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正如李约瑟先生指出的,在互相隔绝的各种文化中有不少并行的相似的发展,特别是在较早阶段,思想、发明、技术或机械越是简单,它在世界各地独创的可能性就越大。尽管如此,东西两半球的文明演进道路及表现所存在的不同是本质性的问题。印第安文明所具有的特点,在东半球文明中是罕见的,甚至是根本没有的。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往往用自己所熟悉的知识去比照新发现的事物,用已有的思维定势和结论去套新事物,用东半球古代文明的演进方式去套印第安文明,于是就会得出一些不伦不类的结论。拉美印第安古文明是人类认识最迟的,研究最不够深入的,结论相去甚远的新领域,我们对这些文明的认识与评析,必须尽可能科学客观,实事求是,要树立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是极为复杂曲折的,是无比丰富多彩的观念,承认人类历史的发展道路是多元化发展。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提取材料信息,从拉美印第安古文明发展特点的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述明确,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逻辑通顺。)
2 . 博览会

材料一   1849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提出要举办万国博览会(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向世人展现时代的荣耀。博览会要展示每个国家的产品,应有尽有。等到一切打算都有了头绪,他召集了一个委员会,公布其计划大纲,得到委员们的赞成。大厂家热烈拥护,殖民地和东印度公司表示赞同,各大国踊跃送来展品。议会经过讨论后,通过了将博览会设在伦敦海德公园的议案。18515月,在灿烂夺目的场景与欢欣鼓舞的气氛中,万国博览会由女王主持了开幕典礼。

——摘编自(英)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

材料二   1906年,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决定在中国举办博览会。自1908年春起,他几乎一直把筹备南洋劝业会(即博览会)作为其工作重点,任命江苏绅商张謇为南洋劝业会“总理”,具体负责筹备事宜。端方要求所属各部门认真落实,又直接给上海、苏州等地商会去函,请求认购商股,共襄盛举。随后他又电函张之洞、袁世凯,希望他们在北京斡旋以使之成。19097月,端方调任直隶总督后仍在为南洋劝业会操心费力。19106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商品博览会如期在南京隆重开幕。南洋劝业会的展览持续了6个月。当年获奖的一些产品后来大都成了饮誉海内外的名优特产。南洋劝业会吸引了中外客商十万多人与会,周边地区前来参观游玩的市民更是不计其数。

——摘编自张海林《端方与清末新政》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近代博览会所折射出的中、西时代特征。要:依据材料和题目要求提出一个论点,依据论点进行论述(分别概括近代中、西方举办博览会的特点,分析原因),最后进行总述。
2022-05-02更新 | 10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对于1787年宪法的民意基础与合法性问题,多有争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高法院为非民选的机构,在美国的宪政结构冲突中拥有最终的裁判权。参议院的人员每州两名,和每州的人口数量不构成比例关系,其人员由各州议会指定而不是民众直接选举。……总统由每州选举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而不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材料二 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于宪法之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都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目的在于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
——[美]海斯、穆恩、韦兰著《世界史》
材料三 “民意”是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合法性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现代政治学认为,民意不仅指民众对政治权力的认同,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它注重“(政治)绩效”。
——摘编自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最高法院、参议员和总统的产生方式,并指出这些方式的共同特点。
(2)你认为材料一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二的认识之间有何关系?宪法制定者“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三对“民意”内涵的界定,请你试论证1787年宪法制定的合法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蒙学十三经当中的其中六经表(注:蒙学指中国旧时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类别书名成书年代主要特点及内容

识字类
《三字经》普遍认为产生于宋代最浅显易懂,取材典范,包括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
《百家姓》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
《弟子规》清代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朱子家训》清初通俗易懂易被人接受,语言骈偶易记忆;讲述治家要求,希望人人都成为一个真善美的人。
韵语类《声律启蒙》清代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让儿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典故、知识类《龙文鞭影》明朝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

依据上表内容,概括一项有关蒙学教育特点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5 . 世博会是历史的滤镜,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世博会

时间名称举办国主题简介
1958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比利时科学、文明和人性各参展国的展示都强调了现代特色的表现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在展馆设计、展示布置和展品选择上,都突出科学技术与思想理念的演绎,为以后的世博会提供了典范。由于是战后第一次世博会,各国对参展非常重视,竭尽全力在这个创意舞台争奇斗艳,各国设计建造的展馆建筑千姿百态,令人目眩。
1962西雅图21世纪博览会美国太空时代的人类本次世博会首次展出了航天器,表明人类已经能够进入宇宙。商业和工业的世界是最大的主题展区,许多参展家,如加拿大、印度、日本、瑞典、法国及阿拉伯等,以及企业如IBM公司、标准石油公司、通用电气、福特公司,都参与了这个展区的展示。
艺术展区由全球61个著名博物馆出借的艺术品组成,包括米开朗基罗、提香、伦勃朗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东方古代艺术品、印度艺术作品等。
娱乐展区展示了各种娱乐方式,从芑蕾到拳击,从爵士乐到戏剧,应有尽有。
1964纽约世界博览会美国通过理解走向和平本次世博会因为商业气氛太浓而使参观者驻足不前。博览会展示了全世界注目的复合屏幕、座椅连动式影像式娱乐、伏兹镜头、“这是小世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示了可口可乐。到今天,可口可乐已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饮料,也是美国方式最具体的代表。“迪斯尼”主题公园的设想也因本届博览会而诞生。
1967蒙特利尔博览会加拿大人类与世界在“人类与世界”的主题下,共衍生了5个副主题:供给者一人类、生产者一人类、探险者一人类、创造者一人类,以及人类与音乐。世博会期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马戏团到游乐场表演,丰富多彩的动物表演和杂技项目吸引了大量参观者。蒙特利尔世博会是群星闪烁的世博会,众多明星光临世博园区为参观者演出。
1968圣安东尼奥半球博览会美国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美国展览“在美国汇合”介绍了美国的移民史和移民的作用,最确切的体现了文化多元性的世博会主题思想。美国在会议中心的展览厅回顾了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并对将来作了科学的展望。艺术展览中有第一次在西班牙以外地方展出的价值连城的西班牙艺术珍品。此外,还有苏联的芭蕾等表演。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六十年代世博会所体现出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并做出解释。
2023-09-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大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因杂居相处、互相通婚等原因,社会和文化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差异性缩小,共同性增多,最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个民族。民族融合是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进步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民族是各民族血缘和基因的融合体,汉族有少数民族的血缘和基因,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的血缘和基因,各少数民族间血缘和基因也相互渗透。

——摘编自何星亮《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和类型》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降职或罢免)。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盖高有篡夺之意,故指鹿为马,以验群情之顺逆。后高使其婿阎乐杀二世于望夷宫,迎立扶苏之子婴。

——《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高为什么能够“势倾人主”,群臣又为什么“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请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内容和特点,兼从其他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2019-12-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7高二·青海·阶段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晚清是一个大转型时期,其变化的步伐在1895年以后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狭隘性日益明显:有远见的人士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必须拓宽对西方的认识和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和工业技术,还应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系、社会结构、科学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对这些领域的西方作品进行翻译,成为改革和革新最主要的前提条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选自2012年全国高考试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5年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在思想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要求:从外部动力、内部动力两个方面来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7-07-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首发】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晚清是一个大转型时期,其变化的步伐在1895年以后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狭隘性日益明显:有远见的人士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必须拓宽对西方的认识和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和工业技术,还应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系、社会结构、科学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对这些领域的西方作品进行翻译,成为改革和革新最主要的前提条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选自2012年全国高考试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5年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在思想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要求:从外部动力、内部动力两个方面来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0 . 战争与国际格局。

材料一   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

起点

主要的主张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部分中国学者
1937年七七事变部分中国学者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国际上大部分学者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部分欧洲学者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部分欧美学者

                                                                                                         ——摘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宏观反思》等

材料三   1991年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消失,国际关系两极格局彻底崩溃。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例如,美国专栏作家查尔斯克劳萨默在《外交》季刊1991年春季号上撰文,将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后的时期称为“单极时刻”。但是,环视全球便可以看到:欧共体、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巴西、东盟等地区大国和地区集团,以及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世界事务的影响都不容忽视。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加以说明。
(2)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多种观点,分析其原因。
(3)提取材料三中关于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格局的不同观点。任选其中一个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2024-01-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选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