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新疆是个好地方。2022年7月12~15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新疆进行了为期 4 天的考察,并指出:“我们要好好研究新疆历史,真正认识到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论证新疆在民族交往中发展,并与内地各族人民共同进步这一观点。(要求: 史论结合,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上图中任选3个及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运用所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予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决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惟此种现实中所产生之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2年)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或世界史的具体史实,就所提取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2-01-12更新 | 320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景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的漫长历史从来没有脱离过与另外的国族、另外的思想、另外的信仰、另外的风俗的交光互影,文献中保存着与另外的文化、另外的社会实践、另外的心灵交际的丰富记录。这使中国认识了“他者”和异域,并且借助于与“他者”的来往和与异域的交流而更好地认识了自己。对于这种与“他者”的对话,过去人们更多地体认到的是如何丰富了我国物质文化和艺术生活的内容,实际上,这样的对话也同时引发了人们对另外的思维方式的注意。中外文化异同的比较有助于破除思想上的畛域之见,改变仅凭自我存在、自我经验而形成的思维定式。

——摘编自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


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1-06-28更新 | 396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