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1 . 【谈一谈】

罗马的征服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经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格认为“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以这个观点为主题,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2-12-0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2 . 【谈一谈】

精明的古罗马政治在征服地建立了公民制度,赋予他们“伙伴关系”,使他们在土地分配、军队服役和获得战利品等方面享有权利。尽管罗马人毁灭了征服地的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和科技,但却将其中实用的部分为己所用。他们将数学用于测量,精确地计算帝国的国土而不是靠抽象的逻辑。罗马的地图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今时之有与往昔之地有何关系?如何将地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他们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法律和建筑领域。他们建造了伟大的水渠工程,他们的立法思想吸收了凯尔特人和拜占庭的法律模式并影响了后来所有的欧洲国家。

——维森特·韦格《绘出世界文明的地图》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罗马文明的认识。
2022-09-27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2课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3 . 【谈一谈】

材料   我们正处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之中,他刚刚开始,就显示出惊人的创造力了。以智能化技术为牵引的这场新科技运动,犹如一场“风暴”,席卷各个领域,预计会在21世纪的前半期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化与以往的科技革命技术不同,是以模拟人的智能、替代人的智能,甚至改变人的智能为特征,把智能应用到广泛的领域,从而开启发展的新境界,造成经济、社会,甚至文化的大变局。从以往的发展看,新的科技革命总是会推动新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这场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会催生新的经济领域、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从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智能化不仅创造更高的效率,而且创造更新的方式。鉴于此,乐观者认为,传统生产方式所存在与积累的问题也可能会得到缓解,甚至得到解决。比如废气排放问题,智能化可能会使得能源利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等等。

——张蕴岭主编《百年大变革——世界与中国》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今科技革命的理解。
4 . 【谈一谈】

材料   在整个封建社会里,教权和王权之间既勾结又斗争。国家政权经常利用宗教,宗教也经常利用国家政权;国家政权经常为宗教的发展开辟路,提供方便,宗教也不会忘记为国家政权作祈祷、唱赞歌。正如马克思所说:“基督教的社会原则曾为古代奴隶制进行辩护,也曾把中世纪的农奴制吹得天花乱坠。……基督教的社会原则把国教顾问答应对一切已使人受害的弊端的补偿搬到天上,从而为这些弊端的继续在地上存在进行辩护。”基督教及其教会也因此成为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对西欧进行独裁统治。

——杨春华《中世纪王权与教权之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古时期教权与王权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2-09-27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2课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百年来,世界近现代文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之中,中国都是不知不觉地参与在内。经历了三百年之久的蜕变,我们竟可以如此说:西方近代文明,从最初的理想,到最后的终结,每一个重要的阶段,都有中国的影子或中国实体的参与。这也正是人类文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个必然的情况。

——摘编自许倬云《三千年文明大变局》


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任选世界近现代文明发展中一个或者多个阶段,谈一谈你对材料中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3-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1)【说一说】

20世纪自由贸易的发展演变

时间事件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其中包括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计划均等。
1941年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宣布所有国家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贸易。后该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
1946-1948年美国向联合国提议,成立一个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国际贸易组织;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和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一致。

——据金卫星《从“门户开放”到世界贸易组织》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贸易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2)【谈一谈】

材料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成为了一个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一家韩国报纸讲:钱能产生力量,力量能创造愿景。但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搞亚投行没有挑战现有的世界金融体系。中国在亚投行的股权超过40%,这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不是特权,而是担当,而美国在世界银行的股权不超过20%,但仍具有最后的决定权。我们能做的就是创造一种新的制度,使得那些要接受贷款的国家不用接受非经济的条件。亚投行不仅愿意与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也愿意向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国家开放,目的是全球的繁荣和合作。

——摘编自龙永图在“2015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的演讲


请回答:
据材料,概括龙永图对亚投行的认识。
(3)【说一说】

二战后日美贸易摩擦的发展演变

时间摩擦概况
初发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战后经济恢复,日本纺织产业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日本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对美出口不断扩大。1955年日美之间在首次爆发纺织品贸易纠纷,拉开日美贸易摩擦序幕。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日美贸易摩擦主要围绕轻工业品、杂货品等展开,其中,围绕纺织品的摩擦最为激烈。在美国压力下,日本对美纺织品出口实行自愿限制。
频发时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日美间贸易摩擦的领域亦从钢铁、家电、汽车、半导体等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以及投资、商业惯例等方面。贸易战的结果,从日本自愿限制出口(钢铁、家电)到不得不接受扩大进口、取消国内关税(如汽车)、开放国内市场(如电信)等条件。

——摘自《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请回答: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50到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为主题,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023-05-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2)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谈画报

以图为主、辅以文字的画报的创办则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在近代中国社会传播先进知识和思想的障碍。因此,在清末民初的中国,通过创办图文并茂的画报启迪民智、申说文明,就成为很多知识分子改良社会的一个现实可行的途径。

《醒俗画报》创办于忧患深沉的20世纪初,该报由普育女学创办人温世霖和私立第一中学堂(后改名为南开中学)英文教习吴芷洲共同发起创办。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办刊主旨下,画报关注近代天津城市方方面面的遗风陋俗,从社会风俗的改良入手,徐图国家的进步,为造就一个新的文明的社会和国家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考察《醒俗画报》的内容不难发现, 从每期封面的“讽画”到“唤醒国民、校正陋俗”的办刊宗旨渗透于画报的各个角落,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

——以上材料摘自李文健《清末民初的城市画报与社会改良—以天津《醒俗画报》为例》


英国商人美查在 1878 年成立了“点石斋”书局,随后美查在 1884年 5 月 8 日开始刊行 《点石斋画报》,《点石斋画报》的刊名也因此而得来。

《点石斋画报》 是风行于晚清的一种新闻画报, 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新闻、 市井生活、 民间故事以及国外传奇等, 是最能反映晚清社会生活的史料,真实地反映了晚清社会的生活状况、风俗习惯以及民众的社会心理,清晰地映现出晚清社会的变迁。

——材料摘自宋林林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社会的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你以一位历史观察者的身份,谈一谈你眼中的清末画报画。(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05-0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4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8 . 结合所学,谈一谈:为什么说对下层贫苦无依的人民进行救济是“仁政”之始?
2023-11-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材料一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自己所学简明扼要的谈一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看法,并加以论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致仕又称退休、致事、悬车、乞骸骨等,即古代官员因年龄、健康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而离开职位、退休养老的现象。下表为唐朝致仕制度的演变情况。

时期

内容

高祖、太宗朝

沿用了前朝“年七十以上应致仕”和“五品以上奏闻,六品以下由尚书省录奏”的规定,但也有所变通,如“若齿力未衰,亦听厘务”。

高宗朝

为了鼓励官员致仕,朝廷下诏“文武五品以上解官充待者,宜准致仕人例,给半禄”,但六品以下的官员不享受这个待遇。

玄宗朝

规定“诸文武选人……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为了体现帝王之恩,玄宗规定所有致仕官员都能终身享受半禄待遇,并将这一规定作为“常式”延续下去。

肃宗至宣宗朝

大和元年九月对致仕制度作了调整:内官五品以上、外官四品以上致仕方可终身享受半禄待遇,而内官六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到致仕年龄后即自动离职,没有任何经济待遇可言。

懿宗至哀帝朝

宦官集团常将致仕作为试探上意与表达不满的工具……权臣当道,将官员致仕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并借此打击政敌、掌控朝政……致仕出现了异化。对于藩镇来说,致仕不是权力的交接和转移,而是权力在己方利益集团的延续,以及为自己谋求更大政治名誉的手段。

——摘编自汪翔、张金铣《论唐代致仕制度之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唐代致仕制度演变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