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2005版世界文化遗产入选的标准,具备其中一条或多条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Ci代表一项具有人类创造性天赋的杰作
Cii展现了一段时期中或某一世界文化区域内,有关建筑或技术、纪念物艺术、城市规划或景观设计的人类价值的重要交替
Ciii为某一现存或业已消失的文化传统或某一文明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Civ作为说明人类历史中某一(或某些)意义重大阶段的某建筑或技术整体,或景观风格的突出范例
Cv作为代表某一(或某些)文化的传统人类聚落、土地利用或海洋利用,或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突出范例,特别是它在不可逆转的影响下业已变得脆弱的情况下
Cvi与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事件或者与现有传统、思想、信仰、艺术和文学作品有着直接或实质联系
请根据材料的标准结合所学世界历史内容来为某一处文化遗产写一份申报书。(要求:明确写出所选文化遗产名称并阐述申报理由,阐述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的城隍信仰

城隍,本义为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城市守护神。在宋代,城隍的职掌不再仅仅是守御城池,保障治安,当地的雨旱丰歉、吉凶祸福、冥间诸事,全部归他掌管。……人们不但在城隍庙祈福禳灾,而且齐聚这里从事商品交易和民间聚会等经济、文化活动,城隍庙周围形成了繁华的商业网点;定期举行的城隍庙会,商贾云集,万众交易,极为活跃。另外,城隍庙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娱乐场所,庙内百戏杂陈,庙会期间各类民间艺术竞相献技,这些演出,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形成了所谓的城隍庙文化。……宋代城隍还开始由神向人转变,各个府州县的城隍多是与当地有关的历史名人或一些有德于民的地方官。另外,宋代城隍祭祀被纳入国家祀典。总之,在宋代,城隍信仰广泛盛行。

——程民生《神人同居、祠满天下从祠神来解读宋代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城隍信仰广泛盛行”做出合理解释。
2022-04-30更新 | 48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铁一中学2023届高三9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形象

中国历史上的形象1.圣化:孟子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司马迁:“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认定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
2.正统化:汉代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
3.僵化:宋代理学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维护天理,极力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
4,维新化: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写成的作品。
5.丑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认为孔子的忠、孝观点是维护宗法专制制度,痛骂孔子为“盗丘”,带情绪化的言论色彩,使孔子形象受到严重“丑化”。
世界历史上的形象完人: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

——据张荣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十种形象》(节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4-10更新 | 652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联合国成立之初,凡从这个国际组织寄发的邮件,都必须帖用美国发行的邮票,对此一些人士提出异议。1951年联合国与美国签订了邮政协定,发行以美元为面值的联合国邮票。联合国纪念邮票的早期主题,大多以联合国的附属机构、重要行动准则为内容,如1955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7年的《世界气象组织》》等。自1974年以来,联合国发行的纪念邮票,有些是为表彰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工作而发行的,有些是为纪念联合国的各种活动如国际妇女年、国际残疾人等发行的。1986年,国旗系列邮票首次发行。从那时起,每年发行以16个会员国国旗为图案的纪念邮票,人权、环境、濒临灭绝的物种与和平等都成为联合国邮票宣传的题目。世纪之交,中国事物也成为在联合国邮票关注的重要题材,如1992年《世界遗产》中的“万里长城”,1995年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邮票中的戴翻绒棉帽的中国老汉,1999年世界遗产系列中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2015年《世界诗歌日》中的李白《静夜思》等。

——摘编自《联合国邮票趣谈》《纪念联合国60周年话相关邮票》等


请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主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时间重要史实
250万年非洲的人属开始演化。出现最早的石器。
200万年人类由非洲传播到欧亚大陆。
4.5万年智人抵达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型动物绝种。
1.6万年智人抵达美洲。美洲型动物绝种。
1.2万年农业革命。驯化动植物。出现永久聚落。
2500年印度佛教:普世的真理(让所有人类解脱痛苦)
2000年中国汉帝国。地中海罗马帝国。基督教。
1400年伊斯兰教。
500年科学革命。欧洲人开始征服美洲和各大洋。整个地球形成单一历史场域。资本主义兴起。
200年工业革命。家庭和社群被国家和市场取代。动植物大规模绝种。
现在人类脱离了地球的疆域。核武器威胁人类的生存。生物开始越来越由智慧设计形塑,而非自然选择。

——据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学家萧功秦认为: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政治载体,那么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从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这样归纳,由于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有效的推行现代化的政治载体,必须具有三个条件:

第一,在推行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应该具有一种权威主导的力量。这种力量具有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对资源的动员能力、命令贯彻能力,对发展过程的可控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明的政府主导型的权威政治是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应该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导向性。对外部世界应该具有开放性,充分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经济主动性。只有个人的主观活力的充分调动,才能够显示出宏观社会整体上的活力。

第三,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它必须具有灵活的制度创新能力,通过及时的制度创新,克服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的各种问题,避免在现代化过程中陷入各种险境。

贯穿在这一百四十年中的大概有六种模式,我们可以用六个人的名字来代表:慈禧模式、孙中山模式、袁世凯模式、蒋介石模式、毛泽东模式、邓小平模式。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所学知识,充分提取材料信息,围绕“政治载体与现代化”为主题,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政治模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引用了如下公式:

君主专制=天下独占+地位独尊+势位独一+权力独操+决事独断+兵、刑大权的强化,这一公式表明,君主专制制度就是君主权力的强化。

——据刘泽华《洞察中国古代历史的王权主义本质》整理

试结合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有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君主专制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