来:中国问题论集》
孙中山1900年惠州起义未成功,孙中山曾回顾说,在广州起义失败时,人们还视其为“乱臣贼子”,而到惠州起义失败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表明“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孙中山全集》
义和团民时为怀来知县的吴永说:“庚子之役,于吾国创已巨矣,痛已深矣”“然拳匪虽陋,尚知愤外侮之侵迫,同心以卫国家,特苦其智不足耳。缕指二十年来之事变,吾未尝不叹此辈之影响,犹为未可厚非也”《庚子西狩丛谈序》
一位御史在奏折中所说:“方今天下强邻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愤激久矣。每言及中东一役,愚父老莫不怆然泣下,是以拳民倡议,先得人和,争为投钱输粟。倡始山东,盛于直隶,现传及各省。所至之处,人多羸粮景从。父老莫可拴束,妻子不阻挽,独悻悻以杀敌致果为心”《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观点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伏尔泰对古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大加赞扬,认为比之印度、波斯和土耳其的政治统治形式。中国要幸运得多。在这里,“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烦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六部属于帝国各官府之首,六部之下有44个常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因此,在伏尔泰看来,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中国古代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对于伏尔泰的观点,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行政运行机制的认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行文流畅)
2020-09-1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20世纪60年代初,雷峰在日记中写道:“青春,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简介
张秉贵
(1918--1987)
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79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进喜
(1923--1970)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等。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1977年,他考入了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黄大年
(1958-2017)
1992年,他被选送至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他被选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雷峰认识的理解。
2020-09-10更新 | 237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东印度公司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是一个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另一种掠夺手段是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其中,鸦片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再走私运到中国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1874年1月1日解散。

——摘编自[日]浅田实著《东印度公司》


(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过程中角色的演变。
(2)《泰晤士报》曾评价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显示了中国古代选官用人制度变化的多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的一种变化趋势并谈谈你对此种趋势的认识。
2020-08-19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任何外来观念、学说,即便是再先进,只有与本国国情和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而在探索“中国化”的过程中,只有与时俱进,与世界文明潮流取同一步伐,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救亡和启蒙一直是两个突出的课题。1986年,学者李泽厚发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论文。他在文中指出,五四时期,“启蒙性的新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反帝政治运动”的关系 是“相互促进”,遗憾的是后来严峻的危亡局势迫使政治救亡压倒了思想启蒙。李泽厚的观点遭到了学术界的普遍批判。王元化认为,“把启蒙和救亡看成全然相克是不对的”。金冲及指出,“从根本上说,是救亡唤起启蒙。”

——摘编自曹明臣、谢梅《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与救亡》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启蒙与救亡”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分析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0-05-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重庆市高三模拟调研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五)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可波罗游记》是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记述他经行地中海、欧亚大陆和游历中国的长编游记。它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马可·波罗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最长,他的足所至,遍及西北华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他在《游记》中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

《马可波罗游记》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它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可・波罗游记》的感想。(要求:围绕材料中的内容,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9-06-0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