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至秦

官吏俸禄形式主要以斗发给粟米

西汉

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按月发给粟米;汉宣帝时因“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使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增加)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魏晋

帛、粟、钱各占⅓

唐代

唐初大体沿隋,俸禄有粟、田、钱,俸禄依官的品级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钱

宋代

官员的俸禄丰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给俸钱120贯钱外,还有绢绫罗锦以及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等

元代

俸禄支付纸钞,也叫俸钞

清朝

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白银,二品155两白银,以此减少。京外文官俸银与京官相同,但没有禄米,而武官的俸银减半。雍正帝,七品知县每年只有45两俸银,“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因此,推行养廉银制,其数目大大超过各级官员的俸银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1960—1980年部分非洲国家主要商品出口情况统计。

区域国别主要商品在出口总值中的占比(%)
1960年1970年1980年
北部埃及石油4.657.8
非洲阿尔及利亚石油67.591.6
东部埃塞俄比亚咖啡49.059.364.1
非洲乌干达咖啡36.950.498.7
西部尼日利亚石油2.757.695.3
非洲利比里亚铁矿砂41.970.152.7
中部加蓬石油21.434.362.3
非洲刚果石油10.577.9
南部博茨瓦纳钻石14.760.8
非洲赞比亚95.291.3

——摘编自[肯尼亚]A.A.马兹鲁伊主编《非洲通史》(第八卷)

材料二   1962—1995年,法国在非洲总共进行了19次军事行动。与非洲法语区国家共签订了23个军事合作协定。法国军队在其中六个国家执行“提高影响力的任务”:喀麦隆(10人)、吉布提(3500人)、加蓬(610人)、科特迪瓦(580人)、中非共和国(1500人)、塞内加尔(1300人)。

——摘编自[法]多米尼克·马亚尔《从历史角度看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

材料三

1963年10月,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弗-罗珀在一次讲座中称:非洲新的统治者们所立足的都是欧洲创建的文明基础,是欧洲的技术、欧洲的榜样和欧洲的思想让非洲世界走出野蛮时代,与过去的传统分隔开来。非洲过去的历史,如果有意义的话,就在于它是欧洲的历史。



1999年8月,尼日利亚的牧师瑞弗伦德·苏尖锐批评说:“大多数受过教育的尼日利亚人民,他们都是外国行为方式的模仿者,喜欢在我们面前炫耀他们的欧美超道德(实际是非道德的)倾向……”

——摘编自[加纳]乔治·B.N.阿耶提《解放后的非洲:非洲未来发展的蓝图》等

分析说明什么是“真正的解放”。
昨日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在美国举行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签字仪式。之后,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共同防御援助法》,该法案确定了美国对北约的军事援助和销售政策,与马歇尔计划共同组成了美对欧政策的两个轮子,为欧洲提供安全保障。1949年1月29日,苏联发布了关于对北大西洋公约的声明,谴责北约实质是为了准备发动新的战争,镇压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解放革命和工人运动而成立起来的。沃伊泰克·马斯特尼认为,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苏联用尽外交和其他手段也没有转变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事实。1955年5月14日,苏联与波兰、匈牙利等八国在华沙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同北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均势。美国军事力量不断扩大,世界范围内的不安全环境反而推动了美国资本的全球化,在原子弹的约束下,最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两极对立格局。

——摘编自胡亚航《论美国资本全球化对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知识,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戊戌政变》连环画

——摘编自刘泊君《小人书,大市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民族的形成是历史的产物。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过程,费孝通有过精辟论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这就涉及如何理解和处理“百年视野”与“千年视野”的关系。离开了以千年为视界的长时段历史溯源,缺乏全史在胸的大历史观,便无法厘清近百年来的发展变化。

——摘编自马敏《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走向自觉的重要一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近代民主革命中的一个片段,以“千年视野下的______”为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6-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厦门双十中学2024届高三热身试卷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业资本垄断阶段起初,英国东印度公司是由伦敦商人合股经营的一种临时性的组织。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伊丽莎白女王(1558—1603)那里领取了特许状,获得与好望角以东印度等东方国家进行贸易的特权,其他公司不得参与其间。1702年,东印度公司获得英国议会承认,成为拥有军舰和军队、以及在印度宣战和媾和特权的强有力组织。18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通过战争摧毁了法国殖民者在印度的势力,独霸了对印度的统治。东印度公司凭借暴力,靠不等价贸易和海盗劫掠获取了印度大量财富。
工业资本剥削阶段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准许一切英国臣民在印度境内自由居住和贸易。1853年,议会通过法案,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公司行政活动的监督,公司董事会失去了在印度任命官吏的权限。1853年法案虽然仍允许公司苟延残喘,但没过多久,这个声名狼藉的殖民机构就被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怒涛冲垮了。1858年8月2日,英国议会通过“关于改善治理印度的法案”,英国女王兼任印度女皇,印度总督代表女王治理印度。至此,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的时代正式宣告终结。

——摘编自陈传金《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兴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近代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兴衰进行阐释。(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1947年上海工业分行业资本占比情况

1947年,上海有工厂7738家、工人367433人,分别占全国12个主要城市工厂、工人总数的60%、61%。上海解放前夕,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市90%以上的电力供应,73%的自来水供应,97%的煤气供应,100%的电话和电车经营。官僚资本企业拥有的炼钢炉占全市总数的85.7%,钢产量占89.3%;拥有的纱锭和布机分别占全市总数的38.5%和59.2%

——摘编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材料二   1949—1957年上海轻、重工业产值和占比变化情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工业品绝大部分供应全国,不少工厂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生产配套设备。1953—1957年,上海共有272家轻纺类工厂内迁。整个五十年代,上海支援各地的机器设备计有6000多台。1956年,上海进行了第一次工业大改组,全市2万多个工厂分行业成立了83个行政性专业工业公司

——摘编自《上海统计年鉴》等

提取材料信息,以“上海·缩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昨日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86年,从日本舶来的“东洋车”开始出现在北京街头,由于不需要什么技术,大量农民进城拉洋车。调查显示,到1924年时,北京有20%的人的生活离不开人力车。北京本有深厚的行会传统和基础,但人力车夫却长期没有行会。车夫与老板的矛盾都局限在个人层面,没有上升到阶层的层面。当有轨电车开进上海、天津,并开始向北京进发时,遭到“人力车”从业人员的激烈反对。1929年,以人力车夫为主的“旧行业”与电车工会甚至发生暴力冲突。此前人力车夫常被社会视为流痞一类,而这次公开的集体行动、集体反抗,使社会开始正视他们。中国共产党也重新重视起在北京人力车夫中的组织动员工作,不久就大见成效。

——摘编自雷颐《北京人力车夫与中国现代性转型》

阅读材料,围绕“交通工具与现代性转型”,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1998年西欧与俄国、苏俄(联)的GDP年均增长率情况

时段18701913191319501950197319731998
西欧2.10%1.19%4.81%2.11%
俄国、苏俄(联)2.40%2.15%4.84%1.15%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世界经济千年史》

选取表格中两个相邻的时段,对西欧与俄国、苏俄(联)GDP的发展态势进行阐释,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赋税,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到了汉代,一套完整的封建赋税制度形成了,其中赋是人头税,分算赋、口赋两种。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到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采纳了宰相杨炎的建议,正式改租庸调制为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地税、户税为基础,以资产多寡为课税标准的税制。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这种新税法“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到清雍正七年(1729年),除山西、贵州等少数地区以外,其余各省都已实行“摊丁入地”,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人头税被彻底废除。

——摘编自侯绪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基本线索》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述成文)
2024-06-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五月大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